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明已过,谷雨节气即将到来,昼夜温差高达10℃,仿佛在土壤里埋下了“隐患”。您可能不知道,同样的种子,早播三天和晚播三天,出苗率可能会相差整整一垄地呢!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选错了菜种、种错了地方,轻则出苗稀稀拉拉,重则可能整季颗粒无收。所以,跟着温度走,才是春
清明已过,谷雨节气即将到来,昼夜温差高达10℃,仿佛在土壤里埋下了“隐患”。您可能不知道,同样的种子,早播三天和晚播三天,出苗率可能会相差整整一垄地呢!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选错了菜种、种错了地方,轻则出苗稀稀拉拉,重则可能整季颗粒无收。所以,跟着温度走,才是春季种植避免失误的关键所在。
耐寒型叶菜迎来了最后一波播种潮。菠菜、油麦菜和小白菜现在抓紧时间下地播种吧。这些作物在5℃的温度下就能发芽,播种后只需覆盖一层薄土,大约7天就能看到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
茄果类蔬菜也进入了移栽的窗口期。在挑选番茄、辣椒苗时,一定要选择叶片厚实的壮苗。移栽时,注意不要打散土坨,浇透定根水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豆角和四季豆现在正是育苗的好时机。在室内,可以用32℃的温水浸泡种子8小时,这样出芽速度能加快一倍。
至于黄瓜、南瓜等瓜类蔬菜,可要沉住气,耐心等待地温升到15℃以上再播种。记得“浅种瓜、深种豆”,瓜类种子的埋深不要超过2厘米。
在昼夜温差超过12℃的干燥地带,种植瓜豆类蔬菜简直就是浪费钱财。在这些地区,建议先用温度计插入土壤10厘米深处,连续测量3天。如果中午温度达到25℃,而清晨只有8℃,那么最好改种土豆、豌豆这类耐温差的“温差王”。
高湿多雨的区域,现在不适合种植茄科作物。雨水浸泡过的苗床,番茄苗栽下去三天就可能烂根。对于这类地块,建议抓紧起25厘米高的垄,先种植苋菜、空心菜这类“亲水菜”。
高纬度的地方比较冷凉,千万别被回暖的假象欺骗了。虽然白天温度有20℃,感觉挺暖和,但夜里地温可能还在5℃左右徘徊。在这种情况下,就老老实实种植大葱、韭菜是比较稳妥的选择,等到五月份的时候再让瓜豆开始生长。
如果发现菜苗叶子打蔫,不要急于浇水。先扒开土壤看看根部。如果根头发黄,应立即停止浇水,松土透气,并撒上一把草木灰,这样能救回大约六成的菜苗。
出苗不齐时,不要凑合着不管。在补种之前,先用55℃的热水烫种15分钟,这可以有效解决种子“赖床”的问题。
地膜并不是万能的保险。晴天中午,膜下的温度可能会飙升到40℃,所以要及时划口放风。双膜覆盖是比较稳妥的方法,底层铺黑膜可以抑制杂草生长,上面支个小拱棚,早晚两头通风,效果刚刚好。
种菜说到底是一门“看天吃饭”的手艺活。每天早晚两次测量地温,连续五天达标后再动手种植。临近谷雨时,更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降温前三天给菜苗搭建一个“防风被”,哪怕用旧床单也比硬扛强。记住:种菜的关键在于“三分种,七分等”。您家园子准备好和温度赛跑了吗?
来源:东北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