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凤梧壮族母女巫师事迹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22:15 4

摘要:古今中外许多民族都存在浓厚的巫信仰,而广西平果县的壮族巫信仰,由于其历史文化土壤的不同,而呈现出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十分兴盛的现象,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一面。近年当地出现了一对母女巫师重建地方庙宇、合用巫坛、通力合作实施巫术的典型个案。这既是当地壮族民众现实人际

平果凤梧壮族母女巫师的典型个案

(本文摘自2012年《壮族巫信仰研究与右江壮族巫辞译注 上》)

古今中外许多民族都存在浓厚的巫信仰,而广西平果县的壮族巫信仰,由于其历史文化土壤的不同,而呈现出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十分兴盛的现象,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一面。近年当地出现了一对母女巫师重建地方庙宇、合用巫坛、通力合作实施巫术的典型个案。这既是当地壮族民众现实人际关系的体现,又是其生存理念与信仰行为选择的展示。

第一节 母女巫师的社会背景

本文调查的对象是一对壮族母女,母亲黄美玉,女儿韦美花,家住广西平果县凤梧乡。平果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西部偏南、百色市东部、右江中游。

凤梧乡位于平果县北部.距县城67公里,全乡壮、汉、瑶各族杂居。凤梧街分为新街和旧街,从凤梧初中一带到凤梧乡卫生院之间为旧街,其余为新街。凤梧街大概有400户人家,大约1500人。住在街上的基本上都是壮族人,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桑树,有的还根据自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从事商业活动,有的还带有一些副业如养牛、羊等。相对于该乡的其他地方,住在街上的壮家人由于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多,所以也比较富裕。但是,相对其他乡镇就显得落后了。

平果县壮族农村自古就有比较浓厚的巫信仰风俗,而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根深蒂固。屡禁不绝,与当地僧道师巫卜等人员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家中有了病人或出了什么灾难的祸事,家长们特别是主妇们便首先去向巫婆或卜卦算命的先生问卜,得知是什么神鬼怪罪,并告知要请僧道师公来办什么道场才能消灾脱难、化凶为吉。于是醮主们便依巫卜之言去请僧道师公来做道场、办神事。办了之后仍有凶兆,或出现人畜生病,或出现母鸡啼鸣,都得再向巫婆请教。如果巫婆说已做的道场不够完满,仍有遗留问题,祖先神灵还怪罪,必须再请僧道师公来再办道场进行“补课”。醮主们又得依巫卜之言,另请僧道师公再做道场。这样一来,巫卜代神提出问题,僧道师公请神解决问题。解决不全还有遗留,巫婆再提,僧道师公再做。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巫婆卜卦算命先生和僧道师公之间,便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宗教关系。由于当地自古以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们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于是往往多信奉师公、道公、巫婆。并从他们那里得到心理的安慰。有如此信仰土壤,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这里也就依然保留了比较浓厚的巫信仰现象。

第二节 曲折的成巫之路

和壮族其他地区一样,凤梧乡一带的壮族人,无论是发疯或者是生病所造成非做巫不可的事实,一般都将之归咎于个人的命运以及家族系谱的缘故。个人命运指的是八字注定要做巫;家族系谱则是指无论自己所出的父系或者母系,或者夫家父系中,凡是曾经有祖先做道公或者做巫婆,这些命带八字要做巫的人,就必须继承祖先的职务,接班做巫婆,让祖先神灵可以继续享受香火与祭品。平果县凤梧乡女巫韦美花就是在如此情况下走上成巫之路的。

一、成巫缘由

韦美花自称女师娘君.1953年出生于广西平果县风梧乡歪望屯,今年55岁,壮族人,读过两年书。现随其丈夫居住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红茂矿务局。夫妻生养有4个孩子:大女儿唐柳青,育有1男1女;二女儿唐柳梅,育有1男1女,大儿子唐运康在外地打工,二儿子唐运吉在柳州工作,均未成家。其祖父韦承德亡于1980年,终年82岁,祖父生前既是师公,又是巫公;父亲韦秀华也早亡,生前也是师公;母亲黄美玉现在就是巫婆;弟弟韦锦利现在是本地比较有威望的师公。从对她家族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做巫是有祖底的,即家中先辈曾做过巫婆、道公或师公。以下是韦美花女巫成巫过程的自述:

