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的北京长啥样?来看看光社镜头下的老北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5 17:30 2

摘要:1924年6月14日至15日,光社在中央公园(中山公园)举行了第一次摄影展。时隔百年的今天,光社的摄影作品再次回归中山公园,一场主题为“晨光·光社与北京中山公园”的摄影展带领大家穿越百年,一睹百年前老北京的风采。

1924年6月14日至15日,光社在中央公园(中山公园)举行了第一次摄影展。时隔百年的今天,光社的摄影作品再次回归中山公园,一场主题为“晨光·光社与北京中山公园”的摄影展带领大家穿越百年,一睹百年前老北京的风采。

我国第一个摄影团体:从艺术写真研究会到光社

北京光社是我国最早的业余摄影艺术团体,虽社员不足30人,活动时间不到10年,但他们创造的摄影作品及论著,在我国摄影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五次光社影展部分社员 左起:程知耻、孙仲宽、汪孟舒、王琴希、周志辅、老焱若、王篯伯、刘半农、郑颖孙。

从摄影的发明到传入我国,再到成立国内的摄影团体,这中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839年,法国科学院宣布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术。

1844年,摄影传入我国,受到了当时很多进步人士的关注和推崇。

1887年,德国人成立了最早的维也纳摄影俱乐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业余摄影家结盟团体。

1919年,由黄振玉和陈万里倡议,在北京大学校内举办了第一次摄影作品展览。这时的作品多为风光、静物、民俗照片,充满朴素的美感。

陈万里摄影作品《故宫春色》 图源 北京纪事

自此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展览,直到1923年冬,他们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团体。于是陈万里,吴郁周、吴辑熙等在一起商议,订立简章,征收会费,订阅摄影书报,正式成立摄影组织,定名为“艺术写真研究会”,也就是光社的前身。当时的会员只有黄振玉、陈万里、钱景华、吴郁周,汪孟舒、王琴希、吴辑熙等七八个人。

后来有会员觉得“艺术写真研究会”这个名字太拗口,于是把团体名字改为“光社”。陈万里在《北京光社年鉴》中曾有过记载:“后来,因为会名太长,多数主张变更,讨论结果,遂改为光社。”

黄振玉摄影作品《归途》 1928年3月,陈万里看到这幅作品后触景生情,在照片空白处题词 图源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关于光社成立的准确时间,根据陈万里曾记载过:“光社改组后,一方固定研究会期,一方筹备公开展览,以研究工作所得结果,与国人相见。即于民国十三年六月十四十五两日开第一次展览会于中央公园董事会。”以及蔡元培先生在《环球中国学生会二十五周年纪念刊》中说过:“光社,设于北平,十二年(1923年)陈万里、黄振玉等发起,初名艺术写真研究会。十三年(1924年)改名光社。”可知,光社正式改名为1924年。

出于兴趣举办摄影展 光社发展壮大

1924年6月14至15日,光社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举办第一次社员摄影作品展览,这也是我国摄影史上第一次由摄影团体举办的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了15位社员的300余件作品,两天内有五六千人参观了展览,受到了广泛好评。

光社第一次影展 图源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北大教师顾颉刚曾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此次展览:1924年6月13日星期五,即展览会展出的前一天的栏下记到:“到公园,助缉熙挂照片,吴匡时题名。此次展览会共三百片。光社照片展览会出品人名:钱景华、老焱若、陈万里、吴郁周、吴缉熙、黄振玉、褚保衡、凌同甫、张君维、王梅庄、吴匡时、夏白民、张云阶、庄更生。”在接下来第14日的日记中又记到:“星期六……为展览会印目录,差人到印刷课坐等。”“与介泉夫妇到公园,遇北大女生七人。同看照片。十点,步归。”

光社第一次展览会请帖

第一次摄影展结束后,陈万里从自己参加展出的60多幅作品中选出12幅,编辑成《大风集》出版,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摄影艺术作品集,由俞平伯题词,钱稻孙、顾颉刚作序。

陈万里《大风起兮》,采自《大风集》,1924年,由王诗戈惠允。 图源 中央美院艺讯网

有了第一次顺利举办摄影展的经验,从1924至1932年间,光社曾举办过七次以上的摄影展览,作品也都是社员出于兴趣的业余创作,地点都在中央公园董事会开所办的“来今雨轩”大堂。这七次展览中的摄影作品高达1200余幅,吸引观众五六万人。

1926年,陈万里离家北京,刘半农加入光社,成为光社后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编辑的《光社年鉴》是中国最早的摄影年鉴,是以年鉴的形式编辑出版社员的摄影作品集。以及《半农谈影》等文稿,都对我国二三十年代的摄影艺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7年到1928年间,陆续有人加入到光社,社员人数发展到20多人。

直到七七事变后,光社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最终解散。虽然发展也只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它在中国摄影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月15日,中山公园再次将光社“请回家”,在七间房举办“晨光·光社与北京中山公园”摄影展,本次展览精选北京光社会员陈万里、刘半农、老焱若等12位摄影家的40余件经典作品,带观众穿越百年,一同回望百年前中国摄影艺术。

关于北京光社,您还有哪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进入“西城老故事群”。

您身边如果有特别的人和事,

或者需要发布租房、寻人、寻物等信息,

都可以联系我们。

.end.

来源:北京西单传统文化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