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十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安顺西秀篇:跑出文旅加速度 奏响发展新乐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23:55 1

摘要:2024年,安顺市西秀区全区接待游客1433.08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53.11亿元;游客人均花费1068.37元;过夜游客接待人次288.97万人次,实现总收入67.89亿元。

2024年,安顺市西秀区全区接待游客1433.08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53.11亿元;游客人均花费1068.37元;过夜游客接待人次288.97万人次,实现总收入67.89亿元。

过去一年,西秀区锚定建设一流旅游城市目标,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大力推进 “两大提升”“四大行动”,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大踏步前进。

在品牌建设上,西秀区收获颇丰。获评 “贵州省2024年气候康养最优推荐地”,大西桥镇荣获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双堡镇九龙山村荣获第六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藤上生花手镯系列” 荣获2024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屯堡人银饰黄果树银画系列入选2024年贵州省外事礼品名单。

文旅产品供给持续增强。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旧州古镇、苗岭屯堡星光集市等创新业态不断涌现,顾府街完成提质升级,2024年第二届安顺美食评选展示活动成功举办,“吃在安顺” 影响力显著提升。推出 “屯堡人家过大年” 等100余场活动,创新编排 “屯堡˙家国六百年” 非遗演艺剧目等,线上线下吸引数千万人关注。

百万花海解码文旅新势能

每年春季,大西桥镇鲍家屯村的油菜花、黄腊乡龙青村的樱花、宁谷镇林哨村的桃花等,将整个西秀区装点成一片花的海洋。

3月20日,大西桥镇鲍家屯村,百亩油菜花金黄灿烂,与临水而建、临山而居的屯堡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田园牧歌般的绝美画卷。游客漫步花海,可品尝 “屯堡八大碗” 长桌宴,现场制作丝娃娃等小吃,参与九溪烤小肠品鉴暨啤酒音乐节。

“我们周末来游玩的游客单日超过两万,自赏花节开幕以来,超过12万游客来到景区感受屯堡风韵,打卡千亩花海。”大西桥镇人大副主席唐志英介绍。

不仅仅是鲍家屯,今年3月20日启动的“屯堡秘境 西部之秀”——“Hi西秀·四季游”系列活动之“花那里”赏花季活动,从3月持续至5月初,在多地开展30余场互动赏花系列活动,涵盖花海摄影打卡、屯堡民俗文化展示、地道美食品味、趣味游戏体验等。

樱花花期,黄腊乡樱花跑让游客在奔跑中欣赏春日美景,品尝布依族长桌宴,露营赏樱花夜景,参与汉服游园打卡、樱花园藏宝寻宝活动,参加以樱花和当地风光为主题的摄影比赛,欣赏书法、民族歌舞表演和 “抵杠” 挑战赛,在5000亩10万株樱花园中感受自然之美。

站在樱花树下,黄腊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茂信心满满,“樱花节期间预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2025年将达到约220万元,同比增长10%以上。”

在宁谷镇林哨村桃花节期间,游客可参与抖音作品评选。桃林汉服巡游中,汉服、旗袍等服饰走秀、舞蹈快闪精彩夺目。赏花大道设集邮点,参与集邮有机会赢取黄桃、桃花相关文创礼品,于万亩花海体会世外风情。

“桃花节预计带来15万人次游客来赏花,带动消费50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宁谷镇副镇长墙薇介绍。

赏花活动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活动期间,以鲍家屯油菜花为核心,串联起周边的旅游景点,推出了多条特色旅游线路。“鲍家屯油菜花+旧州古镇”一日游路线,让游客在欣赏花海的同时,领略古镇的古朴韵味;“黄腊樱花园+旧州古镇”一日游路线,将浪漫樱花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串联起西秀区的赏花经济线路。

据了解,赏花季活动期间,活动现场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生意火爆,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等也备受游客青睐。西秀区七大赏花点、30余场活动,通过 “请进来” 邀请百名网络大V、百家旅行社和龙头企业举办主理人活动,“走出去” 在江苏、上海等地展演地戏,开展直播和网络话题,收获全网5000多万关注,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为游客打造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实现了“以花为媒,文旅融合”。

"一区两带"激活全域旅游新引擎

晨光初照,顾府街的青石板泛起微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好吃街”飘来屯堡美食的诱人清香,这是西秀核心城区文旅融合示范区清晨的生动写照。如今,西秀区正凭借“一区两带”战略,激活六百年文脉与生态资源。

