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星尘智能创始人来杰:让AI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07:00 2

摘要:“我们认为,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源头是AI的进步,所以创业第一天就明确目标:要做‘为AI而设计的机器人’。”近日,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41层的实验室内,星尘智能联合创始人方科向记者展示了星尘智能的第一代AI机器人Astribot S1。这个拥有业内首个面向AI的软硬

“我们认为,智能机器人发展的源头是AI的进步,所以创业第一天就明确目标:要做‘为AI而设计的机器人’。”近日,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41层的实验室内,星尘智能联合创始人方科向记者展示了星尘智能的第一代AI机器人Astribot S1。这个拥有业内首个面向AI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架构、融合了全球首创刚柔耦合传动系统的AI机器人,正在工作人员的VR遥控下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擦桌子、扫垃圾,以及摆碟整理等精细化动作。这款AI机器人不仅有智慧的“大脑”,还有灵活的“身体”。

“机器人与AI融合是50年一遇的机会”

2022年,之于星尘智能创始人来杰,迎来了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和同事戴媛决定从腾讯机器人实验室出来自己创业。

早在2014年,来杰就开始涉足研究AI和机器人领域,先后任职百度、腾讯等科技“大厂”。在此期间,他不仅参与过百度小度机器人和腾讯Robtics X的技术研发,还在默默研究PC行业的发展历程。来杰发现,正如PC行业的崛起是硬件和软件深度结合的结果,机器人与AI融合也将迎来一场科技革命,是“50年一遇”的机会,这一认知成为来杰创业的原动力。

2022年12月5日,星尘智能正式成立。此后,来杰和团队以“Design for AI”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出更加贴近人类形态、具备精细力控能力以及高效触觉反馈系统的机器人。

“AI机器人发展的源头是AI的进步,但其发展的关键性质变则是AI与机器人的深度结合。”来杰说,星尘的愿景是打造出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新一代”AI机器人。

连续数月无休,啃下“绳驱技术”硬骨头

2024年8月,星尘智能推出了第一代AI机器人Astribot S1,它实现了将“AI智能”与“最强操作”的深度耦合,在具身智能数据获取上取得关键突破,让机器人能像人一样学习、思考和劳动,与人流畅智能交互,使用人的工具和设备、帮人完成枯燥、困难或危险的任务,奠定了独特技术优势。

“技术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方科说,在S1推出之前,对于在硬件传动方面如何能做出一个能与人安全交互,还能像人一样自如完成各种任务的机器人,团队探索了多种方案,最终坚定选择了“绳驱技术”这一国内几乎没有市场先例的路线。

“绳驱技术是在机器人关键部位采用了创新的绳驱传动设计,高度模仿人类肌肉和施力方式,使机器人的表现更快速、更柔顺、也更安全。”方科说,“这项技术在全球是首创,从底层材料到整体设计,从算法研发到供应链整合,都是我们自己研究。”

在此期间,研发团队连续数月每天加班到后半夜,晚上做好、白天调试;调试失败,晚上再做、再优化……就这样,研发团队每天轮轴转,高强度投入,最终啃下“绳驱”这一“硬骨头”。虽然过程艰难,但这一成果却奠定了星尘具身智能的技术基础与核心优势。

“100米长跑我们只跑了5米”

最终,星尘打造出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结合、通过不断提升智能化和多任务泛化能力,逐步实现通用智能的AI机器人助理;公司规模也从最初的6人扩大到100多人,还在不断增长,其中超过80%是技术人员。

“目前市场供不应求,大家对AI机器人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我们新一代的S1今年将实现数百台的量产。”方科说,“机器人未来有很大机会,在巨大的赛道上,好比是100米长跑我们只跑了5米,机器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公司会持续完善产品和技术,在硬件部分,将重点攻坚“更优秀的手”和“更灵敏的触觉”;在AI方面,将继续优化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最终构建出能收集数据、理解数据,同时将交互结果成功反馈的世界模型。

星尘智能的名字源自拉丁古谚语,意为“穿越苦旅,以达星尘”。来杰表示,AI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还需5年到10年的努力,希望能与行业伙伴共创,一起努力让AI机器人从梦想变为现实。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