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4 月 2 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 10% 基准关税,对中国加征 34%、欧盟 20%、越南 46% 等差异化关税,这一 “极限施压” 政策迅速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恐慌。
2025 年 4 月 2 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 10% 基准关税,对中国加征 34%、欧盟 20%、越南 46% 等差异化关税,这一 “极限施压” 政策迅速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恐慌。
4 月 7 日,全球主要股指集体重挫:
大宗商品 “避险失效”
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 15%,马斯克身家缩水 220 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因重仓股大跌,单日账面上浮亏超 500 亿美元。美国零售巨头梅西百货、家得宝等因进口成本激增,同步下调全年利润预期。
关税政策烈度超越 “斯姆特 - 霍利” 时代
指标1930 年关税战2025 年关税战(预测)全球贸易萎缩66%超 70%美国失业率23.6%超 15%股市最大跌幅道琼斯 89%纳斯达克 22%(4 月累跌)关税覆盖商品种类2 万种超 3.5 万种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当前全球贸易紧张程度已达二战以来峰值,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达 34%(1930 年针对加拿大为 20%),且首次将半导体、电动车等高科技产品纳入加税范围,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
经济学家敲响 “系统性风险” 警钟
保罗・克鲁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特朗普团队误判关税传导机制,90% 的关税成本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这比 1930 年的政策更具‘自杀性’。”IMF 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 - 奥利维耶・古兰沙:“全球供应链复杂度是 1930 年的 20 倍,关税引发的‘蝴蝶效应’可能导致多国同步衰退。”美国农场主协会:“2024 年对华农产品出口已降至 220 亿美元,若全面禁运,中西部农业州将损失超 400 亿美元收入。”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国经济痛点
面对美方单边主义,中国采取六大反制手段,直击其产业与政治软肋:
战略资源 “卡脖子”
稀土出口管制:4 月 7 日起,对镓、锗、钕等 17 种稀有金属实施全流程出口许可制度,美国 90% 的中重稀土依赖中国供应,F-35 战斗机、特斯拉电池生产线面临原料断供风险。光伏组件关税:对进口自美国的多晶硅料加征 50% 报复性关税,直接影响其可再生能源项目成本,拜登政府 2030 年碳中和目标或推迟 5 年。市场与产业链反制
农产品禁运:暂停进口美国大豆、高粱等农产品,2023 年相关产品对华出口占其总产量的 28%,中西部 “铁锈带” 农场主抗议活动已蔓延至 25 个州。美企合规调查:对苹果、辉瑞展开知识产权与数据安全审查,苹果在华服务收入占全球 18%,若认定违规,可能面临年营收 4% 的罚款(约 150 亿美元)。制度性反制与全球联动
WTO 诉讼: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 12 份磋商请求,指控美国违反 GATT1994 第 1 条 “最惠国待遇” 原则,同步推动 “一带一路” 国家建立多边关税同盟。金融防火墙:扩大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2025 年一季度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占比达 92%,东盟国家人民币存款规模突破 8000 亿美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是一场 “双输博弈”—— 既未能修复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反而撕裂全球经贸体系。历史经验表明,单边主义终将让位于多边协作,但这一过程可能伴随剧痛。对于中国而言,在危机中坚守 “高水平开放”,加快科技创新与内需培育,或许是破局关键。
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言:“我们不回避挑战,但坚决反对‘脱钩断链’,全球经济的未来在于共建而非割裂。”
您认为全球经济何时能走出关税阴影?中美在供应链重构中谁将占据先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来源:三浪牛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