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欧盟、日本、越南分别征收20%、24%、46%的惩罚性关税,甚至要求欧盟“必须购买美国能源”。
最近,关于特朗普对欧盟、日本等180多个经济体加征“对等关税”的消息,引发全球热议。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欧盟、日本、越南分别征收20%、24%、46%的惩罚性关税,甚至要求欧盟“必须购买美国能源”。
这一政策被经济学家称为“21世纪最危险的保护主义实验”,而其背后逻辑竟与印度上世纪50年代的失败经济战略如出一辙。
4月8日,在《亚洲时报》上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随着特朗普全面转向印度社会主义,各国需要协调应对》。
文章指出:特朗普正在重蹈印度式社会主义的覆辙,各国需要行动起来,共同应对美国的威胁,避免全球经济陷入巨大的灾难之中。
1950年代,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推行“进口替代”战略,试图通过高关税保护本土产业。
结果如何呢?
印度GDP增速长期徘徊在3%,人均收入停滞40年,被嘲讽为“许可证王国”。
如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其高度相似:
数据对比:印度当年平均关税高达200%,特朗普对越南的46%关税虽不及,但叠加汽车、电脑等25%的行业性关税,实际杀伤力更大;战略共性:二者都幻想通过封闭市场“让本国再次伟大”,却无视全球产业链早已深度融合的现实。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清单甚至出现“向死人咨询”的荒诞细节——他声称与2019年去世的克莱斯勒前CEO李·艾柯卡讨论过政策。
这种“拍脑袋决策”暴露了其经济逻辑的致命漏洞。
“用错误的方法解决虚构的问题,只会制造真实的灾难。”——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报告
伪科学计算:以美以贸易为例,以色列对美顺差74亿美元就被定义为“占便宜”,并被加征了17%的关税。若按此逻辑,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235亿美元,是否该对越南征收1000%的关税?技术性无知:指责欧盟增值税是贸易壁垒,却不知增值税对国内外商品一视同仁。若真按此逻辑,美国各州的销售税是否也该被欧盟反制?自杀式定价:摩根大通预测,若全球报复,美国2025年GDP将萎缩1%,通胀突破2.1%,350万就业岗位蒸发。产业链反噬:苹果市值一日蒸发2500亿美元,只因4%的电脑进口税——这相当于美国向自己的科技霸权开枪。盟友背叛:日本汽车业占对美出口60%,24%关税直接打击丰田、本田等企业,迫使日本加速“去美国化”。双重标准:要求欧盟购买美国能源,却对加拿大木材加税至34.45%——说好的“北美盟友”呢?时代错位:数字经济占全球贸易25%,美国科技巨头依赖跨境数据流动,关税大棒反而伤及硅谷命脉。“当美国抛弃规则,世界就自己制定规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这一幕像极了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当时美国对2万种商品加税,导致全球贸易暴跌66%,引发了全球经济大萧条,间接引发了二战。
今天,特朗普的“2.0版本”会否引爆新危机?
“特朗普的关税不是政策,是行为艺术。”——彭博社专栏作家克莱夫·克鲁克
当游戏规则被撕碎时,最先出局的往往是撕规则的人。
特朗普的关税豪赌,本质是一场“经济俄罗斯轮盘赌”——他押注各国会屈服,但历史证明,贸易战的赢家从来不是开枪者,而是能团结新联盟的破局者。
若欧盟+日本+东盟建成13万亿美元自贸区,美元霸权会否终结?中国会否借RCEP成为新规则制定者?全球供应链被冲的七零八落,美国科技巨头会否“叛逃”硅谷,在海外重建总部?来源:闻道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