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美国宣布对越南加征46%的关税,4月5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应对美国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对等关税方案会议上指出,越方愿与美方谈判,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降至零,建议美方采取对等措施。
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征了所谓的“对等关税”,有些国家立马就跪了!比如,越南。
4月2日,美国宣布对越南加征46%的关税,4月5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应对美国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对等关税方案会议上指出,越方愿与美方谈判,将美国进口商品关税降至零,建议美方采取对等措施。
然后,越南就被美国狠狠地羞辱了一番!
4月7日,白宫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的一档节目中表示:越南找我们说,他们愿意实施0关税,但这对我们来说毫无意义,因为非关税欺诈才是最重要的。越南作为转运枢纽来逃避美国关税、向美国倾销、提供出口补贴、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重点是,任何来找我们沟通的人,谈谈如何降低非关税壁垒吧!
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美国想要的从来都不是其它国家降低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关税,而是更多,包括知识产权、出口补贴等!
你以为降低美国商品的关税,美国就会取消加征的关税了?不会的,美国的要求会多出你的想象——这就是纳瓦罗口中所说的“非关税壁垒”。
那么,什么叫做“非关税壁垒”?
简单的说就是:不用关税的方式,用其它方式阻止你的商品进入。比如,美国禁止中国大疆无人机进入美国并不是用对大疆无人机征收高额关税的方式实现的,而是用大疆无人机“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借口阻止的。
大家都知道,欧盟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并不高,仅有2.7%,但是美国却对欧盟加征了20%的关税,为什么?
因为欧盟对美国商品也设置了“非关税壁垒”——增值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称,如果欧盟希望与美国达成降低关税的协议,就必须削减其非关税壁垒,包括由增值税制度所带来的壁垒。
其实,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关税仅仅只是阻止别国商品进入的一个办法,还有更多其它的“壁垒”。比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外国大排量汽车在中国的价格是非常高的。比如,欧洲的很多豪车在中国的价格是远远高于欧洲的。同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远比中国贵。
比如,一辆欧洲豪华轿车出口到中国海关的价格是60万,这叫做“到岸价”,含运费、保险费。然后,中国需要对这辆车征收25%的关税,也就是60万×25% =15万元 ;再然后,还需征收12%的消费税,(60万+15万)/(1-12%) ×12% ≈ 10.23万元;除了关税和消费税外,还需要征收13%的增值税,(60万+15万+10.23万) ×13% ≈ 11.06万元。
一辆60万的欧洲车到中国后,还必须缴纳15+10.23+11.06 ≈ 36.29万元的各种税,这些税占到岸价60.5%。
经销商拿到这辆车的成本就是60万+36.29万=96.29万,然后经销商还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仓储、物流等)和获得一定的利润,这样一来,这辆车的售价就超过100万了。
欧盟对美国商品征收了多少增值税?
欧盟对美国商品征收了19%-27%的增值税,主要是成员国标准税率不同,如德国19%、法国20%、匈牙利27%。
如果欧盟在美国的逼迫下投降了,那么降低的可不仅仅是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关税,还有增值税等。
一旦欧盟被迫取消对美国的增值税会发生什么?
原本欧洲就缺少石油,一旦美国大排量汽车进入欧洲,那么就会影响欧洲的能源转型战略。
所以,美国对欧盟加征高额关税的目标之一就是逼迫欧盟降低甚至取消增值税,而不仅仅是关税。事实上,欧盟对美国的关税并不高。
与欧盟、中国等经济体或国家不同, 美国进口税制以关税为主,无全国性增值税。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美国在与世界贸易的过程中是“吃亏”的。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国际贸易不仅仅只有货物贸易,还有服务贸易。美国在货物贸易上是吃点亏的,但是其他国家在服务贸易上则给美国很多的让步。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标准,国际贸易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是货物贸易(商品贸易);
货物贸易很好理解,就是提供石油、煤炭、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农产品等货物。
二是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也很好理解,不提供货物,但是提供服务。你给小姐钱,但是小姐并没有给你商品,而是提供了服务。美国的服务业是非常强大的,尤其在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方面。
欧盟在商品贸易上与美国是顺差(出口大于进口),但是在服务贸易上则是逆差(进口大于出口)。2023年,美国与欧盟在服务业方面的贸易顺差为1090亿欧元,而商品贸易逆差为1570亿欧元。
比如,中国向美国出口了很多商品,但是美国也给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服务,而且金额巨大。2024年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对美国的逆差为2268.70亿美元,这一逆差主要是由于美国在服务贸易中的优势领域,如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等。
2024年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为3610.32亿美元,但是对美国的服务逆差则达到2268.70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把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合到一起,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仅有1342亿美元。
仅仅从金额上来看,好像中国还是赚便宜的。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一点,服务贸易的利润是比较高的——你打一天螺丝才赚200块钱,但是小姐只要10分钟就赚走了你辛苦一天的钱。
在国际贸易中,美国其实并没有特朗普所说的“世界都在赚美国的便宜”——美国在货物贸易中确实吃亏了,但是在服务贸易上却是大赚特赚的。
我相信,看到这,大家就会知道中国反击美国的最强手段是什么了?
