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在临终前紧攥林徽因照片,对林洙说出了最剜心六个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23:11 3

摘要:北京协和医院,71岁的梁思成慢慢地闭上了双眼,那略带瘦弱的手指依旧牢牢地、紧紧地攥住了林徽因那已经泛黄的照片。

文|一只筷子

编辑|小茴香

北京协和医院,71岁的梁思成慢慢地闭上了双眼,那略带瘦弱的手指依旧牢牢地、紧紧地攥住了林徽因那已经泛黄的照片。

身旁的第二任妻子林洙,忍住泪水,握住他的手,却听见这位中国建筑史学的泰斗,挤出生命最后的六个字:“你终究不是她。”

这句话像一把利剑,将一段替代式婚姻十年所积累的心结给剜开了。

1972年的那个冬日,协和医院病房里飘着消毒水的气味。

梁思成生命的最后时刻,竟然做出了一个特别的决定——与初恋林徽因的影像相伴。

林徽因

这位曾与林徽因一同携手去测绘中国古建筑的大师,在失去她十七年之后,依然未曾走出思念的围城。

林徽因在1955年,因为生病,离开了人世,这也带走了梁思成生命当中最为耀眼的光芒,着实让人感慨万千。

七年后,61岁的他娶了比自己小27岁的林洙,引发清华园一片哗然。

北京大栅栏的老茶馆里,曾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忆说:“梁先生第一次带着林徽因前去测绘佛光寺,那是在1932年;她身着旗袍,手中拿着卷尺,笑容比佛像还要慈祥呢。”

那时的梁思成与林徽因,是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无人不知的黄金搭档。

从燕京大学到清华营建系,他们始终并肩前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细致入微且严谨专注地对众多古迹进行了测绘工作。靠着一张张图纸,将中华文明璀璨的瑰宝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梁思成曾于日记里写下:“徽因的眼眸,能够洞察,斗拱的奥秘;她的双手,能感触到唐宋建筑的精髓。”

梁思成与林徽因于1928年在伦敦邂逅,他俩皆为留学生,兴趣爱好颇为相似,而且在那时二人皆怀揣着对建筑学的热忱,这种共有的理想使他们的关系更为紧密,仿佛冥冥之中已然注定一般。

1931年,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之后在长达二十余年的时光里,他们一起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而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梁思成绘图,林徽因撰文,夫妻二人这种在学术上的默契,令同行都心生羡慕。

他们曾经冒着战火去测绘山西应县的木塔,在那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将宝贵的资料妥善保存下来。

林徽因不仅是建筑师,而且还是才女诗人,徐志摩、金岳霖等文化名人,都曾为她倾倒。

梁思成引以为豪的不仅是妻子的才华,更是她对传统文化近乎苛刻的审美标准。

1955年4月,林徽因带着对中国建筑的无限眷恋离世。

出殡那天,梁思成抱着她的骨灰盒,久久地不愿松开。

清华老教授王琳回忆:“那段日子,梁先生就好像行尸走肉一般,上课的时候,也总是心不在焉,而且有学生问问题,他居然恍惚着回答的是徽因刚才说什么。”

时间来到1962年,林洙走进了梁思成的生活。

这位来自东北的姑娘,比梁思成小二十七岁,曾经担任过他的助手;而后便成为了照料他生活的伴侣。

林洙

婚礼当天,清华食堂里议论纷纷。老师傅李大爷说:"新娘子都能当梁先生闺女了!

林洙性格,爽朗热情大方,刚开始确实给梁思成带来了些许慰藉,她会骑着自行车,去购买新鲜的蔬菜,与此同时还学着整理梁思成那有些凌乱的书稿。

可岁月无情地揭开了代沟的伤口。

当林洙喜欢听革命歌曲时,梁思成却沉浸在京剧昆曲的世界里;林洙做的东北菜总是太油太咸,梁思成却怀念林徽因精致的淮扬小炒。

保姆王婶透露:“老先生时常对着那糊了的糖醋排骨,呆呆地站着,还会小声地嘟囔‘徽因做菜连摆盘都要雕花’。”

而且两代人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慢慢地成为了婚姻裂缝的那个关键的导火索。

1965年寒冬,林洙无意中触碰了梁思成心中的禁区。

她想把林徽因的设计手稿,整理后捐给档案馆保存,梁思成发现后竟发了疯似的抢回那些图纸,颤抖着大吼:"这些都是徽因的心血!"林洙泪流满面,默默走出书房

那天起梁思成把林徽因所有的物品都锁进了保险箱,并将钥匙挂在胸前,在梁思成的书房里,一直摆放着林徽因的照片。

每逢4月1日,他通常会自己前往八宝山墓园,接下来在那儿,静静地待上一整天。

林洙曾尝试着,把相框收了起来,结果梁思成竟然有三天都没有跟她说话。

更让林洙心痛的是,1970年的一次批斗会上,当那些红卫兵追问梁思成为何在林徽因去世选择再婚,他竟不假思索地说道:“我需要有人来照料生活。”

锥心的真相赤裸裸展示在众人面前——林洙只是生活的陪伴者,而非心灵的伴侣。

1971年秋天,梁思成做了膀胱手术后身体每况愈下。

林洙拿着参汤进到了房间,接着她就看到他紧紧抱着林徽因的测绘手稿,一个人在那哭。她慢慢走到他身边,稍作停留后,把参汤放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

梁思成情绪前所未有地激动:"别碰这些!"茶碗摔在地上,褐色药汁四处流淌

邻居们常常看见,林洙红着眼睛圈子,在公共用水房,默默地洗着衣服。

她曾对邻居李阿姨倾诉:他说梦话都在喊徽因的名字,我算什么?

梁思成离世后的第七天,林洙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本被锁着的日记。

1963年5月的某页写着:"今日洙问我是否后悔,我答得违心。若徽因泉下有知…"后面的字迹被泪水浸湿模糊

2004年接受采访时,已77岁的林洙坦言:后来我懂了,他娶的不是林洙,是能让他继续活在对徽因怀念里的影子。

北京故宫角楼下,现在依然能够瞧见梁思成同林徽因所绘制的测量图。

线条流畅注释详尽每一笔都透着对中国建筑的挚爱。

梁思成曾对学生说:“古建筑它就像是人的记忆一样,失去了那便再也找不回来了。”

或许在他心里,林徽因就是那座无法复制的唐宋遗构,任何修补都只是徒劳。

人生如同建筑,有些坍塌的飞檐无法复原,有些逝去的感情无从替代。

梁思成与林洙的婚姻,是一场注定悲伤的修复工程,就像应县木塔那些失落的构件一样,再巧妙的技艺,也难以遮掩岁月侵蚀的痕迹。

爱情或许可以重建,但心灵的殿堂一旦倾颓,便再也找不回最初的壮美。

来源:鸿毛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