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增效剂——14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20:44 1

摘要:中国《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显示,18-34岁人群重性抑郁障碍(MDD)检出率达7.4%。在符合MDD诊断标准的患者中,即使获得优质专业医疗服务,仍有≥30%会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TRD)。

中国《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显示,18-34岁人群重性抑郁障碍(MDD)检出率达7.4%。在符合MDD诊断标准的患者中,即使获得优质专业医疗服务,仍有≥30%会发展为难治性抑郁症(TRD)。

针对TRD治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作为单药或增效治疗的疗效已获充分验证,成为抗抑郁治疗(ADT)方案失败患者的首选。

2010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显示,阿立哌唑、喹硫平,以及部分奥氮平和利培酮的增效治疗较单纯ADT更具优势。加拿大情绪与焦虑治疗网络(CANMAT)2016年指南已将SGA纳入TRD治疗方案。

目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氨磺必利、阿立哌唑、阿塞那平、依匹哌唑、卡利拉嗪、氯氮平、伊潘立酮、鲁拉西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利培酮、舍吲哚、齐拉西酮等。虽然既往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总结了SGA增效治疗TRD的疗效,但尚未系统评价不同SGA剂量差异。

基于严谨性、细致性、全面性和精确性原则,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络元回归(NMR)分析方法,尽可能全面比较各SGA治疗TRD的疗效,并校正随访周期影响。

研究遵循2020版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检索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Scopus、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及Clinicaltrials.gov,时间跨度为建库至2024年5月15日。主要终点是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症评分量表(MADRS)。次要终点是MADRS响应率。三级终点是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和MADRS缓解率。

最终纳入23项研究,共10,679例患者涉及24种治疗方案。患者平均年龄38.1-46.6岁,女性比例35.5%-78.0%,随访周期6-16周。

主要终点

16种治疗方案可评估此终点。最常用方案为ADT单药(n=2511),其次为依匹哌唑2mg/d(n=611)和 依匹哌唑1mg/d(n=473)。

原始数据分析显示,阿立哌唑3-12mg/d、依匹哌唑1mg/d、依匹哌唑2-3 mg/d、依匹哌唑2mg/d、依匹哌唑3mg/d、卡利拉嗪、卡利拉嗪mg/d、奥氮平6-12mg/d联合氟西汀25-50mg/d及喹硫平XR 150-300mg/d较ADT单药显著有效。但依匹哌唑3mg/d和喹硫平XR 150-300mg/d疗效显著劣于其他方案。

校正随访周期后结果基本一致,但喹硫平150-300mg/d未显示优于ADT单药。

关于"时间窗效应",依匹哌唑3mg/d的显著性仅维持至7.22周。卡利拉嗪1-2 mg/d(2.97周)、依匹哌唑3 mg/d(7.22周)、卡利拉嗪3 mg/d(7.16周)、喹硫平150-300mg/d(3.89周)、奥氮平6-12mg/d(4.11周)及卡利拉嗪2-4.5mg/d(2.81周)虽与ADT疗效相当,但在特定时间段内(即显示"时间窗效应")具有显著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阿立哌唑3-12mg/d未显示"时间窗效应",其相对于ADT的显著性从研究起始持续至最长随访周期(8周)。

图 SGA增强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MADRS配对比较网络图

次要疗效终点

共16种治疗方案可评估此终点。最常用方案为ADT单药(n=2553),其次为卡利拉嗪1.5-4.5mg/d(n=540)和 依匹哌唑1mg/d(n=459)。

原始数据分析显示,阿立哌唑2-20mg/d、依匹哌唑1mg/d、依匹哌唑2mg/d、依匹哌唑3mg/d、卡利拉嗪1-2mg/d、卡利拉嗪1.5-4.5mg/d、利培酮0.5-3mg/d及利培酮1-2mg/d较ADT单药显著有效。其中依匹哌唑3mg/d、利培酮0.5-3mg/d及利培酮1-2mg/d疗效显著优于其他方案,余下5种方案疗效相当。

校正随访时间后,除利培酮0.5-3mg/d外,其余有效方案效应量与原始分析基本一致。依匹哌唑2mg/d(2.45-7.84周)、卡利拉嗪1-2mg/d(2.87周)、卡利拉嗪1.5-4.5mg/d(2.48周)、利培酮0.5-3mg/d(5.24周)在特定时间段内显示显著疗效。

图 SGA增强方案的MADRS响应率配对比较

三级终点

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

共23种治疗方案可评估此终点。最常用方案为ADT单药(n=3407),其次为依匹哌唑1mg/d(n=684)和依匹哌唑2mg/d(n=611)。

原始数据分析显示,阿立哌唑2-20mg/d、阿立哌唑3mg/d、依匹哌唑1mg/d、依匹哌唑2mg/d、依匹哌唑3mg/d、卡利拉嗪3mg/d、利培酮0.5-3mg/d及奥氮平6-12mg/d联合氟西汀25-50mg/d较ADT单药显著有效。其中卡利拉嗪3mg/d疗效显著劣于其他方案。

校正随访时间后结果基本一致,但利培酮0.5-3mg/d与AD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利拉嗪3mg/d在约7.42周后失去显著性,利培酮0.5-3mg/d在5.45周后失效。

蒙哥马利-艾斯伯格抑郁量表(MADRS)缓解率

共17种治疗方案可评估此终点。最常用方案为ADT单药(n=2553),其次为依匹哌唑2mg/d(n=611)和卡利拉嗪1.5-4.5mg/d(n=480)。

原始数据分析显示,阿立哌唑2-20mg/d、依匹哌唑3mg/d、卡利拉嗪3mg/d、利培酮0.5-2mg/d及利培酮0.5-3mg/d较ADT单药显著有效。

校正随访时间后结果基本一致,本组治疗方案未显示"时间窗效应"。

结论

本研究为首个通过校正随访周期探究SGA增效抗抑郁治疗TRD的贝叶斯网络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4种SGA(包括阿立哌唑、 依匹哌唑、卡利拉嗪、奥氮平、奥氮平-氟西汀复方、喹硫平及利培酮等)可作为TRD增效治疗方案。

综合考量,阿立哌唑可作为TRD增效治疗首选SGA,建议纳入临床指南。

本研究不仅为既往文献争议提供证据,更通过"时间窗效应"为临床序贯治疗提供新见解,为指南更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Bai B, Li Y, Chen X, Huang J, Chen Q, Du X, Huang C, Yang Y. The augmentative efficacy of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 (SGA) to anti-depressants in treating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 network meta-regression analysis. BMC Psychiatry. 2025 Apr 5;25(1):338. doi: 10.1186/s12888-025-06783-7.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来源:健康最先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