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5年11月11日,杭州览桥机场,我空8师地面塔台正焦急的向空中持续呼叫。就在这一天的中午,该单位下属的第22大队的一架编号为0195的伊尔28轰炸机,在执行单机地面轰炸训练任务的过程中突然在雷达屏幕上消失。
1965年11月11日,杭州览桥机场,我空8师地面塔台正焦急的向空中持续呼叫。就在这一天的中午,该单位下属的第22大队的一架编号为0195的伊尔28轰炸机,在执行单机地面轰炸训练任务的过程中突然在雷达屏幕上消失。
由于地面未接到飞机坠毁的消息,从飞机失联前的最后动态来推断,这架伊尔28轰炸机在最后时刻试图飞向杭州湾的海面上空。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这架飞机有可能在训练途中遭遇机械故障而失控坠毁于海上。
仍身着我方飞行夹克的李显斌在对岸的影像
可就在当天下午,那个最不想听到的消息还是传来。海峡对岸于当天下午欣喜若狂的对外发出消息,我方三名飞行员驾驶一架编号为0195的伊尔28轰炸机于当日飞往对岸投城。
而在对岸蒋军给出的详细消息中,这架前来投诚的飞机在桃园机场试图降落时曾遭遇险情。由于飞行员李显斌操作失误,飞机一度从跑道滑行至附近的草坪上,因前轮陷入草坪,伊尔28轰炸机的机头领航舱撞击地面,造成领航员李才旺受伤。
同样在这一过程中,伊尔28轰炸机的机尾通讯舱也在撞击地面的过程中受损,舱内的通讯员兼机枪手廉宝生在这一过程中死亡。根据蒋军公布的说法,这三名机组人员此前共同驾驶飞机前来投诚,只因迫降过程中不幸失误,三名机组人员最终一死一伤。
伊尔28轰炸机驾驶舱,也是李显斌的乘坐位置
但事实上,这是蒋军混淆视听下的一则谎言。历史的真实事实是,飞行员李显斌蓄谋实施了这场叛逃,领航员李才旺与机枪手廉宝生在这一过程中均处于不知情的状态。尤其不幸牺牲的廉宝生,他在临死之前曾经历了一场堪称绝望的坚守。
由于对岸的蒋军刻意掩盖了部分事实,而我方又未能获得第一手最真实的消息。我们只能从现有的一些珍贵的历史影像和旁人的回忆,来回看这场叛逃行动中所透露出的种种细节。
编号为0195的伊尔28轰炸机在对岸的影像,飞机在迫降后已多处受损
这是数天后对岸留下的一张影像,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架伊尔28轰炸机的前轮早已受损,蒋军方面只能用支架来代替轮胎。位于机头的导航舱外罩也同样破裂,地面甚至还放置了少许从飞机上脱离的外壳。在画面之中,我们也看到了导航舱的特殊入口——导航舱的上方,驾驶员座舱的正前方。
上世纪60年代,在伊尔28轰炸机的仿制款轰5尚未批量装备之前,这款轰炸机成为了对岸蒋军最为忌惮的轰炸机之一,甚至我方也在飞机下部涂以蓝色,这也是跨海飞行的伪装衣。同样在这一时期,对岸开出的鼓励我方飞行员驾驶飞机前来投诚的悬赏单中,伊尔28轰炸机也是标价最高的飞机之一——起义投诚悬赏4000两黄金。
飞机迫降时,由于前轮受损外加机头撞击地面,该区域也是这架伊尔28轰炸机受损最为严重的区域,领航员李才旺被死死的卡在里面。
李才旺被蒋军官兵拖出时的画面
由于迫降的第一时间,机场闻讯而来的蒋军官兵并不知晓李才旺并非是参与者,在误认为对方是投诚人员的情况下,众多人员围住领航舱展开了紧急营救,在对领航舱进行大范围的拆解破坏后,被踏板和其他部件卡住的李才旺才从舱里被拖出来。由于李才旺已受重伤,他被拖出时的历史画面明显显现出了奄奄一息的状态。
只是事后清理现场时,蒋军方面在机场跑道意外找到了一把隶属于李才旺的配枪。但在配枪完整的情况下,枪内的弹簧却不翼而飞。蒋军一度误以为飞机是在滑行迫降时将李才旺的手枪从舱内甩出,直到通过李显斌的供述,他们才知晓飞机在迫降前,李才旺曾试图持枪反击。
但比起李才旺最先得到蒋军方面的营救,被困在机尾的廉宝生却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最绝望的时刻。
飞机迫降后,蒋军方面围住通讯舱的下端出口处
廉宝生,1938年出生,牺牲时年仅27岁。1956年的廉宝生参军入伍,曾担任坦克兵驾驶员多年。60年代初期入选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和第16航校,其由一名坦克兵转为飞行机组人员。1964年已从航校毕业的廉宝生被授予中尉军衔。
由于特殊的结构,伊尔28轰炸机的机尾通讯舱与驾驶舱并不相连。这也直接导致李显斌驾机叛逃时,被困尾舱的廉宝生根本无力反抗。尤其飞机飞入海面上空后,面对下方的大海,他更无法选择跳伞逃生。
飞机迫降后,蒋军官兵很快也注意到了位于机尾的通讯舱。可正当他们试图打开舱门时,早已从驾驶舱跳下并表明投降身份的李显斌提示飞机尾部的被困者并非投诚人员,作为廉宝生昔日的同僚,李显斌在这一刻竟无耻的指挥现场的蒋军官兵如何包围飞机尾部来逼迫廉宝生投降。
伊尔28轰炸机的通讯舱,下方是出口,前方是一座双联装23mm机关炮
飞机叛逃时,被困于飞机尾部的他有力使不出。由于飞机通话器的开关由驾驶舱控制,在李显斌提前关闭的情况下,廉宝生更无法将飞机的突发情况通报于机场。飞机迫降桃园机场后,纵然通讯舱装备着一座双联装23mm机关炮,但由于机关炮是电击发,在飞机迫降且关闭电源的情况下,面对四面围上的蒋军,廉宝生面前的机关炮俨然成为了一座废铁。
