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在抖音上刷到运城火车站北迁的视频消息,届时,近百年历史的南同蒲铁路将迁出运城中心城区。这是要搬走好几代凤城人的情怀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撕扯着我。恍惚中,绿皮火车——象征着一个时代的风貌、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和梦想的绿色身影,如同一幅温情的画卷
绿皮火车:记忆中的温情画卷
□杨稳定
前几天,在抖音上刷到运城火车站北迁的视频消息,届时,近百年历史的南同蒲铁路将迁出运城中心城区。这是要搬走好几代凤城人的情怀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撕扯着我。恍惚中,绿皮火车——象征着一个时代的风貌、承载着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和梦想的绿色身影,如同一幅温情的画卷,在我脑海深处徐徐展开。
记忆的长河中,那一抹独特的绿色始终熠熠生辉。这种绿色,不张扬却极具辨识度,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我初见绿皮火车,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运城火车站里人群熙熙攘攘,嘈杂声中,那辆绿皮火车静静地停在轨道上,宛如一位沉稳的老者。它的颜色是那么独特,不同于现代交通工具的银白或灰色,那充满生机的绿色仿佛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故事。儿时的我站在远处,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庞然大物,心中充满了憧憬。想象着自己坐在里面,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会是怎样的一种奇妙体验。
拥挤的车厢是绿皮火车给我的第一印象。
参加工作后,出公差去省城太原。有一次登上绿皮火车,当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踏上绿皮火车窄窄的车门踏板,“哐当”一声,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我即将开启的是一场穿梭时空的神秘之旅。
车厢里人头攒动,弥漫着一股特殊的味道,混合着淡淡的烟草香、食品的香气和岁月的陈旧气息,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行李架上被塞得满满当当,过道里也站满了人,摩肩接踵。走进车厢内部,硬座与卧铺有着明显的区别。硬座区域,座椅呈“面对面、背靠背”的布局,一侧每排坐两人,另一侧每排坐三人,中间设有固定式茶桌。虽然硬座没有那么舒适,但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不同的目的踏上这趟旅程。在这样拥挤的车厢里,行动变得十分困难,但大家都相互理解,互相包容。比较硬座区域,卧铺车厢则显得安静和舒适。硬卧车厢带有多个敞开式单间,每个单间内有上下铺,为旅客提供了休息的空间。而软卧车厢则更为豪华,设有带门封闭式包厢,让旅客享受更加私密的旅程。
随着一声悠长而低沉的汽笛声划破长空,火车像是被唤醒的巨兽,缓缓启动。先是一阵轻微的颤动,那颤动从脚底传来,酥酥麻麻的,像是大地深处传来的脉搏跳动。紧接着,车轮与铁轨之间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这声音初时还有些生涩,就像一位许久未登台的老音乐家在调试乐器,可不过片刻,它便流畅起来,宛如奏响了一首气势磅礴的古老乐章,又像一首永不停息的摇篮曲,安抚着每一颗奔波的心。
形形色色的乘客也为这段旅程增添了许多色彩。
我曾在火车上遇到一位老人,他独自一人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我主动与他攀谈起来,原来他是一位退伍军人,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给我讲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让我深受感动。还遇到了一群大学生,他们充满活力,一路上欢声笑语。他们分享着自己的校园生活和梦想,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气息。在绿皮火车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大家可以毫无顾忌地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
沿途的风景也是绿皮火车之旅的一大亮点。
火车缓缓行驶在铁轨上,伴随着车厢里播放着歌唱家郭兰英“人说山西好风光”的经典音乐唱片,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展开。有时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的麦浪随风摇曳;有时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有时是宁静的小镇,炊烟袅袅,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喜欢坐在窗边,静静地欣赏着这些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火车在加速,车窗外的景色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拉扯着向后移动,一开始还能看清近处树枝上那一片片在风中摇曳的绿叶,它们像是挥舞着小手在与我们道别;稍远些的房屋轮廓也逐渐模糊,像是被岁月侵蚀了一般;再远处的山峦,像是绿色的巨人,静静地目送着火车离去,直至被一片淡淡的雾气所笼罩,消失在视野之中。风从窗缝中挤进来,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来了远方田野里泥土和青草混合的芬芳气息,那是自由的味道,是旅途开始的味道,令人心情愉悦,忘却一切烦恼。
在漫长的旅途中,人们会在过道里互相让路,会在餐车旁一起排队等待食物。夜晚,当灯光昏黄,周围是此起彼伏的鼾声,那是一种别样的和谐。每到一站,站台上传来的叫卖声,是每个旅客期待的小确幸,热乎乎的茶叶蛋、香气扑鼻的烤红薯,这些简单的食物慰藉着旅途的辘辘饥肠。
在绿皮火车上,还发生了许多趣事和难忘的瞬间。有一次,火车中途停车,旁边的轨道上停着另一辆绿皮火车。对面车厢的乘客们向我挥手打招呼,我也热情地回应着。那一刻,一种莫名的温暖涌上心头,仿佛我们都是一家人。还有一次,我和一位陌生的乘客一起分享了自己带来的食物。虽然只是我们当地的特产糕点和水果,但却让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近。这些小小的瞬间,虽然平凡,却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那时候,绿皮火车虽然没有高铁的速度和舒适,但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座流动的温情小屋,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思念和希望,在记忆的轨道上,留下永恒的温暖画卷。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绿皮火车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连接着远方与家乡,见证了人们的奋斗与梦想。对于许多人来说,绿皮火车是青春的记忆。曾经,人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绿皮火车,奔赴远方求学、工作。车厢里的欢声笑语,与陌生人的交流互动,都成为了人生中宝贵的经历。
绿皮火车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它能让人感受到慢节奏的生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绿皮火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情怀的寄托。对于那些不赶时间、渴望慢生活的人来说,绿皮火车是大家感受生活、回忆过去的方式。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总是忙碌于工作与生活,很少有时间停下来欣赏身边的风景。而绿皮火车的缓慢行驶,让我们有机会静下心来,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能够放松身心,回归内心的宁静。
从历史价值的角度来看,绿皮火车是时代的见证者。它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引进国外车型到自主研发制造,从缓慢的速度到不断提速,绿皮火车始终伴随着中国铁路的进步。它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从经济落后到逐步繁荣,从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到不断提高,绿皮火车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载体。
现如今,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但绿皮火车所带给我们的那份独特体验,那份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那份对远方的期待与向往,是永远无法被替代的。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回味、去珍藏……
这个周日的上午,我又一次来到运城火车站。
恰巧,一列过站绿皮火车发车。鸣笛声中,那熟悉的绿色身影向西渐渐远去,如同逝去的时光,带着岁月的痕迹和温暖的记忆,驶向了远方。而我,站在这渐渐寂静的站台上,望着那消失的车尾,心中的那列绿皮火车却永远不会停止,它将带着我对过去的怀念,继续在时光的轨道上穿梭,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风景!
【作者简介】杨稳定,男,山西运城市人,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盐湖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黄河文艺》特邀编审。1979年开始发表习作,先后在《电影创作》、《乡镇论坛》、《山西日报》、《河东文学》和《中国作家在线》、《西部散文(原创)》等国内报刊杂志、文学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通讯报道、人物纪实等多种体裁作品近八百篇,累计150余万字。多篇散文作品在国内征文大赛中获奖。
作者:杨稳定
责编: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来源:运城之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