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6月5日,Nintendo Switch 2 即将发售,任天堂将迎来新的时代。而对于2017年发售,已经陪伴了玩家8年的游戏机而言,该款主机在市场上的超绝表现,以及各种精彩纷呈的游戏,已足以让它成为主机游戏界的又一个经典。尽管该主机还有《宝可梦传说:Z-A
今年6月5日,Nintendo Switch 2 即将发售,任天堂将迎来新的时代。而对于2017年发售,已经陪伴了玩家8年的游戏机而言,该款主机在市场上的超绝表现,以及各种精彩纷呈的游戏,已足以让它成为主机游戏界的又一个经典。尽管该主机还有《宝可梦传说:Z-A》和《节奏天国:奇迹之星》等焦点游戏还蓄势待发,但它近乎必然在两年内退出历史舞台,变成玩家们回忆的一部分。
本期“游戏回忆录”就列出10款个人向的 Switch 十佳游戏,当然,既然是个人向,肯定和大家的看法有所出入,仅供图一乐而已。你最喜欢的 Switch 游戏是哪一款呢?
作为Switch上最适合多人同乐的游戏之一,《超级马力欧派对》在2018年发售,是的,就是那个任天堂被国内玩家认为用《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特别版》划水一年的神奇年份。
所幸的是,《超级马力欧派对》的登场让人记得,这一年还是有不少第一方家做的。游戏以80多种迷你游戏构建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派对宇宙。从节奏音游到体感竞速,从大富翁式的地图争夺到Joy-Con手柄的创意运用,它让聚会变成一场无需门槛的狂欢。虽然部分小游戏重复度较高,但诸如“挥杆钓鱼”“手忙脚乱切水果”“煎牛排”等经典项目至今仍是友邻聚会的保留节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游戏支持多台Switch拼接屏幕,将掌机特性与社交互动结合得淋漓尽致。尽管如《马力欧派对:超级巨星》《超级马力欧派对:空前盛会》等后续作品拥有更多的内容和玩法,但初代靠突破千万的销量证明,它才是Switch《马派》游戏的标杆。
《风花雪月》用一场学院纷争重构了战棋游戏的叙事维度。三条故事线交织着权谋、信仰与人性挣扎,艾黛尔贾特、帝弥托利等角色的复杂性远超传统英雄模板。游戏以校园为题材,让玩家扮演老师和学生交流,每一个角色个性鲜明,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前期的校园篇情节以轻松日常为基调,后期则完全转到三国纷争的权谋战场,氛围也逐渐阴暗,真正的元凶逐渐水落石出。不过,唯有把“黑鹫”“青狮子”和“金鹿”三条故事线都通关才能窥见事件的全貌。
尽管钓鱼、送礼等“刷子”系统略显冗杂,但战场上的策略深度依旧令人着迷——职业转职、技能搭配、地形利用,每一步都考验玩家的全局观,印证了其平衡革新与传统的能力。尽管游戏后期剧情仓促,各个故事线的情节发展无法揭露全貌,但它仍是SRPG爱好者不可错过的史诗。
卡比的首次3D化堪称惊艳。游戏将经典的“吞噬变身”与箱庭探索结合,在废墟都市、热带海滩等场景中埋藏了无数精巧谜题,在给予了玩家在箱庭环境中的自由探索的同时,保留卡比系列的核心玩法,虽然游戏难度可以让没有游戏基础和小朋友轻松驾驭,但想要全收集还是要动一动脑筋的。
而本作新增的“塞满嘴变形”系统实用性一般,更多是视觉幽默(比如化身汽车横冲直撞),但关卡设计却暗藏玄机——隐藏通道、时空谜题、HAL房间彩蛋,全收集需要玩家反复推敲。制作组用明亮的色彩与柔和的难度曲线,将末世背景包裹成一场童趣冒险,既保留了系列的低门槛,又为硬核玩家提供了足够的探索深度。
这款以“占地面积”决定胜负的射击游戏,彻底颠覆了传统FPS的胜负逻辑。新手可以专注涂地,高手则钻研武器特性与走位,多元玩法让每场对战充满变数。单机模式虽初期平淡,但“章鱼扩展包”DLC以高难度平台跳跃和叙事碎片补足了深度。而“打工模式”的协作玩法与祭典活动的限时狂欢,更是将社区凝聚力推向高峰。
尽管《斯普拉遁3》继承了核心机制,还添加了中文,但2代凭借更纯粹的氛围与平衡性,仍是许多玩家心中的白月光。
作为“银河恶魔城”类型的奠基者,《密特罗德》的回归堪称教科书级。游戏以精密的地图设计串联能力解锁与路线探索,E.M.M.I机器人的追逐战则注入窒息般的紧张感。
尽管逃脱环节略显模式化,并没有起到为游戏画龙点睛的效果,但自由度的拿捏恰到好处——玩家既不会迷失方向,又能在迂回中发现隐藏通道。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在NS机能限制下仍实现了60帧流畅战斗,展现了制作组对动作手感的高度掌控。随着能力不断提升,萨姆斯到后期可直接开“无双模式”在任意场景近乎自由地传说,玩家的成就感也被激发到了高潮。