在城市消费聚集区“一区”的打造进程中,以“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顾府街—好吃街”为核心,景城融合项目全面铺开。古城有文保建筑11处,历史建筑151处,建于明朝的精美文庙、武庙、三元桥和王若飞故居等一大批文化地标都集中在这一区域,承载着安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西秀区对每一栋建筑设计独立修缮方案,让历史可感知、让文化可体验,原汁原味保留了安顺古城深厚的文化风雅和时光记忆。

森林康养带依托九龙山森林公园、国有甘堡林场九龙山森林康养中心(二期)项目等,加速推进业态提升与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开发了森林浴、中医理疗等康养项目,开设太极教学,为游客打造全周期康养服务。在建的42公里森林疗愈步道沿途设置5个草本芳香疗愈站,配合声景系统播放自然音效,将成为全省首条五感疗愈生态走廊。此外,滑翔伞、直升机观光等低空旅游项目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游客体验。

据了解,九龙山森林康养中心目前已建设5公里森林疗愈步道,规划建设的190栋民宿中,已有30栋建成。从森林冥想课程到中医体质辨识,从药膳食疗到温泉理疗,游客在这里可享受“检测-调理-疗养”闭环服务。

屯堡文化带以旧州古镇、云峰屯堡景区、鲍家屯等人文古镇古村为依托,深挖屯堡文化与民俗文化。游客能参与民俗活动,品尝特色美食,观赏传统手工艺展示。与贵旅集团合作后,云峰屯堡景区运用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重现古村落的历史魅力。同时,文旅经济带研发集文化观光、非遗技艺、游憩休闲于一体的研学旅游线路,吸引众多游客,带动文旅经济发展。

打造“三大品牌” 助力文旅出圈

在西秀,无论什么时候走进顾府街,何记裹卷的门店前面,永远有人在排队。“安顺裹卷一直很出名,买了很多次,一直很喜欢吃。”正在排队买裹卷的市民袁昊说。

不仅仅是小吃裹卷,在安顺,美食应有尽有。西秀区推进特色美食品牌创建,打造美食聚集区,升级改造好吃街,汇聚安顺裹卷、屯堡灌汤猪脚、屯堡鸡辣子等特色美食,发展美食旅游,设计美食旅游线路,让游客深入体验安顺美食文化。通过美食纪录片、美食博主推荐、举办美食大赛等形式,巩固“食在安顺”的品牌形象,促进消费规模和品质的双重提升。

这是西秀三品牌建设之一。西秀区精心打造“Hi西秀”“食在安顺”“屯堡原字号”三大品牌,全面赋能旅游产业的“吃住行”环节。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春节期间,西秀区累计旅游接待人次919503人,同比增长78.3%。累计旅游旅游总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108.2%。

吃得开心,还要住得舒心。走进位于西秀区本寨村的屯堡院子民宿,别致的垂花门楼、精致的万字花窗,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浓厚的屯堡建筑气息。

屯堡院子是西秀区本寨村第一家以屯堡建筑风格打造的民宿,在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修建历时六年的时间,木质的房梁、青石的石墩,独具一格的民宿建筑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打卡。

“这个民宿给我一种历史文化扑面而来的感觉,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非常震撼,感觉这个院子像一个宫殿一样,氛围感很强。”游客王小芬说。

西秀区推进“屯堡原字号”品牌创建,加大“屯堡里”本土品牌民宿培育力度,结合屯堡文化、民族文化底蕴,建设一批特色民宿。在旧州古镇、云峰屯堡景区周边,打造具有屯堡建筑风格、提供传统民俗体验的民宿。统一品牌形象,规范服务标准,提升民宿服务质量,形成安顺民宿特色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西秀区推动“Hi西秀”活动品牌建设。策划四季主题旅游活动,以“赏花、避暑、美食、年味”为核心,编制西秀区四季主题旅游策划方案。整合串联全区景区景点、活动、餐饮、住宿等资源,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春季举办花海音乐节、夏季开展避暑狂欢节、秋季举办美食文化节、冬季举办民俗年俗节等,吸引不同季节的游客,提升西秀区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体旅融合,丰富“Hi西秀”活动内涵。

时下,西秀区围绕建设一流旅游城市目标,紧扣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从开发新场景、打造新产品、满足新需求出发,全力推进“一区两带三品牌”建设,推动现代旅游业体系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梅世桂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