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而行 向“新”出发」赵家圈镇苏家村:“土里刨金”小药材种出致富良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00:03 2

摘要:春耕时节,再次走进赵家圈镇苏家村,田野里翻涌着不一样的生机,药香伴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弯腰在地头育种,崭新的压地机在田间隆隆作响。这个曾经普通的村庄,如今正通过中药材种植蹚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春耕时节,再次走进赵家圈镇苏家村,田野里翻涌着不一样的生机,药香伴着新翻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村民们正弯腰在地头育种,崭新的压地机在田间隆隆作响。这个曾经普通的村庄,如今正通过中药材种植蹚出一条特色致富路。“这可是我们的新宝贝!”村党支部书记李学峰拍着刚启用的压地机介绍。在他身后,平整的土地如褐色绸缎般延伸,几位种植户正围着机器讨论使用技巧。不远处,村民手法娴熟地将丹参截成五六厘米的小段,浸入杀菌药剂中。“这些都是去年自产的丹参,自己育种能省下三成成本。”李学峰算着经济账,脸上漾起笑容。数字见证着村庄的蜕变:丹参种植从去年试水3亩到今年扩种至30余亩,还新增了小甜叶菊等特色品种。这种兼具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的植物,正在试验田里孕育新的希望。种植大户金明欣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种普通作物亩收六七百元,现在种药材能翻四五番,明年我打算再扩种50亩!”推开中药材展厅的木门,柴胡、黄芪等多种药材标本整齐陈列,“建设药香民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标语下,电子屏循环播放着药材加工流程。这里不仅是成果展示窗口,更成了周边乡镇的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近年来,赵家圈镇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长效联农带农机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致力于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苏家村的中药材特色产业正是将区域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的成功典范。“我们正探索‘试验田+展厅+合作社’的立体发展模式。”李学峰指着墙上的规划图介绍。村里组建了专业技术团队,从育种到销售提供全链条服务五年来,由镇主要领导牵头、包片领导主抓,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联合组建的工作专班潜心研究中药材的种植方法,经过持续实践和观察,中药材已逐渐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如今,苏家村已经成了附近知名的中药材种植村,与临近地区一些大型药厂、企业、终端客户达成长期合作,同时也解决了附近村子上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今年该村种植紫苏、防风、丹参、知母等十多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4.5亩,今年预计产值80万元以上。夕阳西下,压地机的轰鸣渐渐停歇,但村民们的讨论声仍此起彼伏。药材晾晒场上的阵阵清香,展厅里闪烁的电子屏,还有账本上跳动的数字,都在诉说着这个村庄的振兴故事。正如李学峰所说:“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种法变了,日子也就跟着变了模样。”

审核:潘伟 骆秋荣

投稿邮箱:860289292@qq.com

来源:景和的农村副业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