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们没有必要在美国的优势领域和它打,我们要打它的弱势领域。
我们应该和欧盟一样,除了对美国商品加征“对等关税”外,还要对美国的服务贸易发动打击,包括对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限制。
我们简单的举几个措施,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理解,不一定对,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
第一,对投资美国股市、债市的企业(包括实体公司、基金公司等)和个人征收50%的税率(央国企豁免);
现在的中国有很多人在购买美国的债券和股票,那不但有效地支撑了美国金融帝国的地位,还为美国贡献了大量的交易费。只要我们对那些投资者征收高税,就能打击美国股市和债市,在少给美国缴纳大量的交易费的同时,把钱留在国内,有效支撑国内资本市场。
第二,对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征收100万美元的留学税(酌情豁免);
中国的很多去美国留学的学生都是镀金的,尤其是那些高中毕业就去美国留学或野鸡大学毕业的去美国留学的,那些人大多都是富豪家的孩子,本来就不缺钱,就让他们多出点钱支持国家。
当然了,有些学生去美国留学是为了学习科技,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将来也能报效国家,对这类留学生,我们当然要豁免了——出国留学前需要签订一份协议方可获得豁免。
第三,设置出国旅游税;
我始终认为,出国旅游给国家交税是非常合理的。
你在国外旅游出事了就会找大使馆,有时还需要国家动用外交关系,甚至包机接他们回来,难道就不要花钱?在国外设立大使馆处理那些事都需要花钱的,而那些钱是我们所有老百姓纳税的,凭什么他们出国旅游遇到事情需要我们一起承担费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去美国旅游的人征收“出国税”。
比如,从2019年开始日本就实施“国际观光旅客税”(俗称“出国税”),对所有出境人员(含日本公民)统一征收1000日元(约62.57元人民币)。
第四,对苹果手机的“苹果税”进行治理;
大家都知道,苹果公司之所以利润那么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苹果对用户征收了高额的苹果税——当开发者在App Store上发布并销售他们的应用程序时,苹果会从通过这些应用程序产生的任何收入中抽取30%的佣金。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的“苹果税率”在全球范围内最高,对标准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收取30%和15%的佣金(据权威数据,2023年中国市场的苹果税收入已突破400亿元大关)。但是,在美国,苹果公司的“苹果税”比例分别为27%和12%,在欧盟是17%和10%,在韩国则是26%和11%。
苹果公司对中国征收的苹果税是最高的,对欧盟则是最低的,但是欧盟却对苹果下手了,我们却没有,这很不公平。
当然了,除了对苹果公司的“苹果税”做文章,美国其它的高科技企业的服务也要一并纳入征税范围。
……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没有了美国的服务,我们有替代吗?
其实,中国和欧洲在很多方面都是互补的。比如,欧盟的金融服务也很不错,我们不要美国的金融服务,可以转让给欧盟服务。同理,我们的网络服务很厉害(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欧盟对美国的网络服务制裁后,我们也可以跟进……只要中欧联合起来,完全可以不要美国的很多服务。
当然了,以上内容肯定有人说我有点极端了,但是美国不极端吗?对于不讲道理的人,你和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你只有比他更不讲道理才能震慑他。
个人能力有限,目前我能想到的只有这些,大家可以留言补充——今天留言彻底放开,任何人留言都可以自动精选。
最后,用毛主席说过的一段话收尾:“时间要打多久,我讲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是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来源:战斗的喀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