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把绿色发展玩出了新花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8 22:44 1

摘要:在明珠湾灵山岛尖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南沙各镇(街)、区直各单位、区法定机构、区属国有企业的近150名青年代表积极参与。

4月8日,由南沙区委宣传部、团南沙区委主办的

“绿美南沙 青春赋能”南沙区青年发展论坛(第二届“南沙新声”百姓宣讲员“绿美南沙”专场)暨2025年绿美南沙植树护绿活动

在明珠湾灵山岛尖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南沙各镇(街)、区直各单位、区法定机构、区属国有企业的近150名青年代表积极参与。

青年论坛

共话绿色发展路径

论坛现场,七位来自基层、科技、农业、环保等不同领域的“南沙新声”百姓宣讲员以多元视角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对青年发展与绿色使命的独到见解。从科技创新到文化传承,从政策设计到基层实践,逐步解开“青春如何赋能绿色发展”的时代命题。

据了解,“南沙新声”是区委宣传部着力打造的宣讲品牌,近年来已举办10余场专场宣讲,培养和打造60余名百姓宣讲员,推动宣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小切口从不同侧面和角度面向基层干部群众讲述南沙高质量发展故事。

青年发展论坛是南沙面向青年的主题论坛品牌活动,2024年至已举办2期主题活动,吸引超400名青年参加。青年发展论坛旨在给青年搭建献计献策、发表心得、实践感悟的展现舞台,赋予青年更多力量展示青年风采、展现青春作为,助力青年投身南沙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下一步,南沙将围绕“百千万工程”、“百万英才图南粤”“青年发展型城市”等主题开展青年发展论坛,持续搭建青年共话平台,汇聚青年声音,共谋图南之志。

王安然

“古韵岗城”绽樱华

绿色产业向阳发

“大岗镇用‘樱花+’把文旅和产业资源串联起来,努力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增值’。”大岗镇人民政府公共服务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王安然说。

2014年,大岗镇开始在十八罗汉山上的“云樱谷”栽种樱花,去年更开辟了一片命名为“俪樱园”的樱花林。十余年间,共栽种了2000多株樱花树,形成了40亩樱花花海。

2023年,大岗镇创新举办首届樱花节。随着南沙樱花节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接待量也逐年递增,第一年30万游客,第二年35万游客,去年还创下单日5万游客的峰值。今年,这些数字仍在增加。

如今的十八罗汉山,早已不止于媒体笔下的“湾区最佳赏樱点”,它也是构建“南部看海观鸟品河鲜,北部登山赏花探非遗,中部游船潮玩CityWalk”文旅矩阵的生动实践,更是“绿美建设”与产业发展和谐交融的新图景。

“十八罗汉山的樱花年复一年盛开,我愿深扎基层泥土,为大岗绿色发展尽绵薄之力!”王安然说。

张琳悦

塑料瓶变身美丽丝巾

南沙红树林的守护奇迹

“海飘带来了大量的塑料瓶,这些看似无用的废弃物,该怎么样变废为宝呢?3个塑料瓶经过一系列专业的技术工序,可以变成1条漂亮的环保丝巾,减碳85.32克。”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项目运营张琳悦分享说,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更让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志愿者,直观感受到参与行动的价值。

在团南沙区委的指导下,广州市海洋双碳研究会组建了以南沙本地居民为核心,粤港澳三地共同参与的红树林保护志愿服务队伍,走进学校、企业、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红树林讲座、科普导赏、趣味净滩等活动。超1200名志愿者共同参与,清理了广州南沙、香港、澳门等10处海岸沙滩,造福公众5.5万人次。

“‘生态保护,始于心,践于行’,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南沙的绿水青山,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张琳悦说。

庄志峰

为生态农业这杯

“精品咖啡”注入“新风味”

芦湾幸福咖啡馆负责人庄志峰以有机农产品创业,带动农文旅产业结合,为生态农业这杯“精品咖啡”注入“新风味”、萃取“新希望”。

庄志峰及其团队紧紧围绕芦湾村“暖南合伙人”模式,依托咖啡馆这一小小的支点,构建了一个“政府+企业+青年”的共生平台,坚持“以点连线,以线带片”,进一步推动跨行业合伙人的共生发展。

如今,他们已成功吸引澳归青年到村创办阡陌纵横传媒,共同策划“芦湾幸福集市”,带动17名村民创业,三天内吸引6万人次到芦湾村观光消费,线上直播更是吸引20万人次观看。

