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前些天,我在线上问诊的时候,碰到一位特别着急的妈妈:廉主任啊,我家这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总说耳边有人骂他,眼前闪过黑影,反应时而暴躁时而发呆,还常对着墙角自言自语。
记得前些天,我在线上问诊的时候,碰到一位特别着急的妈妈:廉主任啊,我家这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总说耳边有人骂他,眼前闪过黑影,反应时而暴躁时而发呆,还常对着墙角自言自语。
从咱中医的角度看,这类精神分裂属于“痰迷心窍”的范畴,不算啥妖魔鬼怪,也别急着扣“精神病”的帽子。
很多时候咱当家长的,在平时调对适合体质的化痰食疗。一方面能让心神归位,睡个踏实觉,把乱窜的痰火往下压;一方面还能疏通脑窍,让那些虚虚实实的幻听幻觉烟消云散。
这是什么道理呢?我在临床上发现,这些神志错乱的症状,多半是痰火胶结、上蒙清窍闹的。肝气郁结化火,把体内的津液熬成黏痰,这痰要是裹着火往心脑里钻,人的神志就像蒙了层油膜——听见虚声、看见虚影、脑子里演大戏。
如何解决呢?药食同源里有两员化痰猛将——冬瓜皮和石菖蒲,一个利湿化痰截断病根,一个开窍醒脑直捣病所。
今天教大家一个食疗方——涤痰安神饮,有化痰降火,开窍镇惊,安魂定魄的功效!
准备:带皮冬瓜、石菖蒲、生牡蛎(中药房可购)、远志
做法: 生牡蛎砸碎先煎40分钟,再加其他材料煮20分钟,滤渣取汁分两次温服即可。
这方子里,冬瓜皮像把扫帚,顺着三焦把痰湿往外赶;石菖蒲负责穿透痰浊照亮心窍;生牡蛎镇住浮越的虚火;远志专通脑络,把黏在神经上的痰涎一点点剥离。四味合力,既能消除幻听幻视,又断了痰火再生的根,比单纯镇静安神更治本!
但如果孩子的情况严重了,食疗方就不够用了,再说个真实的案例。
14岁的小王,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易惊,自诉耳边时有“人声辱骂”,眼前常现“黑影晃动”,情绪暴躁易怒,时有自言自语、对空谩骂,饮食骤减,形体消瘦。
近1周症状加重,彻夜难眠,目光呆滞,时有抽搐样动作,家属恐生变故,遂来诊。
刻诊: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形体偏瘦,目光呆滞,问之少答,时有喃喃自语,四肢偶有抽搐。家属代诉:患儿平素学业压力大,常感胸闷胁胀,喜叹气。
辨证:痰火扰心,蒙蔽清窍
方用涤痰安神饮加味:带皮冬瓜,石菖蒲,生牡蛎(先煎),远志,胆南星,黄芩,竹茹,甘草
7天后二诊,家属代诉幻听、幻视次数减少,夜间能寐3-4小时,情绪稍平,抽搐样动作消失。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守方去胆南星,加茯苓以健脾渗湿,继续服用一段时间。
三诊,幻听、幻视基本消失,睡眠恢复正常,纳食增加,面色转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改用归脾汤合温胆汤加减,调理半月巩固疗效。
3个月后随访,孩子精神如常,学业恢复,未再复发。
这孩子因学业压力致肝郁化火,炼津为痰,痰火上扰心神,蒙蔽清窍,发为神志错乱。治以涤痰安神饮为主方,兼顾化痰、降火、开窍、镇惊四法。
方中冬瓜皮、石菖蒲为化痰开窍之“黄金搭档”,生牡蛎、远志直入心脑,胆南星、黄芩、竹茹清热化痰,诸药合用,标本兼治。
二诊时舌苔转薄,减苦寒之胆南星,加茯苓健脾以杜生痰之源。三诊时痰火渐清,改用归脾汤合温胆汤调理脾胃,固本培元。
我治疗精神分裂症,遇到轻症时,会选择单用食疗方调理额缓解;倘若遇到重症,则需配合汤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来源:白小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