1986年,我和三个孩儿坐在大门旁边,有人威胁我,声称要杀死我全家人,这时我突然看见一个物体从天上飞旋而下,将要逼近时,我同几个孩儿全部跌倒,免遭祸害,不明飞行物也就突然不见了。直到2004年,天老爷降凡后,我才得知道原来那是天老爷帮我挡住了面前的灾难。

2004年初,我同往常一样要去矿场装煤上车,可是,连续三次要去都去不了。因为当我想明天要去做工,当晚我的脚和腰就肿痛,实在不堪忍受。后来,我就从矿山回到母亲家间村里的巫婆,寻求其中的原因,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让母亲通神,母亲在做法事的时候说:“自己家里都有巫婆,就不应该去外面问其他巫婆了,难怪问不出什么东西来。”我的母亲在做法事的时候,也没有得到神灵关于我身体不舒服的任何特别的解释,启示我在神灵指示回到夫家即矿山自己建一座庙,并告知那里原来就建有一座庙,现在只有一些残迹,即一个破烂的香炉。回环江后,我按照母亲的说法找到了那个被人废弃的香炉。于是,我就在冥冥中看见一个大神下来指导我如何建这座庙,比如庙的朝向问题等,并在庙的周围种上几棵树。最后,在丈夫、女儿、女婿等家人的帮助下,我在矿井口建起了一座庙。该庙中的神灵牌位上画有5条龙,并写有“谨奉东方甲乙木德青帝气天君镇庙龙神,谨召南方丙丁火德赤帝三气天君护庙龙神,谨寨中央成已土德黄帝一气天君守庙龙神,谨迎西方庚辛金德白帝七气天君庆盒龙神,谨请北方王葵水德黑帝五气天君旺庙龙种”。庙建好后,我在冥冥中看见的那个神告诉我,他是天老爷,从此他就开始降临此庙,在此接受信众的祭拜,享受香火,在我有需要的时候,附着在我的身上,和我一起去做巫事。(整理人:陆秀春)

至此,韦美花才知道之前她问村里的巫婆,寻求其中的原因,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的原因。笔者经过采访得知,黄美玉是韦美花的指路明灯,因为一般的巫婆都是有七仙姑附体,黄美玉也有七仙姑附体,面韦美花自身却没有七仙姑附体,而是天老爷附体。据笔者采访女巫一家得知,所谓天老爷就是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灾难而苦叹,试图从其身上获得帮助的“天”或“老天爷”,其是至高无上的,居于众神之首。在她还未知道自己有神灵附体,将来要走做巫婆之路的时候,她身体不舒服,就去问别的巫婆,她们的阴师七仙姑都不告诉她神的指示,因天老爷比七仙姑法力高强,其他女巫的七仙姑在实力上排斥,力图阻碍她成巫,以防她和其他巫婆们争夺信众。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她就回家问自己的母亲黄美玉,因为她们是一家人,黄美玉就如实地按照附在自己身上的七仙姑的启示来提示女儿应该怎么做才会消除身体的不适。

得知这一切之后,韦美花就一心供奉天老爷。此庙建造好之后,天老爷降凡到庙中的香炉上,因为那是他的座位,并叫她固定在该庙用猪、鸡、鸭、鹅、羊等祭拜天老爷,这里的猪表示太阳,鸡代表月亮,合起来表示有了太阳和月亮的照耀,它们照到哪里,哪里就有了光亮,巫婆以后做法事就会成功,样样都会得第一。这就是韦美花出巫的外在显性的表现形式,一切都在暗示着她逃脱不了做巫的个人命运。

