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百奥泰2024年增收不增利:研发高投入拖累业绩,资产负债率增超20个百分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10:09 2

摘要:4月8日,百奥泰2024年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增长5.4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10亿元,同比增亏29.3%。作为科创板未盈利的上市药企代表,百奥泰在研发管线推进与国际市场拓展的双重压力下,盈利

4月8日,百奥泰2024年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收7.43亿元,同比增长5.4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5.10亿元,同比增亏29.3%。作为科创板未盈利的上市药企代表,百奥泰在研发管线推进与国际市场拓展的双重压力下,盈利模式仍面临严峻考验。

核心产品放量乏力,成本端压力凸显

目前,百奥泰有格乐立®、普贝希®、施瑞立®和贝塔宁®四款产品实现商业化生产。从经营数据看,百奥泰营收增长主要依赖以上产品的销售。

其中阿达木单抗(格乐立)作为国内首款生物类似药,2024年继续承担营收主力;托珠单抗注射液(施瑞立)新增境外供货业务,但境外合作商尚处于拓展初期,增额较小;新获批的枸橼酸倍维巴肽(贝塔宁)虽在2025年初启动销售,但对当期收入贡献有限。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医药制造板块营业成本增长18.75%,毛利率下滑3.46个百分点。其中自身免疫药物成本较上年增长123.73%,毛利率减少9.64个百分点。

成本端的压力直接传导至利润表。

财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42%至2.35亿元,主要用于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但5.44%的营收增速与销售费用增速差距显著,折射出市场拓展效率待提升。管理费用增长5.24%至3399万元,财务费用增长156.17%至1636万元。在收入微增、成本刚性上升的夹击下,百奥泰亏损持续扩大。

研发占营收比重高达104.64%,资产负债率增至67.89%

作为创新药企,《财中社》发现,百奥泰的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处于高位,2024年研发费用达7.78亿元,虽同比仅微增1.17%,但占营收比重高达104.64%,意味着公司全年收入尚不足以覆盖研发开支。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自2021年起已连续四年将研发投入全额费用化,资本化率为零,这种审慎的会计处理虽降低未来资产减值风险,但也直接加剧了当期亏损。

管线进展方面,公司在报告期内有2款生物类似药(乌司奴单抗、戈利木单抗)在中美欧提交上市申请,抗VEGF药物BAT5906进入III期临床。截至2024年末,公司账面开发支出余额为零,仅5款产品处于临床 III 期或关键注册临床研究阶段,对比国际巨头差异化竞争优势尚未显现。

已经持续亏损三年使百奥泰现金流持续承压。

尽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上年的-4.61亿元收窄至-0.56亿元,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增加,但资产负债率较上年上涨20.91个百分点至的67.89%,流动比率从1.39下滑至0.81,短期偿债压力陡增。

为缓解资金压力,百奥泰在2024年通过License-out(对外授权)加速国际化布局,先后与STADA、Gedeon Richter等企业达成多项海外授权协议,涉及巴西、欧盟、中东等市场。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对业绩贡献尚需时间验证。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其他收益中的政府补助同比减少39.8%至4263万元,外部输血渠道收窄进一步考验自身造血能力。

站在产业视角,百奥泰的困境折射出中国Biotech企业的共性挑战:在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背景下,生物类似药价格持续承压;而真正的源头创新又需要长期高强度投入。公司虽然通过国际化授权拓宽收入来源,但核心产品在欧美市场的销售仍依赖合作伙伴,自主商业化能力尚未得到验证。在创新药“寒冬”中,这家曾创造多个“首款”纪录的企业,仍需证明其持续生存与突围的能力。

来源:财中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