“直到今天,‘广阔农村、大有作为’,这句话仍激励着我。乡村,不仅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也可以是我们筑梦的舞台。”庄志峰说。

缪言

狮韵水乡马克村

生态与文化共舞的协奏曲

“马克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居民祖祖辈辈的记忆,我们始终相信乡村项目从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记忆重生。”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技术总监缪言分享了团队以生态为笔,以文化作墨,谱写绿美农村协奏曲的故事。

缪言及其团队深挖马克村的“醒狮文化”,“爆改”废弃驾校成网红打卡点,打造集游客服务、农产品售卖、文化展示、轻食餐饮、户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依托风铃木花海“火出圈”的经验,提出“春赏花、夏秋纳荫、冬有韵”的四季景观营造策略。

马克村的蜕变,折射出城乡规划的新范式。绿美建设不是简单的种树栽花,而是以生态为基底、文化为灵魂、民生为落脚点的系统工程。

“目前,我们在马克村的相关项目正在准备开工,计划今年完成验收。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朋友和运营主体加入,共同在马克村这幅水墨长卷上,共同绘制富有‘狮’情画意的东涌镇马克村画卷,共同谱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湾区进行曲。”缪言介绍说。

娄津

改造城中村

增绿东涌镇

东涌镇太石村村主任助理娄津分享了太石村这两年来进行城中村治理、“百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改造、建设拥有浓浓绿意新农村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要更加注重‘利民’,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我们按照总书记要求,建设绿美东涌,让乡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娄津说。

太石村的变化是绿美东涌建设的缩影。近年来,东涌镇厚植绿色发展底色,聚焦城中村改造,绘就了一幅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岭南风情秀美新画卷。

仲晓晴

当科技邂逅传统

南沙农业华丽转身

“利用温室气雾进行精准种植,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数字渔场,运用科技手段科学养猪……”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仲晓晴从“迷雾森林里的瓜果飘香”“数字渔场里的桑基鱼塘”“十七层楼的养猪圈”三个故事分享了南沙区智慧种植业、渔业的生态实践和畜禽养殖模式的推广。

在南沙,这些颠覆了传统农业的模式,让农业变得更具科技感与创造力,成为充满无限潜力的朝阳产业。

仲晓晴表示,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正在努力摸索一条有地方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道路,奋力在乡村振兴和绿美南沙建设中扛起国企担当,着力发展现代科技农业,助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谢珊

打造人人心向往之的

未来之城

南沙新区明珠湾开发建设管理局监察审计处处长谢珊分享了解锁明珠湾片区“绿色密码”,打造人人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的故事。

未来之城是什么?关键词有很多,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等,但谢珊认为最重要的是有活力与吸引力。

“我们秉承‘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规划理念,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温度’与‘现代化进程的深度’相结合,强化岭南水乡特色,重点发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智慧社区运维管理、生态韧性城市公园、绿色低碳节能智慧园区建设,高品质打造未来之城。”谢珊说。

本次论坛同步启动了线上征集活动,鼓励更多青年为南沙的绿色发展建言献策。这一创新形式不仅扩大了活动的参与范围,也为青年提供了展示智慧与创意的平台。

植树护绿

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与青年代表徒步前往“科技方舟”——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前的滨江绿地,开展植树护绿实践活动。

植树现场,青年代表挥汗如雨,他们或挥锄挖坑,或扶树填土,或浇水灌溉,每一道工序都认真细致。经过一番辛勤劳动,一棵棵小树苗在“科技方舟”前扎根落户,为湾心明珠增添了新的绿意与生机。

参加活动的青年邓小姐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她对“绿美”的内涵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小姐分享说,她在南沙工作生活近三年,见证了南沙的飞速发展,生态建设愈来愈好,生活也非常舒适,“未来有机会的话,我还会继续参加类似的绿美活动,为南沙区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南沙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的发展,离不开青年朋友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绿色发展的持续推动。希望广大青年朋友能深化绿色发展认知、发挥青年创新优势、积极倡导绿色文化,用青春和汗水,共同书写南沙区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小南带你看

文字:何倩蓥

通讯员:南宣、团南沙区委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武姣姣

校对:叶雅欣

二审:梁思静

终审:黄增才

签发:齐华伟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