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Type C) PD3.1输出超LPS/PS2如何符合IEC 62368-1的要求?

B站影视 2024-12-04 16:30 7

摘要:USB Type-C接口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机、平板、电脑和显示器等电子设备上。Type-C接口在数据传输、显示输出、快速充电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快充方面,随USB PD更新换代,新的USB PD3.1快充标准将支持最高48V的电压输出,充电功率同步提升

USB Type-C接口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机、平板、电脑和显示器等电子设备上。Type-C接口在数据传输、显示输出、快速充电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快充方面,随USB PD更新换代,新的USB PD3.1快充标准将支持最高48V的电压输出,充电功率同步提升至240W。

当USB PD从3.0进入到USB PD 3.1,从SPR(100W)@20Vmax.到EPR(240W)@48Vmax.后,安规以往要求的USB输出须符合LPS/PS2之功率要求(≤100W) 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它的供电端在EPR模式下正常工作就远大于100W。所以自USB PD3.1之后,USB不能再被视为一个有保障的“限功率电源”了,也就是说连接在后端的Powered Device(PD)需要有防火外壳的设计(除非只限工作在SPR模式),因为它的供电前端(PSE)为一动态变化电压源,不再受限于100W以下。

这一技术发展演变将对安规的防火方面要求带来一些矛盾与冲击,为了应对这些问题,IECEE安全技术委员会IEC/TC 108发布了新的决议108/832/INF,旨在满足快速解决方案的需求,以降低EPR 模式下的火灾风险。

专家们根据功能安全通信标准IEC 61784-3对USB PD协议的软件评估,从以下八种常见的通信错误/故障模式进行分析:

Message corruption (讯息损毁)Unintended repetition of a message (讯息意外重复)Incorrect message sequence (讯息序列错误)Message loss (讯息丢失)Unacceptable delay of message (讯息延迟)Message insertion (讯息插入)Message masquerade (讯息伪装)Incorrect address (地址不符)

主要对通信(充电)协议内功能安全评估和验证测试,确保EPR模式下供电能力以及为接收端提供充足的保护措施,防止发生故障和火灾风险;还应确保当工作在非EPR模式下,电源输出与接收之间的功率传输保持在 100 W 以下。

对于PD与PSE的设计/防火外壳等要求总结如下表:

关于近期USB type-C相关的热门要求 – 本文提及的IECEE (TC 108/832/INF) Functional safety以及欧盟即将强制的Common Charger 指令的相关测试要求,BTL目前采用了USB-IF协会认可的测试设备(GRL-USB-PD-C2-EPR);可为广大厂商提供完整的测试服务,并出具相关资质认可的测试报告,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的一站式解决平台。

来源:小月看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