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失踪近一周后,在立陶宛陷入沼泽的一辆美军装甲车已被救援人员打捞出来,车上4名美军士兵的尸体也被找到。美联社称,数百名美国与立陶宛士兵及救援人员参与了此次搜寻。美军表示正在调查事故原因。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的大事,在俄乌冲突,中美博弈的背景下,最近也是发生了三大消息。
第一大消息:
据环球时报报道,失踪近一周后,在立陶宛陷入沼泽的一辆美军装甲车已被救援人员打捞出来,车上4名美军士兵的尸体也被找到。美联社称,数百名美国与立陶宛士兵及救援人员参与了此次搜寻。美军表示正在调查事故原因。
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早前报道,上述4名士兵和他们乘坐的M88A2“大力神”装甲救援车于近日在立陶宛演习时失踪。立陶宛防长沙卡利埃内表示,当天从帕布拉德军事基地附近的沼泽中打捞出一辆总重量近70吨的美国装甲车。
这支部队悄无声息地从美国本土来到立陶宛,出现在了白俄罗斯家门口,这就意味着特朗普在做两手准备。一方面逼着乌克兰向俄罗斯妥协,尽快结束;另一方面也在强化防御,万一谈判完全破裂,俄罗斯军队大举西进,美军要有所准备。立陶宛对地理位置非常敏感,它的东边是俄罗斯的铁杆盟国白俄罗斯,西边是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第三步兵师和第一装甲旅又是美国陆军的主力,抢修车的出现,意味着这次演习不是作秀,而是真的在熟悉地形,为实战做准备。
特朗普(资料图)
第二大消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政府正“认真考虑”伊朗就核问题与美国开展间接谈判的提议。但与此同时,美国向中东大幅增派兵力,以备特朗普总统选择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美国国防部4月1日宣布将“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调往中东,从而使美军在该地区的航母战斗群数量增至2个。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7日透露,他已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敦促伊方就放弃开发核武器计划与美国进行谈判。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已通过阿曼向美方递交回信,拒绝了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但间接谈判始终开放,美方行动将决定谈判前景。总的来说,当前中东局势非常紧张,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对抗升级,而胡塞武装也成为了美军的打击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考虑与伊朗进行间接核谈判,可能是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缓解紧张局势。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资料图)
路透社6日援引一名伊朗官员的消息爆料,鉴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发出的威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下令伊朗武装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报道称,这名匿名伊朗官员还透露,伊朗已向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土耳其和巴林发出通知,称任何支持美军对伊朗发动攻击的行为,包括向美军开放领空或领土,都将被视为敌对行动。
第三大消息:
外交部记者会上,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国务院称,已批准向菲律宾出售F-16战机。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郭嘉昆表示,关于菲律宾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合作,中方已经多次阐明立场。菲律宾同其他国家开展的任何防务安全合作,都不应该针对第三方或者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能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加剧地区紧张。当前究竟是谁在拱火浇油,是谁在挑动军事对抗,是谁在把亚洲变成“火药桶”,相信地区国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美国这时候批准对菲律宾出售战斗机,就是他们忽悠盟友的惯用套路。之前美国政府解冻之前为菲律宾提供的数亿美元军事贷款,更像是一个“诱饵”。目的就是忽悠马科斯政府掏钱购买美国战斗机。不过,即便菲方按照美方的要求将军事预算成倍提高,想要购买美制战机也不够。因此,如果美国这批战机想要“强卖”,而菲方又不得不买,那么他们将不得不寻求从美国那里获得更多的军事贷款,完成这笔战斗机交易。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本身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虽快,但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国防预算有限,要维持一支现代化军队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菲律宾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强行购买昂贵的武器装备,只会让菲方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而这或许也是美方所迫切需要的。
在其背后,美国扮演了关键推手的角色,然而,无论美国如何扶持,菲律宾都难以摆脱外强中干的命运,因为其军事、经济和地缘条件均不足以支撑起独立挑战大国的野心。
来源:热点观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