二、实现身份转换的受戒仪式

女巫要从一个普通人转换成一个能够沟通人与鬼神之间交流的特殊个体,必须经过受戒仪式,这样才能被社会所认可,成为真正的巫婆,从而获得独立从事民间巫事的资格。2005年间,天老爷对她说此年是吉利之年,她的命相和年份相合,即年命相合,就在此年7月中旬受戒。其师傅共三个,一个是师公韦锦利(韦美花的亲弟弟),另一个是道公兰瑞华(平果县风梧乡怀达村刁头屯人),第三个是母亲黄美玉(韦美花的亲生母亲,也是巫婆)。黄美玉以前的师傅三人分别是女巫唐永花、师公卢元华、道公卢金亮。她祖父韦承德亡于1980年,是年82岁,其既是师公,又是巫公。按照家族传承的方式,她的父亲和二伯父韦秀珊也当上师公。她受戒成“神人”必须要换上新衣服、新棉被、新蚊帐等,这些物品均由她的母亲和弟弟一家承担。在受戒的七天七夜里,她的母亲也就是她的师傅天天代她热饭、热汤、热菜和肉,一日六次祭祀天老爷神等。在此期间,她自己不吃饭、不喝水、不洗脸、不洗澡,全身无力气,一直昏睡在床。直到第八天,她才恢复体力,开始吃饭、洗澡等,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此后,她虽然经过了受戒仪式,但还不算是真正的女巫,因为众神还要对她进行一系列的考验。这些考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必须遵守一些带有伦理规范意味的戒律和禁忌,具体如下:

(1)不可教唆未成年的小孩打骂别人,不做亏心事。

(2)不可以大欺小,不可以权势压人,不可出语伤人。

(3)尊敬、孝顺老前辈,包括自己的父母。就算是他们做错事情也不能够随便打骂,不能在吃、穿等方面为难他们。

(4)不可破坏土地、河流,不可侵犯他人的权利,不可贪求外财外利。

(5)不偷、不赌、不嫖、不打、不骂、不欺负他人。

(6)不可侵犯他人,尤其是怀孕妇女的人身权利。

(7)不可随意杀害、伤害好人和有生命的动植物.尤其是要做到不吃狗、猫、牛、马、兔、猴子、白鸽、七星鱼等肉和生血。

(8)不可任意挖掘石、土、水、山川等所谓的盘古之身,不可乱砍伐山上的老树、名树。

(9)不可乱打倒古庙、圣佛神像、神龛。

(10)不可乱毁别人祖坟,毁坏山川龙脉。

(11)在无意中,不可对天乱发杀、死等誓言,否则自绝。

(12)身戴华盖或圣佛神之人,要遵守道规,不可违反天条。

(13)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烧香,拿酒肉供奉天老爷,夫妻不同房。

(14)做到“全心全意,一心敬奉,听天老爷的话,永跟共产党走”。

另一方面,她要向神、普通民众展示她作为一个女巫的独特的生理与精神特质的奇迹。在考验期间(大约两年),对于她所信奉的神灵,她必须买一只西洋鸭,壮语叫hanyaz,按照其壮语音译为汉语“限制镇压”的谐音,用来祭拜天老爷。她还要点灯烧香,买猪、鸡、鸭、鹅、酒,烧纸钱等物品祭供天老爷。5年内(2003年到2008年),她就花了6万元左右,但是,她还是不灰心,表示坚持信奉到底。2004年至2006年,她连续三年吃斋饭,一见到肉就呕吐。她经常10天不吃饭,或者8天、7天、4天连续不吃不喝,而白天一如既往地劳动,比如下地干农活,站在神龛前唱歌、写字等,一天劳动10到20小时,实在非常人所能及。她全家人都要吃斋一个多月,中途神启示她,其全家都做到了,所以,就不用吃斋了。她的弟弟韦锦利在全家吃斋的那段时间里,每天4次念诵《五公经》。她和全家其他人则每天必须念诵毛主席语录,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还唱歌颂毛主席的革命歌曲。小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可以不吃斋,但是,其回到家里,就必须吃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当然,以上种种说法,都是笔者对当地民众以及女巫韦美花的访谈记录。

三、初入巫路

据笔者对女巫韦美花及其母亲黄美玉的访谈,她们自述说,在顺利通过受戒考验后,黄美玉晚上躺在床上还未睡着,就于冥冥中看见有人拿几箱药放在家里,紧接着韦美花也看见了同样的情景。后来,就陆续有人登门拜访这母女俩,这些香客都是身体患有各种疾病或不舒服的症状,前来祈求祛除病痛,获得平安。从此以后,她们母女俩就开始热心于用巫婆的方式治病救人。

