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Hi-Fi 领域,“性价比”往往被视作一种退让,尤其是当普罗大众遇到像节奏音频(TempoTech)这般二十载持之以恒,仅致力于PC声卡以及中低价位音频设备的“理工男”品牌之际。然而,倘若您切实聆听过他家的作品,便会发觉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音频设备研创经验是
在 Hi-Fi 领域,“性价比”往往被视作一种退让,尤其是当普罗大众遇到像节奏音频(TempoTech)这般二十载持之以恒,仅致力于PC声卡以及中低价位音频设备的“理工男”品牌之际。然而,倘若您切实聆听过他家的作品,便会发觉这些历经岁月沉淀的音频设备研创经验是真的能够点石成金的。虽说物理定律难以撼动,但“节奏音频们”总是能够凭借相对较低的成本塑造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理工科思维”主导下的硬件设计与经验丰富的感性调音得以很好的融合。
近些年来,伴随 PC 声卡的“式微”,节奏音频更多地将自身数十年来的硬件设计功力倾注于便携解码耳放与播放器市场,依旧秉持那份“将每一分预算用在关键之处”的理工科思维,每款节奏音频打造的“坦克”产品总能展现出同价位品牌难以望其项背的均衡表现。譬如今日的主角——节奏音频最新推出的进行曲 M5 解码耳放一体机,恰是“节奏理念”下的典范:其不仅促使解码芯片与放大电路实现了更为精密的堆叠,同时也成就了音乐情感的忠实传递。您可能会认为九段在刻意吹捧这款千元价位的“入门产品”?待您阅毕接下来我对 M5 的技术内核与声音哲学的深度剖析,或许会有别样的见解。
有别于某些品牌对“一耳朵惊艳”的刻意渲染,节奏的产品在声音标定方面始终秉持着克制的理性。以早期产品圆舞曲解码耳放一体机为例,其声底温润细腻,高频的毛刺感得以精准打磨,低频厚重且着重强调凝聚力,呈现出“未添加味精的温暖音色”。这种声音标定理念在后续产品如 IM05 五单元耳机中进一步升华:中频的厚度与松弛感相互结合,赋予人声更为丰富的“感染力”。这种调音风格,既源于对电路失真的严格把控,亦体现于品牌对音乐本身的领悟——真实与感动,乃长久相伴的基石。
言归正传,说回两个同价位较为鲜见的配置。TempoTec MARCH V 进行曲 M5 配备了全自主编程的 USB 数字界面,此乃千元级价位上罕见的配置,相较于多数市售成品模块,其素质与综合适配能力皆更为出色,不过成本无疑高出许多。第二个值得诸位关注的要点乃是 FDAS 的搭载,这是“坦克”自主编程的新一代 FPGA 数字处理中心,配合特别的有源晶振系统对 USB、同轴、光纤、蓝牙等全数字输入讯号进行高精度的重整与传输。同样是同价位罕见的配置。
来到关键之处,作为节奏音频新一代的桌面终端,进行曲 M5 配备了全域平衡架构。此台全功能一体机从数字处理 DAC 至模拟放大系统全域均采用了全平衡结构,这您敢信吗?声音表现口碑极好的 AKM 4493SEQ DAC 每声道布设一枚,接着是每声道一颗 LME49720NA 进行初级放大,历经讯号选择后再接入后续的全平衡耳机放大电路。再者,进行曲 M5 的耳放电路采用了全分立、高电流、甲类的全平衡设计。
正因如此,TempoTec MARCH V 能够支持高达 DSD512、PCM768 的数字输入,在平衡耳机输出下拥有近 2W 的功率,且有大电流的助力,从理论上讲,除了极少数极难驱动的超级旗舰平板振膜耳机,市场上的绝大部分耳机应都不成问题,更不必说耳塞了。对于一台售价千元出头的全功能蓝牙解码耳放一体机而言,这是极为难得的表现。
