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2000毫升可终身免费乘公交!合肥良心政策出台,民众买账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10:40 1

摘要:最近合肥的地铁和公交车上都贴满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广告,不少市民都开始议论纷纷,只要无偿献血累计达到2000毫升,就能免费坐地铁和公交,而且现在官方给出的消息是长期有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最近合肥的地铁和公交车上都贴满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广告,不少市民都开始议论纷纷,只要无偿献血累计达到2000毫升,就能免费坐地铁和公交,而且现在官方给出的消息是长期有效。

这么大的利好是之前没有过的,有很多网友表示非常心动,毕竟献几次血就能拿到“免费出行卡”还是非常划算的。

但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疑问,虽然现在官方没有设定免费出行的终止时间,但这项政策真的可以长久持续吗?为什么各地对免费献血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呢?

政策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合肥市中心血站已经给出了官方回应,只要在安徽省内献血累计达到2000毫升,就有资格申请办理《合肥市无偿献血荣誉证》,按照之前的经验,只要献血大概10次基本就能获得这项荣誉。

这种福利对合肥市民来说还是非常友好的,特别是通勤需求比较高的上班族,利好不是一点半点。

当然对普通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这个终身到底能不能永久有效,按目前的规定,这政策并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基本上只要政策不变,那就是长期有效的。

不过未来的事情没人说得准,政策在未来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发生具体变化,一旦有了新规定,可能会有新的时限或条件。

但根据我们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哪怕是未来出现了政策变化,已经拿到证的人大概率也不会受影响,起码能享受好多年的免费出行福利,所以存有疑惑的网友大可放心!

当然也不是领了证就能一直用到老,持证人每年需要去办理一次年检,听起来有点麻烦,但这其实和大家用“合肥通”卡的年检差不多,过程相当简单。

所以我觉得,还是基本上不用担心因为年检问题失去免费资格的,而且交通补贴是非常实在的,比起其他那些“鸡肋”福利来说,这已经是相当实用的了。

这两年全国各地对无偿献血的优惠政策都挺丰富的,除了安徽之外,江西也推出了针对无偿献血的“三免”措施。

这一政策比单单免费坐车内容丰富多了,基本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优惠待遇,让那些坚持无偿献血的市民直接就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待遇。

根据政策的规定,只要持有《江西省无偿献血荣誉证》的人,可以免费游览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和风景区,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也都可以免费参观。

别小看这项福利,积少成多省下来的门票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进出的还都是平时值得打卡的好地方。带娃、约会、散步全都有好去处,生活质量直接可以提高不少。

第二项则是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这个和合肥的政策类似,只要是无偿献血达到一定次数的献血者,无论是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都可以免费乘坐。

生活在城市里难免要使用公共交通,这是平时最刚需的花销之一,而这项福利就能让大家节省不少交通开支。很多人把这称为政府发给献血者的“交通红包”,虽然听上去有些幽默,却也体现了这种实打实的关怀。

第三项则是免免除了公立医疗机构的普通门诊诊察费,这项福利就相当实在了,人人都会有大病小灾,能够省去门诊挂号费对人们生活的帮助非常明显。

虽然门诊诊察费的金额看似不算非常大,但也算给大家的生活减少了一点点经济压力。而且手上持有《无偿献血荣誉证》的人,就医过程中还有一个“绿色通道”待遇,这也是对献血者的一种优先服务,哪怕看病时也会因为这一福利而更加顺畅一些。

这些政策的推出让无偿献血不再只是一次临时的善举,而成了一种长期、稳定的荣誉感。不管是从献血者个人的生活便利,还是从社会整体的医疗血液保障来看,无偿献血的价值都被体现得更加实在了。

对献血者来说,不仅仅是帮忙救助了别人,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一系列的优惠和照顾,说这是一份社会荣誉一点儿不为过。

在网络上对献血的说法还是千差万别,那献血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害?既然献血是无偿的,为什么在等待输血的病人面前,却要有偿供血呢?