这是一款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游戏,《王国之泪》用“究极手”“余料建造”等机制,将开放世界的交互自由推向新高度。玩家可以拼接木筏穿越急流,或用火箭助推武器突袭敌人,甚至化身高达工程师挑战物理引擎的边界,实现一系列的“逃课”玩法。
剧情上,塞尔达的牺牲与林克的沉默守护交织成一段史诗,化龙守护大师剑万年的情节令人动容,让塞尔达在如今愈加强调女性力量的现代社会成为了游戏界的标杆形象(反观友商的某些女性主角......)佐纳乌文明的科技谜题则与玩法深度融合。
本作唯一让个人感觉意犹未尽的地方,可能就是海拉鲁大地图的复用,让个人的探索欲有所下降,但空岛与地底的立体探索仍充满惊喜。
重新定义开放世界的里程碑之作。从雪山滑翔到火山防火,从磁铁解谜到时停蓄力,每一个机制都与环境无缝融合。游戏摒弃任务清单,转而用“引力法则”(如高塔、炊烟)引导玩家自主探索。游戏地图看起来空旷无人,但随便一走都有可能发现惊喜,可能是一个“呀哈哈”,可能是一个隐藏的洞窟,也可能在无意间启动一个神庙。任天堂用一个近乎无人的世界创造出了堪比大都市的容量,值得称道。
2018年2月,本作中文版问世,其汉化水准同样值得称道,文言文台词更显文化厚重感。尽管已发售八年,但玩家仍能在海拉鲁发现新细节,创造各种神奇的玩法,就连卡BUG本身也成为了其中无尽乐趣的一部分。
在疫情阴霾中,《集合啦动森》用虚拟的无人岛疗愈了现实世界的孤独。在游戏发售第一天,就有外国玩家在其中和亲友们一起完成了“赛博婚礼”,各种家具的“互模”也在国内互联网掀起热议话题。
钓鱼、捉虫、布置房间……这些简单的日常因真实时间同步而充满仪式感。小动物邻居的AI设计尤其精妙——它们会记得玩家的生日,会因久未登录而写信问候,甚至会在雨天撑起同款雨伞。游戏拒绝功利性目标,鼓励玩家按自己的节奏生活,甚至鼓励玩家按时关掉游戏及,在真正的世界美美地睡上一觉。这种“反内卷”哲学恰是它风靡全球的密钥。
樱井政博用这款游戏为任天堂的历史,乃至游戏界地历史立传(你们猜谁缺席了)。从马力欧到Snake,从克劳德到Joker,79名斗士跨越主机与时代的壁垒同台竞技。游戏博物馆般的收藏内容(如音乐、命魂)更是一部互动编年史。战斗系统则完美平衡深度与亲和力——新手可用乱按流享受乐趣,高手则钻研帧数判定与连招组合。作为Switch销量第三的游戏,它证明了“跨界狂欢”的永恒魅力。
虽然在很多玩家眼里,《大乱斗特别版》只是一个互殴乱斗游戏而已,甚至其山寨版因为被4399等小游戏网站传播,让不少人对该游戏戴着有色眼镜。但本人因为年少时有着一段在家用机玩到《街头霸王2》地幸福经历,当看到《街霸》的角色也在其中活跃,让本作也承载了我儿时的不少回忆。各个斗士的设计细节堪称显微镜级,会让玩家坚定地认为就是本人,尽管玩法简单,但无处不显示着用心。
如果说《旷野之息》重新定义了开放世界,《奥德赛》则让箱庭设计登峰造极。从都市国到料理国,每个关卡都是一座充满秘密的立体迷宫。附身机制将场景元素转化为解谜工具——变成导弹冲破障碍,化作青蛙跃上高墙,变成霸王龙击破障碍......甚至当玩家以为自己掉进了陷阱,也能意外地到达一个新世界。
它是任天堂创意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无数玩家心中“纯粹快乐”的代名词。尽管相较于《旷野之息》,《奥德赛》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开放世界硬核游戏,但其中尽显任天堂的“藏B”风范和纯粹的幸福营造,让本作的二周目月亮升级也充满乐趣,几乎每一个月亮的收集都进行了专门的引导设计,充满“发现机关-破除机关”的乐趣和沉浸感之中。从纽顿市致敬《咚奇刚》初代的传统庆典,到操纵库霸王完成终极浪漫的月球逃亡,再到二周目新增的“月更暗”挑战与凯皮的深情告别,让这场冒险在欢笑与泪水中落幕,完美诠释了“意犹未尽”这个成语。
Switch时代即将落幕,但这些游戏所承载的记忆却永不褪色。它们或颠覆类型,或抚慰心灵,或重构叙事,共同编织成一幅属于玩家的黄金年代图景。或许未来的硬件能带来更震撼的视听,但此刻的感动与惊喜,终将成为游戏史上不可复刻的坐标。谨以此文,告别这台陪伴我们笑泪交织的红色主机,也致敬每一个在像素与代码中寻找星辰的夜晚。
来源:小白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