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丨潍坊这个镇,椿芽长成“摇钱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9 22:03 2

摘要:新派新闻讯清明时节,潍坊临朐县寺头镇露天红香椿迎来丰收季。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鲜嫩的头茬红香椿凭借上乘品质成为市场“抢手货”。连日来,记者行走寺头山野田间,看小椿芽如何长成群众“摇钱树”。

新派新闻讯 清明时节,潍坊临朐县寺头镇露天红香椿迎来丰收季。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鲜嫩的头茬红香椿凭借上乘品质成为市场“抢手货”。连日来,记者行走寺头山野田间,看小椿芽如何长成群众“摇钱树”。

石佛社区水泉子溜村露天红香椿

露天香椿迎丰收,绘就“椿”意画卷

沿着石佛社区水泉子溜村蜿蜒的山路前行,记者看到依山而种的香椿树层层叠叠,紫红鲜嫩的椿芽挂满枝头。村民或背着背篓,或提着篮筐,在田间地头穿梭,动作娴熟地掰下鲜芽,捆扎成束。

“村里都是山岭薄地,无法种植粮食作物,以前勉强种点小麦玉米,但收成不行。”水泉子溜村党支部书记陈作军告诉记者,红香椿栽培简单、耐贫瘠、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等特点正适合村里山地栽培。“现在我们村露天香椿种植面积约2000亩,每年每户平均收入3万多元。”陈作军说。

寺头镇为山区镇,多丘陵山地,红香椿种植历史悠久。据了解,目前寺头镇露天红香椿种植面积2.2万亩,每年产量约为550万公斤,是我国北方地区种植露天红香椿面积最大的乡镇。寺头镇孕育出的红香椿色泽红润、香气浓郁,是临朐县首个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寺头镇红香椿产业园的香椿大棚

小树苗挪进大棚,续写“椿”天故事

俗话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这话是说红香椿一般在谷雨前后集中上市,过了谷雨之后,随着气温升高,红香椿嫩芽长成大叶,其鲜嫩多汁的梗就木质化了。但在寺头镇,大棚红香椿却“违反”了这个自然规律。

在石佛村北山前,一座座香椿大棚顺着山势层层分布,这里便是新建设的寺头镇红香椿产业园。据介绍,该产业园占地160亩,建有现代化温室大棚44个,年可生产优质红香椿20万公斤,产值600余万元。

在寺头镇提起大棚红香椿,就不能不提南西安村。从1999年开始,村里就有人在卧虎山前坡地尝试在大棚内种植香椿,后来大棚香椿种植技术从南西安村传了出去,催生了大棚香椿产业。据南西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君介绍,大棚香椿采用密植技术,从元旦进入采摘季,一直能摘到清明前后。根据上市时间销售价格每公斤24元至100元不等。

如今,寺头镇发展大棚红香椿已有2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240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产量约为60万公斤,红香椿真正成为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支柱产业。

村民采摘露天红香椿

田间地头搞直播,红香椿“云端”飘香

“欢迎各位粉丝们,这是我们潍坊市临朐县寺头镇的头茬露天红香椿……”露天香椿上市以来,作为寺头镇香椿协会会长的刘君带领年轻人开起了直播。刘君告诉记者,有的村民还把直播间搬到山上,通过互联网将寺头香椿卖到全国各地。

近年来,寺头镇党委、政府先后在镇、社区、村成立红香椿专业合作社,构建从红香椿育苗、栽培管理到采后贮运保鲜、加工及精深加工,再到香椿销售市场的全产业链条,促进乡村产业化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做好红香椿特色产业发展文章,引导农户发展大棚红香椿等高产值设施农业,研发香椿酱、冻干香椿等高附加值产品,真正让小香椿长成富民大产业。”寺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扈涛说。

新派融媒体记者:刘元超/文图视频

来源:新派新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