随着这两年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各种各样的说法也越来越多,在网上有很多说法认为献血会导致头晕、贫血,甚至还有说法觉得献血会影响人的寿命,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只要按照规定来,献血对身体不仅没有伤害,可能还有点好处。这话听起来有点让人不敢相信,但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国家对献血量是有明确要求的,每次献血一般是200毫升到400毫升,这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基本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人体本来就储备着不少血液,一下子抽出百分之五左右基本上感觉不到什么不舒服,献血过程也就几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不过抽完血之后肯定会有短暂的不舒服,但是医护人员会准备小点心和饮料,休息一会儿就能活蹦乱跳地回家。

网络上传的那些负面症状大多有些言过其实,献完血头晕、恶心甚至贫血之类的大多是某些人在献血前身体状态不太好,或者去的是小诊所和不正规血站导致的。

只要选择正规医院或正规献血点,这些问题基本不用担心,有人献血之后感觉甚至还特别轻松,因为适量献血能帮助降低血液粘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这样一来反而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点小帮助。

那每次献血量是多少?频率多少合适呢?这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的,一般每年最多献两次血,一次献200到400毫升的血液。有人算过一笔账,正常成年人体内有4000到5000毫升的血液,一次只抽一小部分,完全在人体承受范围之内。

而且大家献出去的血也不会立刻流入别人的血管中,为了保证血液安全,这些血液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检测,从血型到传染病筛查的一套操作下来成本不低,这也是我们无偿献的血在临床使用时却要收费的原因之一。

但是这个费用是非常公开透明的,根本不存在黑心机构从中赚取差价的可能性,根据现行规定,血站收取的费用基本都用在血液采集、检测、运输、储存这些环节里。

保存血液的过程中,血站配备的冷链设备和保管技术是真真正正要花钱的地方。医院储存血液还是后面用血都会产生大笔费用,而且在采血时的检测核对血液的维护也会不停的产生支出。

这些支出都是隐形的,但却一点都不少,所以别看采取的过程就是把血从人体中抽出来放到冰箱里冷藏,但其中的各个医学环节每一个都是烧钱大户。

而且现在医疗机构用血的人很多,血源一直都紧张,费用不仅仅是为补上采集和运输的开销,还想通过经济杠杆调节,让大家尽量节约这些宝贵的医疗资源。

所以献血无偿,用血却是要付费的,血液是一种医疗资源,之所以国家制定了免费的无偿献血制度,就是不想让这种医疗资源成为一种商品,进而催生一系列地下产业链。

而且也可以通过这个制度成功建立社会互助精神,一旦血液成为了有偿获取的东西,很多人或许会抱着盈利的心态卖血,不光违背了无偿献血的初衷,也很容易出问题。

因此维护血液的无偿性质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保障血液质量和充足供应,医院也不能靠卖血牟利,收取的费用真的是用在明面上的各环节开销。

这么看来,献血对个人的好处也就出来了,除了对社会作出贡献之外,长期献血的人群可以通过献血行为促进体内血液的新陈代谢,帮助保持血管“年轻”。

经常献血的人因为血液流速加快,血液粘稠度会低很多,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动脉硬化、血栓这类常见“老年病”,能因为这种轻微的血液循环更新延迟或减缓发生。

而且退一万步讲,万一自己或家人有需要用血时,献血者的资历或许还能成为一种有力保障,能够在关键时刻优先获得血液资源。

适量献血并不会让人虚弱、身体素质下降,相反还能有些健康益处,加上不少地方针对献血者的各种社会优惠福利,其实参与献血是件低风险高回报的事情。

有的人关心献血会影响体重、掉肌肉,那就更不要慌了,抽出去的血液对整体身体质量来说根本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连身体的“肥肉”都没掉几斤,更不用提跟肌肉有什么关系了。

参考资料:

献血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害?为什么献血无偿用血却有偿?

熊猫医学2024-05-10

合肥无偿献血2000毫升可终身免费坐地铁公交?血站回应:属实

2025-04-07上游新闻

关于实施无偿献血“三免”措施的通告

高品高安 2025-04-08

来源:Hi科普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