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本应携手共进,可美国却妄图一家独大。近年来,美国凭借经济霸权,在国际贸易领域肆意挥舞“霸凌”大棒,单方面加征关税,逼迫他国就范,破坏全球贸易秩序。
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国本应携手共进,可美国却妄图一家独大。近年来,美国凭借经济霸权,在国际贸易领域肆意挥舞“霸凌”大棒,单方面加征关税,逼迫他国就范,破坏全球贸易秩序。
但这一次,美国踢到了铁板。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国没有丝毫退缩,果断亮剑!此次贸易摩擦,中国“11箭齐发”,从加征关税,到管控出口,再到起诉美国“对等关税”,一系列组合拳直击美国“痛点”。
中国以强硬的态度、坚定的决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美国意识到,贸易霸凌在今日的中国面前,根本行不通,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捍卫贸易公平的大国担当。
中国的反制措施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也让美国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特朗普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得措手不及,连夜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反驳,声称中国的反制是“打错牌了”,还坚称中国“恐慌了”。然而,这种自欺欺人的言论,不过是他试图掩盖内心恐慌的“遮羞布”。
回顾他的副手万斯单方面“视察”格陵兰岛时,面对丹麦和格陵兰岛的强烈抗议,特朗普政府表现得极其冷漠,根本不予回应,充分展现出其对不看重事物的轻视态度。
但此次面对中国的反制,特朗普却一反常态,不仅迅速回应,还不顾深夜亲自发文,这种强烈的反差,足以凸显中方反制对美国的冲击之大,让美国政府无法坐视不理。
中方的反制措施,犹如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不仅在经济领域给美国带来沉重打击,还引发了美国国内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特朗普政府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
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政策引发了美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国内矛盾日益尖锐。仅仅上台两个多月,就面临着被超60万人催着辞职的尴尬局面。
全美50个州上演了1200多场抗议活动,共计超60万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他们高举标语,大声呼喊着“反对特朗普”“特朗普放手”等口号,表达着对特朗普政策的强烈抗议。
特朗普的政策为何会如此不得人心,犯了众怒呢?在军人群体方面,美防长一句“二战时,日军非常勇敢”,这无疑是对在二战中死在日军手上的美国人的公然侮辱,严重伤害了美国军人及其家属的感情,让军人群体对特朗普政府感到愤怒和失望。
在公务员群体中,马斯克大规模裁员,使得成千上万人瞬间失去了“铁饭碗”,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这些公务员为政府辛勤工作,却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被裁员,他们的职业前景和生活保障受到了严重威胁,自然对特朗普政府的这一举措极为不满。
而移民以及跨性别者群体,更是特朗普政策的重点针对对象。特朗普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严苛的移民政策,限制移民进入美国,甚至对已经在美国的移民进行驱逐。
这让移民群体感到自身权益受到了严重侵犯,他们背井离乡来到美国,本希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却遭到了如此对待。对于跨性别者群体,特朗普政府也出台了一些限制他们权益的政策,引发了该群体及其支持者的强烈抗议。
特朗普在竞选时,曾许下诸多美好承诺,描绘了一幅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美好蓝图,让美国民众对他充满了期待。然而,上台后的一系列举措,却让民众们的幻想彻底破灭。股价大跳水,许多民众的资产大幅缩水。
生活成本不断增加,民众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当民众发现特朗普并没有带来他们所期待的美好生活,反而让生活变得更糟时,抗议的怒火自然就被点燃了。
如果特朗普不及时调整政策,改变现状,那么他面临的这场抗议压力很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演变成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就像德国看守总理朔尔茨一样,最终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特朗普的政策不仅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抗议,就连美国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和动摇,可谓是四面楚歌。作为特朗普内阁成员之一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对特朗普的政策深感担忧,萌生了辞职的想法。
贝森特在加入特朗普政府前,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对冲基金投资者,在金融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见解。他曾担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是美国资本管理公司“关键格”集团创始人,还在耶鲁大学任教。
他呼吁削减政府补贴,放松对经济的管制,提高国内能源产量。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他就经济政策向特朗普提供建议,与特朗普家族相识已有30年,特朗普曾称他为“华尔街最伟大的分析师之一”,他也为特朗普的竞选活动投入了300万美元,全力支持特朗普。