四面被蒋军包围,外面的人不断喝令被困机舱的廉宝生出来投降,人群中竟然还有自己的同僚李显斌。在经历了短暂的绝望坚守后,众人听到机舱内传出一声枪响,廉宝生在这一刻举枪自尽。
2016年,对岸有识之士对埋葬长达51年的廉宝生坟墓展开挖掘,由于当年保留了土葬,廉宝生的遗骨重见天日时,其头骨上的弹孔清晰可见。尽管这位英雄没有在战场上击毙敌人,但他却在最绝望的时刻做出了最血性的决定。
廉宝生在对岸的墓碑,杂草丛生的同时碑上仍然刻有误导性的称呼
颇为阴损的是,由于蒋军方面更希望机组三人都是参与者。纵然他们在事后得知了真相,但在随后的宣传中,含恨自尽的廉宝生仍被他们说成是投诚者之一。
蒋军除了举行大范围的公祭活动外,他们更高调的宣布有关这架飞机的4000两赏金中的1000两将奖励给廉宝生。因其本人已经离去,该笔赏金未来将奖励给廉宝生的家属。由于蒋军给出了错误的信息,在我方随后对三人的鉴定中,敌人故意误导的信息也酿成了极大的灾难。
事实上,在这起事件发生前,李显斌同单位的同事就曾发现其本人有一台自己改造的收音机,甚至有人多次发现李显斌在单位俱乐部私自收听来自对面的广播。但这些信息上报后,却并未引起李显斌上级领导的重视,其本人在接受询问时也仅是轻描淡写的解释自己调频时才无意间收到了对面的消息。
李显斌与李才旺在对岸出席活动的影像,为了能在未来脱身,李才旺也隐忍多年
由于李显斌是驾驶员,他是主谋参与者的判定确认无疑。事后再对其个人宿舍的搜查中,调查人员还发现其屋内放置着一个手枪弹簧,这是李显斌假意为李才旺保养枪支过程中私自拆掉的弹簧。
李显斌出逃当天,与之最近的李才旺在发现情况不对时曾试图持枪制服李显斌。直到击发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的枪早已被对方动了手脚。
但调查组无法判定这个弹簧是否是李才旺配枪上的部件,有关李才旺的身份也未能在第一时间确认,他也被调查组误判为参与者之一,而被困机舱自尽的廉宝生也同样如此。
对岸保留的通讯舱出口打开时的画面,舱盖上的暗黑色为廉宝生留下的血迹
在这场调查中,也曾有人为廉宝生说话,作为机组三名成员之一,廉宝生是唯一一个由陆军战士转为飞行员的精英。甚至在同一年,廉宝生才刚刚结婚,试问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飞行精英,又怎么可能会成为叛徒?但为他辩解的声音最终被错误的结论所压制。
由于长期被认定是逃跑人员之一,廉宝生的父亲,一个地方公社书记被直接免职,同样参军入伍的廉宝生三弟和四弟也相继被退出单位最终沦为农民。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并不知晓丈夫的真实情况,廉宝生的爱人也以离婚的方式与丈夫划清界限。
但即便是至亲的人也不知道,在当年11月11号的那一天,廉宝生经历过一场怎样的煎熬?
直至1983年,已从对岸退伍并旅居国外多年的李才旺返回内地,他首度公开了当年的真相,也告知众人廉宝生才是一位真正英雄的事实。根据他的说法,廉宝生开枪时仅是重伤,其抢救无效后于第二日壮烈牺牲。
李才旺于当年被困于对岸后,由于无法脱身,他巧妙的就坡下驴,也强调自己是投诚参与者之一。由于蒋军方面同样乐意接受这样的结果,李才旺也顺理成章的领取了1000两黄金的奖励。眼见这笔奖金瞬间被其他人分走一半,纵然身为唯一主谋的李显斌气的咬牙切齿,可他最终也无可奈何。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年飞机迫降时李才旺已重伤昏迷,加之蒋军长时间掩盖真相。尽管他个人猜测到廉宝生是以自尽的方式壮烈牺牲,但在个人无法提供证据和详细描述的情况下,廉宝生亲属在80年代的奔走均未取得效果。
目前缺乏有关李才旺的资料介绍,由于他的身份也被长期误会,相信他的家属在那段时间也同样经历了一段难以描绘的煎熬。或许是这一段期间失去了太多的亲人,李才旺于1983年短暂的返回后又很快奔往异国他乡。随后多年他虽辗转为廉宝生的家属提供多份文字证明,但对廉宝生的调查仍未产生最新结论。
直至1991年,因自信的推测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逃跑长达26年的李显斌在当年冒险返回内地探望家属。结果在临走之时被我方抓获,这位叛逃且害死战友的叛徒也最终得到了最应有的惩罚,李显斌于1992年以投敌叛逃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其于2002年因病去世。
肩扛中尉军衔的廉宝生于1964年留下的影像
在对他审讯的过程中,当年目睹一切的李显斌也最终交代了完整的真相。我方也最终确认了廉宝生被敌包围后开枪自尽的英雄事实。1992年,在李显斌接受惩罚的同时,被谎言掩盖长达27年的廉宝生最终被确认为烈士。2016年,他的遗骸从对岸返回后被隆重厚葬。
来源:辽宁资深球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