再论及这台机器的声音呈现,M5 的高频与极高频的表现是节奏音频一如既往的中性细腻平衡的风格,未进行刻意的美化与修饰。以《帕格尼尼随想曲》为例,小提琴的泛音如丝般顺滑地飘过耳畔,细节尽显却毫不刺耳。相较于市面上众多追求素质的机型,M5 并非显得“直白”,而是增添了些许细腻与柔和,仿若为高频披上一层轻纱,既留存了琴弓摩擦的质感,又规避了听觉疲劳。虽说您不能断言这般表现多么的高级,但不得不认可这乃是高超的调音技法,是悦耳动听的。
中频人声是 M5 的优势所在,当搭配 Fosi Audio 最新推出的平板振膜耳机时,陈奕迅的《富士山下》展现出罕有的“立体感”——喉音的颤动、气息的流转皆清晰可闻,而适度的厚度为嗓音赋予了一缕暖意,宛如歌者近在眼前。这种“近场监听式”的中频表现,显然得益于甲类放大的谐波优化。似乎与“中性”无关,但也并非厚重贴耳的“HuFi”风格,“坦克”设计师凭借娴熟的声音驾驭能力在权衡着中频人声表现的细节与厚度,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则会腻,少一分则显寡淡。
M5 的低频遵循的是“质量优于量感”的路径,于《鼓诗》的测试中,大鼓的冲击力竟能让 Fosi Audio 这般大尺寸的平板振膜耳机隐约产生拳拳到肉之感,下潜深度与回弹速度达成微妙的平衡,既不会抢占风头,又可为摇滚与电子乐供应充足的能量感。此种调校,与 Burson Conductor 3X GT 等机型的“暴力美学”形成显著反差,极为适合长时间聆听。
在同价位所有机型的较量中,节奏 M5 在声场重塑方面亦具备明晰的优势。聆听《行星组曲 - 木星》的多乐器合奏,便能很好地领略这一点。M5 能够呈现出超越自身体积的声场规模,横向宽度近乎头中环绕,纵向层次清晰可辨,三角铁的位置精准定于右后方 1 米之处。这种“球形声场”效应,在与有源音箱搭配时会更为明晰。将 M5 连接德国 Neumann KH120A 监听音箱,首先能够感受到的是颇为出色的透明度,此乃全频极低失真表现的佐证。播放《阿姐鼓》时,低频的层层推进与朱哲琴的空灵吟唱构成强烈对照,明确的舞台位置与歌者细微口型的重塑竟能同时达成,“坦克”着实是位“老法师”。
最后需着重提及的一点乃是外观设计,此乃节奏音频往昔最大的“诟病之处”。要么用力过度,要么毫无“设计感”,总之给人的感觉是这家“声卡巨匠”全然不具备可靠的外观设计能力。然而在此次的进行曲 M5 上,这一状况得到了转变。不知是节奏的设计师茅塞顿开,还是他们将外观设计外包,总之新机器终于顺应了时代潮流,放置于桌面作为音乐媒体终端已毫无违和之感。对了,既然提及了媒体终端这一概念,此次的 M5 还具备蓝牙无线功能等全方位的数字接入能力,因而几乎能够搭配包括电脑、手机等所有家中数字设备来播放本地、局域网乃至网络 APP 中的音乐内容,这一点亦是当前市面上千元左右价位的同类一体机产品大多所不具备的能力。
实际上,越是处于入门进阶价位的产品,就越考验品牌设计师的经验与技艺,而像节奏音频这般深耕音频市场数十载的厂牌,毋庸置疑在这一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进行曲 M5 这台机器便是极佳的例证,它于“堆料内卷”与“玄学至上”并行的 Hi-Fi 乱世中证明了理性设计与感性调音并非相互对立,而是通向高保真的必由之路。或许,这正是节奏音频期望留给行业的启示:真正的性价比,绝非是对成本的退让,而是源自对技术与艺术的持续钻研与探寻。
来源:曾经是九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