韦美花说,她得到神灵的启示,要求前来拜祭天老爷的香客自带一碗米、一斤肉、一瓶酒、一包烟、一把香、一斤苹果、一点糖饼、一个封包36元。到她的娘家或夫家,上香祭拜天老爷等众神,她则要求天老爷等众神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全家平安。香客回去后不久,奇怪的病就自动消除,然后,一般都会按照她说的神的启示拿100元来还愿,让她拿着这些还愿的钱买冥币等烧给天老爷等众神。2006年,天老爷开始为贫者善者治病。前来祭拜的人主要是平果县榜圩镇、堆圩、风梧乡、海城乡、同老乡等地的信众,如阿单、妈姚、景妹、韦汉锋、阿连等,在拜祭之后,病痛自动消除。“一传十,十传百”,如此。前来拜祭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此后,她开始正式走上了成巫、做巫之路。

第三节 母女巫师通力合作

一般来说,巫婆都是自己独立做法事,施行巫术。韦美花走上成巫之路以后,却出现了她母女俩通力合作施行巫术,为仪式追随者治病消灾的现象。据韦美花及其家人称,她们之所以能够合作施行巫术,缘于她是在母亲卜问神灵,得到神灵的启示,重建庙宇,使得神灵下凡附体,才一步步走上成巫之路的,且其母亲在其成巫前后均与她一起供奉附着在她身上的神灵,配合她吃斋,让她在凤梧的家中与母亲共用一个巫坛,并立上她的巫婆神灵牌位,于是,作为一家人的这对女巫自然就理所当然的通力合作供奉神灵与实施巫术。

一、母女合作重建庙宇

据韦美花所述,2004年之前,韦美花身体疼痛不堪,后在母亲卜问神灵,得到神的启示,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红茂矿务局一个煤矿井口处重建了一个庙宇,让天老爷顺利降凡此地。这是她与母亲合作建立庙宇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母亲的引导,她就不知道建立此寺庙让天老爷降凡。该庙中的神灵牌位上画有5条龙,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天君,总体上代表着“天”,表明这是天老爷降凡人间固定居住和享受香火的地方。

2007年,黄美玉在睡梦中看见有人叫她去建造一座庙宇。醒来后,她在第一、第二天都找不到神所启示的建造此庙的位置。后来,在神的一再启示之下,她终于来到平果县风梧乡上林村那北屯波往旁边的锦垌山上,看见了一棵柚子树,树下就有一个旧庙遗址,据说此旧壮族巫信仰研究与右江壮族巫辞译注庙1958年的时候被毁。

传说此庙与天老爷也有密切的关系。传说中的天老爷叫特银,他的妹妹叫达美,当地师公唱本中提到的“伏羲兄妹”其实就是指他俩。古时洪水滔天,世界上的人都死绝了,世上只有他们兄妹二人。他俩用葫芦当做船,躲进了葫芦里边,最后,漂到广西平果县风梧乡环德村歪望屯的单劳洞。此洞有如房子般大,兄妹俩就住进了这个岩洞。后来,他们在这个岩洞中结合,生下一个孩子,这孩儿却如一个磨刀石一般,无手无脚。伏羲一生气,就用刀把这个有如磨刀石的孩子剁碎,并抛到山下。三天后,他用一根竹鞭四处敲了几下,就听到小孩子的哭声传出来,四处走出了很多人,于是,天下才重新有了人。洪水退后,兄妹俩看见天上飞下了一担茅草,一束茅草落到了歪望屯的单劳这个地方,一束茅草落到了上林村那北屯波往旁边的锦垌山上。于是,他们在有两束茅草的地方,搭建了两个茅草房。后来,后人就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建立了两座庙,其分别叫做“公单劳、妹歪望”或“公波宁、奶波往”。所以,“公单劳”或“公波宁”都是指天老爷,也就是伏羲。“妹歪望”或“奶波往”同是指女娲。

