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再度迎来升级,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12月起各地将启动严查行动,重点打击违规电动车。面对新规,消费者该如何避免踩坑?商家又该如何面对?今天小甄一文说清楚,以后卖车和买车都要注意。
您在读文章前可以先点击上方的“关注”二字,后续将为您带来更多电动车资讯,多谢支持
(文/小甄,头条、公众号、百家号等平台同步发文,发现转发和AI洗稿将举报到底)
2025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再度迎来升级,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12月起各地将启动严查行动,重点打击违规电动车。面对新规,消费者该如何避免踩坑?商家又该如何面对?今天小甄一文说清楚,以后卖车和买车都要注意。
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版国标要求,包括防火阻燃、防篡改设计、北斗定位、动态监测等多项升级标准。在此之前(2025年8月31日前),企业仍可按旧标准生产,但9月后必须全面切换。
有些人会问,那9月后就直接不能买旧国标车了吗?工信部明确,对于2025年8月31日前生产的旧国标车,允许销售至11月30日。12月1日后,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车必须全部符合新国标,否则将被禁止销售并面临处罚。
这其实也给广大车主提了个醒,有些电动车现在最好别买,有些电动车买完要及时上牌。下面就仔细说说3类车需要注意的。
第一类、缺乏资质的“三无车”:无3C认证、无合格证、无正规发票。这类电动车通常价格低廉,但未通过国家强制认证。这不仅是12月,是任何时间都会严查,还不能上合法牌照,一旦发现将直接扣车,并可能面临罚款。
第二类、2024年11月前的旧国标车:这类车只符合GB17761-2018新国标,但电气、充电器等方面的强制认证未更新,通过查看合格证下方就能知道。这种车一般是之前的库存,以后会逐渐消失,但不代表没有销售的,消费者要注意检查合格证。
第二类、2024年11月后的新国标车:这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电动自行车,虽然也符合2018版国标,但可以生产并且销售到11月底。所以现阶段是可以买的,但消费者注意,这类车要及时登记上牌,12月后可能不能上合法牌。
最近,国家消防救援局、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通知,接下来全链条整治将会持续到2025年年底。这意味着商家以后在售车时候就要注意3大雷区。
第一,新国标要求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均不可篡改,商家若提供“解码提速”服务,将面临罚款、扣车,甚至吊销执照。第二,加装遮阳伞、雨棚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改装,交警可强制拆除并罚款,出现意外商家可能有连带责任。第三,网络销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此前发文称,今年将加大网售电动车的抽查力度,尤其针对直播带货。
其中商家应该着重关注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提速和该电池的问题,这是检查最为严格的一项,也是处罚最为严格的。
2025年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和管理都进行了全面升级,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们能做的就是遵守规定,上合法牌骑合法车,遵守交规即可。对于厂商来说要做的就多了,跟进标准更新的步伐,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电动车资讯,可以关注、推荐、分享,一起讨论!
来源:侃侃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