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企业,都是“熬”出来的

B站影视 2024-12-04 11:28 2

摘要: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生意非常不好做,行业内卷严重,很多模式都跑不通了,经营的压力,增长的担子,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导语:为什么说伟大的企业,都是熬出来的?本文与大家探讨。

再有20多天,就是新的一年了。

经历了不确定的2024,活着已经是胜利。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生意非常不好做,行业内卷严重,很多模式都跑不通了,经营的压力,增长的担子,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寒气,相信每个人都有明显的感知。

但正如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一次行业分享会上说的那样:“20年后我们回头看,今天正孕育着最伟大的企业和创业者。”

所有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低谷期,更能产生伟大的公司。

为什么低谷期,更能产生伟大的公司?先给你分享个案例吧。

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增长,每年GDP 增速平均高达9%以上。

但到了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由于石油危机、日元贬值等因素,经济增速大幅放缓,到了80年代后半段,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导致大量企业纷纷倒闭。

然而,就在这种危机之下,有一家企业却能不断迎来飞跃。

这就是稻盛和夫先生创立的京瓷公司。每次危机来临的时候,京瓷的盈利非但不会下降,反而会持续地上升,并且它的经营规模都能扩大一倍。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每次危机来临的时候,稻盛和夫先生就用他的管理哲学,用他科学的管理方法,用他强大的领导力,带领京瓷度过危机。

在他看来,危机恰是成长的机会,“企业就是应该通过萧条这样一种逆境来谋取更大的发展。”

在《心法》中,稻盛和夫如此写道: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过程,京瓷曾遭遇多次严重的经济萧条。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日元升值危机,90年代的泡沫破裂危机,2000年代IT泡沫破裂的危机,以及不久前的雷曼金融危机,我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经济萧条。

每次面临萧条,作为经营者的我,总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但是,为克服萧条不懈努力,每一次闯过萧条期后,京瓷的规模都会扩大一圈、两圈。

从这些经验当中,我坚定了‘应当把萧条视为成长的机会’这样的信念。”

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一些企业倒下了,也有一些企业抓住机会飞跃了。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经济危机,很多人跳楼了,但李嘉诚抓住机会,成了香港首富。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结果百度、阿里和腾讯崛起了,成为了市值千亿的商业巨头。

过去10年,移动互联网大洗牌,字节、美团以及微信崛起,走进了千家万户。

过去5年,政策调整,加上疫情黑天鹅,很多行业都遇到巨大的困难,但是直播电商兴起了,跨境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你看,危机中藏着机会。低谷期,更能产生伟大的公司。

事实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跟生物进化的原理几乎是一样的:面对着环境的巨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那些机体差,没有进化,跟不上变化的企业出局了,活着的,剩下来的,都是能适应变化,不断进化、升级的企业。

所以,当外部环境趋冷,生意没那么好做的时候,你一定要有“熬”的心态,熬来机会,熬出能力,熬赢时间。

在低谷中熬过去,挺住就是胜利。

熬的背后,不是死撑,不是苦等,而是积蓄能量,等待趋势好转的时候,厚积薄发。

那么,怎么做呢?你要像猎手一样瞄准,像农夫一样耕耘。

1.像猎手一样瞄准

环境好的时候,商业的丛林里到处是肥美的猎物,你随意开两枪,都能打到猎物。

现在,环境不好了,猎物没那么多了,你一定要像猎手一样瞄准,耐心等待最好的机会,务求一击正中靶心。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要懂得战略聚焦,要学会收敛,调整业务边界。

有些人遇到困难,就“病急乱投医”,失去了踏踏实实做业务的定力,各种瞎折腾。

今天一个新主意,明天一个新想法,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根本不顾现实情况允不允许,弄得下属怨声载道,无所适从。

最后,看似做了很多业务,但分散了精力,等仔细一盘算,发现除了少数两个赚钱的业务,大多数业务都是不赚钱的。

拿破仑说过:“战争的艺术就是在某一点上集中最大的优势兵力。”

其实做业务也是如此,尤其是对小公司来说,你的人力和资源是有限的,反而要集中优势兵力,在某一处以多胜少。

记住“二八原则”,80%的价值,常常是由20%的核心业务创造的。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用户创造的。

所以,你要聚焦,专注在核心业务上,踏踏实实服务好20%的核心客户。

2.像农夫一样耕耘

粮食不好打,那就要像农夫一样,踏踏实实地耕瘦田,春播秋收,深耕细作。

什么意思?外面是北风南风,不重要;未来是否确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回归经营之本,做好本分的事情,深挖护城河。

一家企业的护城河是什么?是客户。

首先,是外部客户。

当你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研究客户永远是对的。因为客户代表着未来,客户代表着最不变的东西。

所以,不要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也不要去开会,你要去跑客户,从客户那里找答案。

稻盛和夫说: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客户总是会告诉你答案的。创新业务怎么做,用户体验怎么做,服务品质如何提升,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要从客户那里去寻找。

直到今天,我依然每天都会拜访客户,因为只有真正的了解客户,才能知道做什么,不做什么。

然后,是内部客户,也就是员工。

困难时期,员工是企业最大的靠山。所以,不管你多忙,都不能放弃对员工的培训和辅导。

培训,要有体系化。单对单地分享经验,是不会有太大的用的。只有体系化的培训,才能解决任何一个团队80%以上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共性的。

当你有了体系化的培训以后,那么接下来的20%,你要做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辅导,我在《一线管理者的3大管理体系》中提到过一个16字辅导方针: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

反复去做,不断训练,你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要熬下去,就一定要保持耐心,路很暗,天很寒,但你要有坚定的信念,对未来保持乐观。

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越战期间,有很多美国军人当了俘虏。有的人,活到了战后,有的人则没有生存下来。

吉姆·柯林斯后来访问了其中一位活下来的军人,问他:“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这位军人想了想,说:“我从来不怀疑我可以出来。我有这个信念。”

吉姆·柯林斯又问:“为什么那些人没有活下来呢?”

军人回答说:“他们总是天天在想,今年圣诞节出得去。到了复活节前,他们又想的是,到了复活节一定出得去。反反复复,最后失望了,抑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就是,我们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当下,有可能你这个阶段已经做到了最好,付出了极致的努力,但是还没有迎来转机,这时候,不要过于失望。

而是要有长期的耐心,依然乐观地做准备。如果耐心不够,很可能在天亮前的那一刻,就崩溃了。

其实任何事情,把时间拉长,放在更长的周期里去看待,都会迎来转机。

做企业也是这样的,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从来没有对手。

就像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说的那样:“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

也许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但后天一定会美好。只要是正确的路,不管走得多艰难,只要你保持耐心,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你有多大的耐心,就能承载多大的梦想。

最后,我想说,伟大的企业,都是熬出来的。熬不是死撑,不是苦等,而是在逆境中蓄力,在忍耐中磨炼。没有经历过磨炼的生命,不是伟大的生命。

熬,不是死撑,而是踏实做好当下之事。

如何做战略聚焦?如何制定经营目标?

如何在关键岗位匹配关键人才?

如何搭班子?如何抓执行力?如何提升人效?

强烈建议你学一下《中小企业赢取江山的秘诀》。6大模型搭建系统,14个工具拿来就用。

来源:张丽俊说管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