于是,韦美花和母亲在此建立了一个新的庙宇,此庙供奉的即是传说中的“公波宁、奶波往”。庙中的神灵牌位是她俩口述,由韦锦利执笔写下的。笔者于2008年11月17日上午10点至12点间,对广西平果县凤梧乡上林村那北屯波往泉山头的巫婆庙宇进行了考察。该庙中的神灵牌位分为三排,第一排的正中央写着“灵本境社门”;第二排从左到右分别写道“卢海会之位,卢金亮之位,卢元应之位,毛大哥之位,公那鎚岑白眼老爷,公波宁、奶波往、公单劳、妹歪望,岑家知府岑顺老爷,韦秀华之位,韦承德之位,领袖M王位,玉帝之王位。天老爷王位”,其中的“领袖M王位。玉帝之王位,天老爷王位”是三个主要神灵的神位,“韦秀华之位,韦承德之位”是她的父亲与祖父的神灵牌位,据说阳间的人想要得到天老爷等众神的保佑与庇护,首先要征得这两个祖先神灵的同意、然后,他们将阳间人的祈求传达给天老爷等众神,众神才会真正保佑或庇护前来的香客。其余的神都是当地已去世名人,其在阴间征得天老爷的同意。前来与天老爷等众神管理天下。最后一排写道:“榜圩社王位,红山社王位,[梧圩社王位](注:后来刮掉),环江社王位,训乐社王位,黄江社王位、河池社王位,广西社王位,北京社王位。”这些很明显都是各地土地神的神位。总的归结起来,此庙中的神灵中属天老爷权力最大,天下其他众神知道了,其中一个神灵就跑过来对他说:“我可以过来和你管理天下吗?”天老爷就问:“你是哪方神灵?”此神就对天老爷说:“我是北京的社神。”经过如此的对话之后。天老爷批准了该神,该神才能够进入该庙,成为管理天下的一个神灵。其中,领袖M、玉帝、天老爷这三个主要的神灵只是挂名在此,平时都是在位的其他神灵管理各个地方。所以。除了这三个主要的神灵之外,此庙的神灵牌位上的其他神都是地方保护神,等同于地方的土地神,主要是管理各个地方的神灵,代表“地”,意味着天老爷在地上也享受人们的祭拜,分派地方神灵管理天下。女巫母女俩重建此庙,并不时前来祭拜,就表明她们在崇拜至高无上的“天”的同时,也崇拜生长出万物的“地”,两者合起来表示其崇拜天地,得到天地的庇佑。

据笔者采访得知,逢年过节或是得到神的启示,韦美花的母亲都要带上祭品,前来祭拜此庙。2008年11月17日上午10点至12点间,笔者就与女巫黄美玉前去祭拜了此庙。具体祭拜过程如下。

(1)黄美玉先在庙里点上2根蜡烛,左右各放一支,然后一边摆上祭品,即苹果、糖、饼、香烟等,一边自言自语道:“哎呀,我刚才怎么感觉不舒服,现在我知道了那是因为我忘记带酒来了。我现在向你们认错。我来看望你们,我也拿来了钱财,给你们千千万万块钱,你们先抽烟,你们先吃糖吃饼,我回家后你们再喝酒,我的台案上什么都有,我回去再倒酒孝敬你们。我今年已经七八十岁了,我老了,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忘记带酒来了,你们真的不能怪罪我。你们尽量保佑我们吧。”

(2)用蜡烛点燃12根木香,再分别给那3个香炉各自插上3炷木香,剩下的3炷插在庙门前的石头缝里。

(3)点燃一包香烟,将木香的下半节木棍一根根插到香烟的后半部分,再在插上木香的地方分别插上多少不等的香烟。

(4)对着该庙的神牌鞠躬拜了一下,表示她已经来到这里看望各位神灵了。

(5)弄碎祭品,与庙拜别。她用小刀把苹果削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将饼干弄碎,打开糖纸,以便临走的时候向庙四周撒去,因为她说来到此庙的神灵特别多,不弄碎祭品的话,众神就不能够分享了。

(6)再站在庙的正前方,虔诚的对着庙鞠躬,算是再次祭拜了众神,口中喃喃自语道:“你们吃吧,吃好了,我一会回家做午饭。”

