摘要:1864年6月1日,在湘军近两年昼夜不停的围攻下,太平天国王都天京(今南京) 即将陷落。就在太平天国大厦将倾之际, 天王洪秀全的死讯也从城内天王府中传出, 殁年51岁。传位于其子洪天贵福。对于洪秀全的死因, 史学界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自杀,一说病死,而这两种
西方传教士所绘洪秀全像
1864年6月1日,在湘军近两年昼夜不停的围攻下,太平天国王都天京(今南京) 即将陷落。就在太平天国大厦将倾之际, 天王洪秀全的死讯也从城内天王府中传出, 殁年51岁。传位于其子洪天贵福。对于洪秀全的死因, 史学界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自杀,一说病死,而这两种说法的证据都来自被俘太平天国高官的自供状。
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干王洪仁玕在江西石城被席宝田部湘军捕获后曾写下自白书《洪仁玕自述》,其后半部分中有关于天王之死的描述:
“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 。
湘军统帅曾国藩在同年6月23日呈给清廷的奏稿中说:
“有伪宫婢者,系道州黄姓女子,即手埋逆尸者也,臣亲加讯问,据供,洪秀全生前,经年不见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军急攻,服毒身死,秘不发丧。而城里群贼,城外官兵,宣传已遍,十余日始行宣布”《曾文正公全集·奏稿》。
根据上述史料所记,大多数史家皆认为洪秀全是“服毒自尽”。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军事将领、忠王李秀成被俘后在其自供状中也提及洪秀全之死:
“.......天王斯时焦急,日日烦躁, 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
李秀成是天国后期太平军的主要将领,洪秀全死亡时,他正在天京负责指挥保卫战,对天王府内发生的情况自然有比较确切的了解,因此他说洪秀全仰药自尽应该比较可信。
传说中的洪秀全像
吟唎是参加了太平军的英国籍退役军人, 曾在忠王李秀成麾下担任军事教官。他在其回忆录《 太平天国亲历记》中说《李秀成自述》靠不住。(铁马读史头条号)他说这篇自供状或为某个著名的天国俘虏所伪造。他或许因此而得以活命,也可能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统帅、两江总督曾国藩的狡猾幕僚所伪造。
1944年,北大文科研究所教授、广西贵港人罗尔纲根据广西通志馆从湖南湘乡曾国藩后人那里抄录来的《李秀成自述》原稿抄本以及拍摄来的原件部分照片,从笔记、语汇、遣词造句、语气、内容等方面做出严谨鉴定,认定——
“湘乡曾氏后人家藏的《李秀成自述》确是李秀成亲笔”。
1956年,有研究清史的学者根据司法部法医研究所 笔迹鉴定专家审定为依据,提出湘乡曾氏后裔所藏的《李秀成自述 》乃“曾国藩伪造”。
上世纪六十年代,藏于曾国藩家中长达百余年的《湘乡曾八本堂·李秀成亲供手记》正式出版发行。《李秀成亲供手记》中关于天王之死的一节中说 :
“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候,斯时我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天历)四月二十一日而故”。
“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二十一日而亡。天王之病,因食甘露(亦称甜露,一种野草)病起,又不肯食药方,故而死也”(铁马读史头条号)。
因天京被围困已久,从安庆等地进京的粮道被清军阻断,城中贮藏粮食耗尽,洪天王带头食甘露(《圣经》中记载的一种野草),后死于营养不良症。
《李秀成亲供手记》的发现与影印出版,证明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是被其篡改过的。关于篡改证据,后世可以从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中找到线索,他在七月初七的日记里说:
“中堂(曾国藩)嘱余看李秀成供,改定咨送军机处,傍晚始毕”。
赵烈文还在日记中写道,曾中堂把李秀成供状稿报呈军机处时曾叮嘱他说:
“李秀成之供词,文理不甚通适,而情事真确,仅抄送军机处,以备查考”。
如此看来,曾国藩刊刻并呈送军机处的《李秀成自述》是被篡改或伪造过的。那么,曾国藩缘何煞费苦心改动李秀成供状?动因是什么?这显然涉及湘军在攻破南京后不便公开的一些隐秘之事,大概又构成了一个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新密案。
【插图源自网络】
来源:铁马冰河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