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生“金”——贵州丹寨:“指尖经济”撬动振兴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0:46 2

摘要:清明时节的丹寨县马寨茶园,200名小学生手指翻飞间,嫩绿的茶芽簌簌落入竹篓。在这片海拔1100米的云上茶海,孩子们指尖跃动的不仅是春茶的生机,更是一个县域以“绿”生“金”的振兴密码。

清明时节的丹寨县马寨茶园,200名小学生手指翻飞间,嫩绿的茶芽簌簌落入竹篓。在这片海拔1100米的云上茶海,孩子们指尖跃动的不仅是春茶的生机,更是一个县域以“绿”生“金”的振兴密码。

硒锌土壤孕育“绿金”

4月3日,晨雾未散的丹寨县龙泉镇马寨茶园上,53岁的扬武村村民王芊指尖在茶梢轻捻,露珠顺着皱纹密布的手背滚入竹篓。在她身后,层层叠叠的茶垄沿着山势蜿蜒,嫩绿的新芽顶着薄雾舒展,远处山腰飘动的云带与采茶人的苗绣腰带交相辉映。这片海拔1100米的“云雾剧场”,每日上演着硒锌元素与高山茶树的秘密对话。

丹寨县龙泉镇马寨茶园

2010年的土壤普查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揭开了丹寨78%耕地富含硒锌元素的秘密。在这片国际富硒锌标准线上的土地,传统低效的玉米地开始上演“变形记”。

丹寨县龙泉镇马寨茶园一角

从“靠天吃饭”到“靠茶致富”,丹寨茶农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扬武镇红星村村民王明德回忆,“过去种玉米年收入不足3000元,改种白茶后每亩年收入翻了4倍”。在排调镇甲石村,1300亩茶园探索出“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村集体统一管理经营。今年,该村茶产量预计达2.6万斤,销售额预计突破400万元。村民杨秀英算起增收账:“采茶季每天能挣200元,一年光采茶就有1万多元收入。”

茶农在丹寨县龙泉镇马寨茶园采摘茶叶

从荒山到茶园,从低效种植到高效产业,硒锌土壤不仅改变了丹寨的农业面貌,更让3.8余万茶农捧起了“生态饭碗”。如今,丹寨硒锌茶的“绿金”效应持续显现。据统计,2024年丹寨县现有茶园面积达12.19万亩,覆盖6个乡镇0.96万户,目前,可采面积近11.1万亩,茶叶年产量达6507.6吨,产值达11.9亿元,标准化种植让“硒锌茶”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数字化重构茶产业链

从“看天吃饭”到精准管控。在龙泉镇马寨茶园,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并通过AI算法生成施肥建议。茶园负责人吴仁东介绍:“过去凭经验施肥,每亩成本600元,现在精准调控后降至450元,茶叶品质还提升了20%。”2023年,丹寨建成5G智慧茶园示范基地1个,覆盖面积0.25万亩,虫害预警准确率达95%,减少农药使用量30%。

丹寨云硒茶茶山

区块链溯源,打造“放心茶叶”。在马寨茶园,每一行茶拢都有专人认领的标识牌,茶园生产出的每盒“丹寨云硒茶”包装上都印有区块链溯源码。扫码可查看茶叶产地、采摘时间、加工流程甚至茶农信息。“透明的生产链让他们更信任中国茶。”吴仁东介绍, “一拢茶每年可采20斤茶叶是认领人的所有,但茶园是由我们来管护,茶叶由村民们来采摘,为周边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2024年,该技术推动丹寨茶叶单价从每公斤80元增至120元,订单量增长35%。

丹寨云硒茶茶山

大山里的“云上经济” 。“家人们看这片茶园,海拔1100米,茶叶上的露水都是甜的!”在抖音主播“茶妹小丹”的直播间,一场3小时的采茶直播吸引上万网友观看,预售春茶500斤,销售额达10万元。“我们通过线上线上双渠道发展,线上通过抖音直播等形式推广丹寨云硒茶。线下通过开展研学、举行茶旅活动打开丹寨云硒茶知名度。” 吴仁东说。2024年,丹寨培育本土直播团队13个,线上销售额占比从15%跃升至35%,带动500余名青年返乡就业。

茶旅融合催生“美丽经济”

4月3日,丹寨县马寨小学200余名师生走进万达马寨茶园开展研学活动,体验采茶、制茶全过程。这是当地依托“云上经济”推动茶旅融合的生动缩影。

丹寨县马寨小学师生走进万达马寨茶园开展研学活动

丹寨县围绕“云硒茶”品牌,以马寨茶园为核心,构建“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发展格局。通过升级5G智慧园区、完善基础设施,定期举办亲子游、非遗研学等茶文化活动,打造“产业基地+观光体验+休闲康养”模式。今年以来,超5000名省内外中小学生参与“行走的课堂”研学项目,7791亩茶地被游客认领。

在马寨茶园,游客可体验采茶、炒茶、茶艺表演全流程。3月初至今,园区接待游客4.3万人次,单日最高收入超50万元。配套的“云上茶居”民宿及270°全景太空舱客房备受青睐,旺季需提前一个星期预订。丹寨全县12家等级民宿共466张床位,每到旅游旺季便“一票难求”。

“云上茶居”民宿

当地非遗资源成为茶旅融合的重要支点。丹寨苗族古法制茶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兴仁镇烧茶村的手工炒茶体验吸引大量游客,手工茶售价达2000元/斤,是机器茶的5倍。2024年“云上丹寨·云硒茶杯”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带动旅游收入300万元。

茶产业的延伸开发同样亮眼。龙泉镇“茶香人家”餐厅推出茶香排骨、茶油拌饭等特色菜品,年营收超200万元。丹寨与贵州大学合作研发茶多酚面膜、茶皂苷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2024年茶产业总产值达11.9亿元。

游客自驾到丹寨县马寨茶园

如今的丹寨,通过“云上经济”串联起生态茶园、研学体验、非遗文化与科技深加工,形成集采摘、加工、观光、康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既激活了生态潜能,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记者手记

从“指尖采茶”到“云端卖茶”,从“茶山研学”到“茶居康养”,丹寨用科技赋能传统、以文化点绿成金,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振兴路。当12万亩茶园化作绿色银行,当每片茶叶都承载着生态密码,这座云贵高原上的小城正书写着“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原来只隔着一叶春茶的距离。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