然而,特朗普政府实施的“荒谬的(对等)关税算法”,让贝森特无法忍受。这种关税政策被一些批评人士认为是对国际贸易的“幼儿园水平的理解”,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美国纽约股市因“对等关税”引发反制措施而连续暴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正式跌入技术上的熊市,这让贝森特意识到,特朗普的政策正在损害美国经济和他在市场上的信誉与履历。据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主持人斯蒂芬妮・吕勒透露,贝森特“正在寻找退路”,想找机会去美联储,以避免继续深陷在特朗普政府的错误政策中。
与此同时,美国内部还出现了更为戏剧性的一幕。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公开表示,特朗普无法代表加州,希望各方的反制措施精准地落在特朗普头上,不要针对加州。
加州作为美国的经济强州,经济总量庞大,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州和拥有最多财富500强企业的州,其经济和本地工人严重依赖与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贸易。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让加州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可能会对加州的企业、农民和牧场主产生“巨大”影响,还可能影响该州获取木材、钢铁、铝和石膏板部件等建筑材料的能力,阻碍加州山火后的灾后重建工作。
纽森宣布加州将与那些计划对美国实施报复的国家建立“战略关系”,敦促这些国家将加州制造的产品排除在报复性关税之外。他强调加州支持全球贸易关系的稳定,希望在各方考虑反制措施时,能对加州网开一面。
这一表态,无疑是对特朗普政府的公然“背叛”,凸显了美国内部在贸易政策上的严重分歧和矛盾,也让特朗普政府在应对中方反制和国际压力时,面临着更加复杂和棘手的局面。
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特朗普急于寻找突破口,试图挽回局面,重新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形象,他深知,要想缓解国内的危机,就必须让美国民众看到美国在国际上的“胜利”。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贸易问题上对美国表示出一定妥协意愿的国家,试图抓几个“光速滑跪”的国家当典型,以此形成示范效应,让更多国家对美国低头。
越南和柬埔寨在面对美国的“对等关税”时,虽然没有完全接受,但表露出了愿意谈判解决的意愿,这让特朗普看到了“希望”。他单方面曝出越南领导人给自己打了通电话的事,对越南的“良好态度”表示高度赞扬,还表达了感谢,甚至直接对越南领导人发出了面谈邀请。
特朗普的这一系列举动,看似是在积极推动与越南的贸易谈判,寻求合作共赢的机会,实则是在为自己寻找“救命稻草”,企图通过塑造越南对美国“顺从”的形象,来挽回自己在国内的颓势。
然而,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恐怕很难打响。他的真实目的并非是与越南达成公平合理的贸易协议,而是为了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维护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霸权地位。关税只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是他用来迫使其他国家屈服的工具。
如果美越实现零关税,以越南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对美出口的商品只会更多,贸易顺差也会进一步扩大,这显然与特朗普的初衷背道而驰,他怎么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
从越南的角度来看,虽然其对美国市场存在一定的依赖,但也不会轻易放弃自身的利益。越南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必然会争取最大的权益,不会任由特朗普摆布。
而且,越南也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的贸易政策变幻莫测,特朗普的承诺并不可靠,在没有得到切实的利益保障之前,越南不会轻易做出让步。
此外,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其他国家也在密切关注着美越之间的贸易谈判。如果特朗普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很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感和抵制,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特朗普在应对危机时的手段,不仅难以解决美国当前面临的困境,反而可能会让美国陷入更深的泥潭,让他自己也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
中方反制让特朗普政府陷入内忧外患,美国国内矛盾全面爆发,民众抗议、政府分歧、经济下行等危机接踵而至。
若美国不改变单边主义政策,后续将面临更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经济上,贸易摩擦会加剧产业空心化,提高物价与失业率;政治上,政府支持率下跌,或将更迭,国际形象也将受损。
这为美国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单边主义和贸易霸凌不仅无法实现利益诉求,还会破坏全球经济秩序。美国应摒弃“美国优先”观念,通过平等对话、合作共赢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如此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
来源:颜冬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