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过去了,我现在的空腹血糖稳定在5点几,饭后也控制得不错,基本上能在7以下。这不是奇迹,这是我每天一口一口、一步一步熬出来的结果。
我得糖尿病那年,刚过不惑。那时候我的空腹血糖一测出来,医生的眉头皱得跟我小时候挨打一样紧。
他说:“你这血糖,20多,标准值是6以下,你这不是在空腹,是在‘爆表’。”
我当时脑子嗡一下,啥都没听清,只记得他叮嘱我一句话:“这个病不疼不痒,但能把人折磨成半条命。”
两年过去了,我现在的空腹血糖稳定在5点几,饭后也控制得不错,基本上能在7以下。这不是奇迹,这是我每天一口一口、一步一步熬出来的结果。
今天我就来聊聊我是怎么把血糖从20降到5的,说白了,就是6个慢慢来的小招儿。
我第一次觉得身体不对劲,是有一回跟朋友吃火锅,吃着吃着就口渴得不行,喝了4大杯酸梅汤还不解渴,回家一晚上起来尿了6次。那时候还没确诊,我以为是火锅太咸,后来干啥都没力气,走两步就喘,才去查了个血糖,一看吓傻了——空腹血糖20.3,糖化10.5。
医生说得挺吓人,说我再拖下去,眼睛、肾、脚,全都得出问题。我当时觉得天都塌了。可慢慢冷静下来后,我发现,不动脑子地恐慌没用,得想办法活下去,而且是活得像个人样。
刚开始,我天天查资料,什么低GI、高膳食纤维、碳水代谢、胰岛素抵抗,一大堆词儿把我脑袋搞得像被人拿笤帚抽了一样乱。但有天我看到一个医生说:“别把控糖当成打仗,它更像是养一盆兰花,要慢慢调水温、慢慢晒太阳。”我一下子就通了。
所以我没再想着立马见效,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嘴停下来。
以前我早饭是三俩包子一碗豆浆,中午盖饭大肉一堆,晚上小烧烤加啤酒,夜宵还来碗面。糖尿病不是一天吃出来的,但我这吃法,确实是给自己一口一口挖坑。
我没一下子全戒掉,我先是把早饭的包子换成了鸡蛋加点燕麦粥。后来豆浆也自己打,不加糖。说实话,刚开始真难吃得要命,像用纸糊的粥。但吃了一个月后,我居然开始觉得有点香了。
中午我学着点菜的时候多看两眼,红烧肉换成了清蒸鲈鱼,米饭从一碗减到半碗,饭后不再来碗甜汤,而是多喝点水。
晚上坚决不碰烧烤,改成自己在家炒点青菜、豆腐,偶尔加点瘦肉。饿得不行就吃点坚果。这样坚持了两个月,我血糖从20掉到了14。
但医生跟我说,光吃得清淡还不够,得让身体“动”起来,让血糖有地方去。
我那时候最怕动,走两步就喘。但医生说,你不动,血糖就一直在血里泡着,泡久了,血管就坏了,眼睛看不清、肾出问题、脚坏了截肢,哪个你能承受?我一听这话,腿都软了。
于是我开始每天遛弯儿。刚开始只走5分钟,走完就累得跟跑了马拉松一样。后来慢慢加,10分钟,15分钟,到现在每天能走一个小时。
我不追求快,我就慢慢走,甚至有时候边走边听广播,听评书,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走路这事,看似简单,其实就是在帮身体把血糖“拉出去”,像是帮它开了个小门,血糖从门缝溜出来,就不在身体里胡闹了。
还有一个事,我很早就发现,情绪一激动,血糖就飙上天。
有一次家里闹了点事,我跟老婆吵了一架,第二天一测,血糖直接飙到17。我吓得赶紧去医院,医生说你这情绪波动,比吃一碗糖水还猛。
后来我学着不急不躁。有人插队、有人说我胖,我都笑嘻嘻的。心里虽然还是不爽,但我提醒自己,生气的代价是血糖炸锅,划不来。
我开始练呼吸,深吸气,慢呼气,心里默念“血糖稳定,血糖平稳”,有时候还真有用。晚上我也不熬夜了,十一点前睡觉,早上七点起,像个上学的小学生。睡得好,血糖也就不乱跳。
再后来,我开始吃点小药。医生给开了二甲双胍,我按时吃,不多不少。有时候我看别人说这药副作用大,不敢吃。我也犹豫过,但医生说得好:“你吃饭都吃得那么随意,怎么到吃药就这么挑剔?”
我一听这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我吃药也不拖拉。吃了三个月,血糖再降了3个点。
有一点我特别想说:别听偏方,别信神药。
我有个邻居,听信别人说喝醋能降糖,天天早上空腹喝一杯白醋,结果胃穿孔住院了。还有人拿苦瓜当饭吃,吃得脸都绿了,血糖还是没降。
糖尿病这事,不是靠某一种神奇的东西能治好的。它是个长期战斗,要靠吃、动、情绪、睡眠、药物、心态,样样都得配合。
现在我血糖稳定在5点多,医生说我控制得很好,连并发症的风险都降低了。我不再追求什么“康复”了,我就想每天过得踏实,不被血糖牵着鼻子走。
我还记得两年前刚确诊那天,我在医院楼下坐了一个小时,手心出汗,心跳得像敲鼓。我以为自己完了。可现在我知道,糖尿病不是绝症,但它是个磨人的老家伙。你若不理它,它就天天找你麻烦;你跟它周旋,它就拿你没办法。
我用了6个方法:管住嘴、迈开腿、稳住情绪、睡好觉、按时吃药、不信偏方。这不是啥高深的道理,但贵在坚持,贵在你真的愿意为自己活得健康点。
如果你也刚确诊糖尿病,或者血糖控制不住,别怕。别想着一口气把血糖拉下来,就像煮一壶水,不是一点火就烧开,而是慢慢加温,最后才咕嘟咕嘟冒泡。
我花了两年时间,从20降到5,没靠奇迹,靠的是一口口饭的节制,一步步路的坚持,一次次情绪的忍让,还有对生活的重新理解。
糖尿病不是惩罚,它是提醒。提醒我们过去对身体太随意了,现在该好好相处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资料: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王志刚等.“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年第13卷第5期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管理建议,2022年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2023年版
来源:健康科普小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