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尤其是4个月大的宝宝突然变成了“口水制造机”,整天流口水、玩舌头、吹泡泡,衣服、口水巾一天都要换好几件。
最近,我发现小西瓜流口水真的好多!
只要他趴着、或者我们竖抱着他的时候,那个口水哈喇子哟,简直像个口水怪!
不只是我们家宝宝会这样,我们小区同月龄的小宝宝们也都会这样。
尤其是4个月大的宝宝突然变成了“口水制造机”,整天流口水、玩舌头、吹泡泡,衣服、口水巾一天都要换好几件。
有经验的宝妈就说,别担心!这其实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宝宝为什么突然爱玩口水、吐舌头,哪些情况需要警惕,以及如何利用这个阶段促进宝宝生长发育!
1⃣️唾液腺发育,口水产量暴增!
4个月左右,宝宝的唾液腺开始进入“高速生产模式”,口水分泌量是新生儿的 3-5倍!
白天我看了一下小西瓜的舌头,好多白白的,虽然给他刷了舌苔也还是白白的,而且他口腔不像小时候那样,像个大孩子一样的感觉。
而且我发现他经常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咳嗽,一开始我以为他感冒了,用体温计一测又没发烧。
后来我查了资料说现在这个时期的宝宝,他的吞咽能力还没跟上,而且还不太会咽口水,所以 “库存”太多,只能往外流。
这里分享一个小知识,其实宝宝的口水不仅能够帮助消化,还能清洁口腔、保护牙龈,是天然的“口腔护理液”哦!
2⃣️出牙前兆:牙龈痒痒,口水狂飙!
昨天白天小妹带着外甥女过来我家玩了,我问她,小西瓜怎么这么多口水,她也说是宝宝的唾液腺在发育,不用担心。
她还和我说,还有一种可能是出牙期也会流很多口水,一天要换个七八条口水巾都有可能的!不过小西瓜一天才2条还好啦~
难怪小西瓜在疯狂吃手、咬玩具,可能有点牙龈不舒服),还频繁吐舌头、噗噗噗的,原来是按摩牙龈,为出牙做准备。
虽然大多数宝宝 6个月左右才出牙,但4-5个月时,牙龈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刺激唾液分泌。
听说宝宝开始要出牙了,他会很难受的,晚上睡觉还会频繁夜醒,我开始有点担心了,到时咋搞,是不是只能熬过去啊!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要开始出牙了?
牙龈摸起来硬硬的,有点红肿;
宝宝变得爱咬东西,甚至咬妈妈乳头;
情绪烦躁,晚上容易醒;
3⃣️舌头探索期:宝宝在“研究”自己的身体!
三个月大的时候,小西瓜发现自己的手手了,一直研究个不停,现在到了四个月左右,他开始发现原来自己有舌头!
于是就开始各种给我吐舌头、卷舌头、噗口水,就像科学家做实验一样,搞笑得不行。
有人说,其实这也是语言发育的信号!因为宝宝通过“噗噗噗”来练习控制气流,为未来学说话打基础!
如果家长去模仿宝宝“噗噗”互动,宝宝会更兴奋,更能促进他的语言发展!
虽然大多数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就医检查。
1⃣️口水突然暴增➕拒绝吃奶
有心大的父母看到宝宝流口水了,以为是出牙,流口水多正常的,而且也以为到了厌奶期,其实可能是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比如喉咙痛,吞咽困难)。
要多注意观察宝宝流口水的情况,口水很多,又没出牙,而是又拒绝喝奶,这时候要注意了。
2⃣️持续流口水➕眼神呆滞/动作迟缓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了,要排查下是不是神经肌肉问题,比如说脑瘫、面瘫等情况,当然这个是极少数个案。
3⃣️口水疹严重,皮肤破溃发红
如果宝宝经常流口水,家长又不及时给他擦或者给他带围嘴兜,他就容易因为长期潮湿刺激可能导致“口水疹”。
我们小西瓜之前就出现了嘴巴周围的几个红点点,我就赶紧给他涂那个悦哺的唇周膏,还挺好使的,涂了就没了。
你们宝宝如果有出现口水疹的可以去试下,平时也要给他护理,早晚给他涂一涂唇周膏,可以预防口水疹。
如何护理口水疹?
及时擦干:用云柔巾轻轻蘸干宝宝的嘴巴,千万不要用力摩擦!
保湿隔离:涂唇周膏,可以形成保护膜。 避免过度清洁:不要频繁用湿巾擦,以免刺激皮肤。
游戏1⃣️:“噗噗对话”(促进语言发展)
当宝宝“噗噗噗”时,家长也模仿TA的声音,和宝宝“对话”。
宝宝会觉得“妈妈在回应我!”,更愿意练习发音,为学说话做准备!
游戏2⃣️:“舌头躲猫猫”(缓解出牙不适)
用干净的硅胶指套或者纱布轻轻按摩宝宝的牙龈,或者让宝宝咬冷藏过的牙胶(低温能缓解牙龈肿痛,宝宝出牙痛的时候很有效果,别的宝妈分享给我的。
游戏3⃣️:“吹泡泡大赛”,(锻炼口腔肌肉)
家长示范“嘟嘴吹气”,鼓励宝宝模仿,帮助TA练习控制嘴唇和舌头。
这里有个小贴士:
选对口水巾:360°纯棉口水巾更透气,避免闷出疹子。
慎用吸管杯:4-6个月宝宝最好用 **鸭嘴杯过渡,避免错误吞咽方式。
哈哈,你家宝宝是不是和小西瓜一样是个“口水怪”呢?“还记得宝宝第一次对你噗口水的时候吗?” 欢迎留言讨论~
今天就分享到这了,来自妈妈日记
来源:叮叮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