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请君入瓮”,普京最后时刻拒绝出席,向中国邀功失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5 17:42 2

摘要:这场会议原本被外界认为是三年来俄乌关系最有可能破冰的机会。泽连斯基亲自上阵,不光准备好了发言稿,甚至还公开表示“等着普京”。

泽连斯基抵达土耳其“大舞台”,满心期待普京现身,特朗普助阵。

结果刚下飞机就遭双重打击:主角换人,剧本错位!

舞台布好了,却没人和他对戏。

外交会谈成了被狠狠打脸的现场直播,直接将乌克兰的尴尬处境暴露无遗。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抵达伊斯坦布尔,准备参与一场重量级的会谈。

这场会议原本被外界认为是三年来俄乌关系最有可能破冰的机会。泽连斯基亲自上阵,不光准备好了发言稿,甚至还公开表示“等着普京”。

可等来的不是会谈,而是一场“空等”。

就在泽连斯基抵达几个小时后,两则消息接连传出,把整场会谈气氛彻底打乱——普京不来,特朗普也变卦了。

首先是俄罗斯方面发布的代表团名单,领队是总统助理梅金斯基,成员包括外交部副部长和军方高层,但普京本人并未出席。

泽连斯基原本想要的是总统之间的对话,现在连对面主角都换了人,他的期待直接落空。

接着美国方面也调整了出席安排,原本外界猜测特朗普会以调解人身份前往。

但最终由国务卿鲁比奥代表出席,随行的还有美国中东特使和乌克兰事务特使。

美国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和俄方动作形成了“某种呼应”。

原计划中的“俄美乌三方高峰会”一下子变成了“部长级交流会”。这场在国际媒体铺垫已久的谈判,一下子变了味儿。

泽连斯基原先设定的立场——只和普京对话,不谈代表团、不碰次一级官员——现在就显得有些尴尬。

普京不来参加其实并不突然。早在5月11日,他就对外表示支持恢复与乌克兰的直接谈判,但始终没说过要亲自出面。

从他派出代表团来看,普京显然是想传达一种信号:俄罗斯有诚意谈,但不是以乌克兰设定的规则为前提。

俄罗斯方面认为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早已结束,继续执政缺乏宪法依据。

在克里姆林宫眼里,如果普京出席,就是在“承认”泽连斯基的合法性。

所以不见,既可以避免政治立场上的让步,也给谈判留了余地。

特朗普这边的转变同样耐人寻味,此前,他曾对外释放出“调停”的姿态,结果普京不出面,特朗普也就不再执意出席。

美国临时改派代表,算是一步“见风使舵”的操作。

更有意思的是有消息传出,特朗普在内部明确表示,不希望泽连斯基参加即将在荷兰召开的北约峰会。

面对双双缺席的美俄元首,泽连斯基没有立刻改口。他仍坚持,只有普京本人出席,他才会考虑进入实质性谈判。

他强调:“无条件停火”是他此行唯一目标。

可现实摆在眼前,俄方根本不接受这个条件。他们的底线包括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承认当前的领土控制线。这两点,乌方没有任何让步空间。

这次在伊斯坦布尔的会面,是俄乌三年多来首次尝试恢复直接接触。

形式上虽然“降格”了,但象征意义仍在。对泽连斯基带着满满期待来到这里,却发现舞台主角已经不是他想象的那个对手。

这场会谈还没开场,局势就已经发生了转向。

就在会谈前几天,乌克兰方面主动释放出一条信息——他们在5月9日前后主动暂停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打击,以响应中方提出的“窗口期倡议”。

这条消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因为时间点刚好踩在俄罗斯胜利日附近,和中国外交部之前提出的建议高度一致。

乌克兰为什么会突然“听中方的”?背后原因并不复杂。乌克兰对西方的长期承诺,已经出现了不小的落差。

曾经信誓旦旦的欧美国家,在财政和武器支持上逐渐力不从心。

美国国会迟迟没有通过新的援助计划,欧洲虽然批了一笔资金,但对乌克兰整体恢复作用有限。

而中国送来的是真东西,今年3月刚刚敲定的“粮食换电力设备”协议,价值2.3亿美元,直接帮助乌克兰修复了多座被摧毁的电网设施。

这类实打实的援助,不仅对乌克兰有用,也没有踩西方制裁的红线。

泽连斯基不但公开感谢中方,还主动致信表达合作意愿。

这次主动停火配合中方倡议,乌方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一方面可以制造一种“我们愿意谈”的国际形象,提升自身舆论优势。

这还是一种反向施压策略,假如俄方不配合,中方和国际社会就会看到是谁拒绝和平倡议。乌克兰借机把道德压力甩给了克里姆林宫。

中国方面对此没有直接回应,只是在5月13日与巴西联合发布声明,呼吁俄乌双方“无前提”进行直接对话。

这一表态和俄方立场不谋而合,却又没有直接背书任何一方。

这正是中国惯常的外交风格——不选边、不置评、但始终保持存在感。

乌克兰这次的“配合”看似主动,其实也在试图拉中国更深地卷入未来的停火与重建进程中。

5月15日原定的会谈是否还能举行,目前没有明确答案。普京的代表团已经抵达,泽连斯基仍坚持“不见总统不谈判”,美方则降低了参与规格。

三方互不相让,这场原本承载厚望的伊斯坦布尔会面,现在成了一场“等待未果”的外交插曲。

对泽连斯基来说,这是一趟来得快、凉得更快的外交旅程。

舞台还在,灯光未熄,但观众走了一半,演员换了两拨,剧情也跟他设想的完全不同。

这场会谈目前没有宣布取消,但它的实质性内容已经所剩无几。

从泽连斯基提出直接对话,到普京冷处理,再到特朗普抽身而退,整个局势像是一出彩排都没进行的演出。

非常感谢您能看到这里,那么对于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发表您宝贵的意见吧!

文/编辑:来碗米饭

信息来源: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025年5月10日 中国支持乌克兰提出的30天停火协议

来源:聆听娱纪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