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引领,医路向前丨鼻子那些事,中医的护鼻妙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10:34 2

摘要:鼻子,这个位于面部中央的器官,虽小却作用重大。它是呼吸的门户,能过滤空气、调节湿度,还关乎我们的嗅觉体验。然而,鼻炎、鼻窦炎等鼻病却常常困扰着人们,影响生活质量。本期直播间邀请到来自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艳荣蓉医师来给大家讲讲中医是如何治疗

鼻子,这个位于面部中央的器官,虽小却作用重大。它是呼吸的门户,能过滤空气、调节湿度,还关乎我们的嗅觉体验。然而,鼻炎、鼻窦炎等鼻病却常常困扰着人们,影响生活质量。本期直播间邀请到来自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艳荣蓉医师来给大家讲讲中医是如何治疗鼻病的。

中医眼中的鼻病根源

中医认为,鼻与多个脏腑关系密切,其中肺、脾、肾最为关键。《黄帝内经》提到“肺开窍于鼻”,肺的功能正常,鼻窍才能通畅,嗅觉才能灵敏。若肺气虚弱,卫外不固,风邪等外邪就容易侵袭鼻窍,引发鼻病,比如常见的过敏性鼻炎,很多时候就与肺气虚有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无法上养鼻窍,还可能导致水湿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阻滞鼻道,引发鼻窦炎等。肾主藏精,若肾精亏虚,鼻窍失养,也会出现鼻病,像一些慢性鼻病迁延不愈,就可能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疗法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论治。对于肺气虚的患者,常使用玉屏风散加减,其中黄芪、白术、防风等药材,能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抵御外邪。若是脾虚湿盛,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来健脾利湿,改善鼻窍的内环境 。针对肾精不足,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滋补肾精。这些中药通过调整身体的整体状态,从根源上改善鼻病。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瑰宝之一。在治疗鼻病时,常用的穴位有迎香穴、印堂穴、合谷穴等。迎香穴位于鼻翼旁,是治疗鼻病的特效穴位,刺激它能直接改善鼻部的气血运行,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印堂穴能调节头部气血,对鼻病引起的头晕、头痛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合谷穴属于大肠经,“大肠与肺相表里”,刺激合谷可调节肺的功能,从而辅助治疗鼻病。通过针刺穴位,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通鼻窍、散邪气的目的。

3. 穴位按摩: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自我保健方法。每天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按摩迎香穴,每次1—2分钟,以局部微微发热为度,能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减轻鼻塞。还可以按摩鼻梁两侧,从鼻根到鼻翼,上下反复按摩,也有助于改善鼻的通气功能。对于儿童鼻病患者,穴位按摩更是一种温和、易接受的辅助治疗手段。

4. 鼻腔熏蒸:将辛夷、苍耳子、白芷等具有通窍作用的中药,加水煎煮后,利用蒸汽的温热和药力熏蒸鼻腔。热气能使鼻腔黏膜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药物蒸汽则直接作用于鼻腔,起到通鼻窍、散风邪、化湿浊的功效。这种方法对缓解鼻塞、减少分泌物有显著效果。

中医治疗优势

中医治疗鼻病注重整体调理,而非单纯缓解症状。它从人体的整体出发,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中医治疗手段多样,副作用相对较小,无论是老人、儿童还是孕妇,都能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法。对于那些长期受鼻病困扰、对药物有顾虑的患者来说,中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鼻病虽不是大病,但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中医治疗鼻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不妨尝试这些中医疗法,让鼻子重新恢复通畅,享受清新的呼吸。

来源:上海黄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