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在线网·散文】香日德的春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8 16:29 1

摘要:立春刚过,它就裹挟着雪粒呼啸而来,把冬天最后的寒意一股脑儿倾泻在这片土地上。它们时而如千军万马从昆仑山口奔涌而下,时而似顽童在香日德河畔嬉戏打转。清晨的风裹挟着未消的寒意,把背阴处的积雪扫得纷纷扬扬;正午的风卷着细碎的沙砾,在空旷的田野里画出一道道的漩涡;傍晚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写春天,我也忍不住要写写香日德的春天。毕竟,那是我血脉扎根的地方,那里的每一粒沙尘都浸透着戈壁的魂灵——不疾不徐,却自有其亘古的韵律。

这里的春天来得慢,来得倔,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步履蹒跚却坚定有力。

立春刚过,它就裹挟着雪粒呼啸而来,把冬天最后的寒意一股脑儿倾泻在这片土地上。它们时而如千军万马从昆仑山口奔涌而下,时而似顽童在香日德河畔嬉戏打转。清晨的风裹挟着未消的寒意,把背阴处的积雪扫得纷纷扬扬;正午的风卷着细碎的沙砾,在空旷的田野里画出一道道的漩涡;傍晚的风则温柔许多,轻轻摇动着家家户户的炊烟,将饭菜的香气送到小镇的每个角落。

最是风狂的日子,整个镇子都随着风的节奏摇摆。电线在风中呜咽,发出悠长的哨音;杨树枝条抽打着空气,像在演奏古老的乐器;就连那沉稳的彩钢板房,也在风中发出吱呀的声响,一不小心还会掀飞房顶。

香日德人却早已习惯与风共处——孩子们逆着风上学,像一群倔强的小骆驼;老人们依旧坐在门前打“尕六九”牌局,只是把阵地往墙角背风处挪了挪;连胆小的哈巴狗,也学会了在风中眯着眼睛赶路。鼻尖上沾着细小的黄沙,时而呲着被风吹得蓬乱的毛发,活脱脱一团在沙尘中倔强前行的毛球。

三月的风里依然裹挟着冬天的余威,有时正午刚过,天色突然变得昏黄,雪粒子混着沙尘噼里啪啦地砸向地面。

漫卷的雪花突然造访,像是冬天最后的任性。它们与春风纠缠着,在戈壁上跳起一支支蹒跚的舞曲。男人们围坐在火炉旁,小瓷盅里的青稞酒映着窗外纷飞的雪幕。“老天爷放假了。”他们笑着说,“来,喝酒过阴天来!”女人则麻利地在炉子里多添了几铲大煤。

这样的雪往往下不长久,太阳一露脸,那些迷路的雪花便化作大地的泪痕,悄悄渗进解冻的土壤里。

而真正的春雪,总是在深夜悄然降临。推开门时,你会看见整个世界都被重新描绘——远山披上素纱,田野铺开白毯,连山坡上的选矿厂也变得温柔起来。人们站在门前扫雪,呵出的白气转眼就被晨风扯碎。扫雪时扬起的碎雪末在朝阳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这是冬天最后的告别礼物。

闲暇时,我喜欢独自走进田野,寻找春的气息。 香日德的春风裹着昆仑山的雪气,混着戈壁滩的尘土,钻进衣领发梢,在鼻腔里留下粗粝的印记。女人们包着头巾,男人们竖起衣领,可灰色的沙尘依然会在每个人的眉梢眼角留下春天的吻痕。

记忆里的春风总是这般鲁莽。它摇晃着天地,让沙粒在脸上刻下细碎的疼痛,却在冻土间播撒苏醒的密码。风过处,连最倔强的骆驼草都忍不住探出嫩绿的触角。

晨光微熹时,最先泄露春机的是芨芨草。枯黄的茎秆里,新绿的汁液正悄然奔涌,像冰封的河流下暗涌的春潮。

这里的春天总是一寸寸地把自己揉进风沙里,在天地间书写高原特有的宣言。

你看那钻天的青杨,任凭狂风撕扯皲裂的树皮,新枝却倔强地指向苍穹;你听那香日德河,冰层下早已蓄满春水的絮语,只待某个清晨突然迸发叮咚的欢笑。

猫了一冬的庄稼人迎着风中的春讯走出家门。皴裂的手还未褪去经年的老茧,就熟练地拿起铁锨,清理覆盖了一冬的麦秆。风把头巾和衣角吹得猎猎作响,麦秆在他们指间翻飞成金色的瀑布。

“地还翻不成。”姐夫用铁锨敲着冻土,往掌心吐了口唾沫。风立刻把那点温热卷走,却卷不走庄稼人眼里的期盼。

爱喝酒的姑舅也迎着节气的脚步走进了田间,睁着惺忪的醉眼说“老张你年年急,急哈了些啥,该消冻的时候一刻不差”。

正午,大河里的冰层开始咔嚓作响。浮冰被浊流推挤着漂向下游,野鸭在远处起起落落试探着水温。坝下的沙柳泛着新红,像在等待某个阳光灿烂的清晨,将细碎的枝条爆出米粒般的花苞,晕染出粉色的烟霞,让风裹满花香。

无论冬天多么漫长,春天一定会来;无论风沙多么凛冽,这些不起眼的沙柳,也能在这粗粝的戈壁中酝酿出细腻的芬芳,把该开的花一朵不落地开给这片土地。就像那些扛着铁锨走向田间的庄稼人,皴裂的手掌里攥着对丰收的期盼。

暮色中,女人们把头巾系成含苞的结,男人们弓着腰逆风前行的姿态,都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同样的坚持。电线在风中吟唱的,是只有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才能听懂的春之韵。

这样的春天,这样的风与雪,年复一年地塑造着香日德人的性情。他们像戈壁上的沙枣树,懂得在严寒中保存生机,也善于在转瞬的暖意里绽放光彩。当最后一粒雪沫消融在土壤里时,整个香日德便真正苏醒了,带着被风沙磨砺过的坚韧,带着被春雪滋润过的希望。

这样的春天,粗粝、暴烈,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令人心馋的温柔。 或许正是这些不知疲倦的风,年复一年地把春天驮到这偏远的戈壁。它们穿过千山万水,就为在某个清晨,对着一株沙柳轻语:“该醒醒了。”而香日德的人们,就像沙柳一样,在风沙中等待、生长,用最朴实的生命诠释着春天的意义。

庞文英,都兰县人。

来源:青海在线网官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