(7)她叫笔者也效仿她对该庙鞠躬一下,表示我来到了此庙拜访众神了,并与他们握手了。

(8)撒祭品。她将弄碎的祭品往庙的四周撒去。

(9)拔掉庙门前的杂草,据说这样众神就可以在庙门前休息。她还用荆棘封住庙门,因为该庙曾经有一只小羊误闯进去,把庙中的神灵牌位弄翻了,故而用荆棘封住庙门口,以防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10)我们临别该庙的时候,她喃喃自语道:“老哥、天老爷,你们用千兵万马在此保护,不要让他人来破坏我们的庙。”念毕,她再对庙鞠躬一下,我们才可离开此庙。

二、母女合用巫坛

女巫母女能够合作实施巫术,除了其是一家人、合作重建庙宇等原因之外,我们不可忽视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即韦美花母女俩合用巫坛,这里的巫坛包括其神灵牌位与台案(做巫婆法事或摆放祭品所用的八仙桌)。她在母亲的巫坛上另外立了一个神灵牌位,写上天老爷等众神的名字,此神灵牌位与其母亲的巫婆神位并列挂在台案前面的墙壁上。

黄美玉的神灵牌位情况如下:

横批写道:“满堂吉庆。”其上挂一朵塑料制作的大红花。

左、右两联分别写道:“神佛下降护此府,合家供养得平安。”中间写道:“赵邓马关真武上帝之神位,岑知知府岑顺老爷之神位,华光神药华佗神医之神位,龙堂大庙蓝陆大王之神位,花山大庙七姑仙娘之神位,三界祖师伏敖五官之神位。”(注:其神灵牌位上的字除了横批是横着写,其余都是依次从左往右竖着写的。)

韦美花的神灵牌位情况如下。横批上“好好学习”居中,“日”、“月”二字与之同在一行,但是,分别处于其左右两端。(横批中“日”、“月”表示永远光明,此巫坛永远好。)

左、右两联分别写道:“跟着共产党走,听天老爷的话。”

中间写道:“韦大哥的神位,毛大哥的神位,韦大哥的神位,天大哥的神位,韦秀华爸的神位,韦承德公的神位,毛泽东王的神位,天老爷的神位。”(依次从左往右竖写)。

最后一行居中横着写:“天天向上。”韦美花的神灵牌位旁边张贴一张红纸,其上写一些求神祈福语。

母女俩共用一个台案,情况如下。

第一排:一些塑料花、果。

第二排:小香炉、大香炉(一般在其上插上木香、香烟,因为她供奉的神生前喜欢抽烟,所以在祭拜神灵的时候要往香炉中插上香烟)、一盏煤油灯、一些糖和饼。

第三排:祭品比如猪肉条或公鸡。

第四排:熟的一碗饭,一叠盐巴,三个酒杯,三双筷子,酒壶,一碗生大米(做法事的时候,其插上巫婆法印,碗口横放一把七星宝剑)。

第五排:行法事的地方包括打符茭。台案上方悬挂一张红布,并垂于台案左右两边,象征着知府衙门。

台案右下方放置一个废置的炒菜锅,仅供烧冥币或纸钱之用。

据说由于她们共用台案等,每当黄美玉上香的时候,两个巫婆神灵牌位上的神都可以享受祭供,此后,七仙姑告诉黄美玉灾难的根源,天老爷等众神一起帮助她们母女俩消灾,达到两者的通力合作。据说七仙姑降凡,附着在黄美玉的身上,让她具有一般巫婆卜问神灵鬼怪的能力。尽管天老爷没有附着在她的身上,只是降凡到她母女俩公用的香炉上,因她一家在韦美花接受天老爷的考验的时候,也跟着吃斋一个多月,故而天老爷也帮她办事。所以,一般都是黄美玉借助与七仙姑沟通得知神的启示,然后,她或其女儿韦美花就烧香代阳间的人祈求天老爷等众神为前来的香客禳灾除难,获得健康与平安。

第四节 本个案的独特典型性

据笔者考察,凤梧乡几乎每个自然屯都有女巫。她们大多不是自愿受戒当巫婆,而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往往把这归咎于个人的命运以及家族系谱的缘故。个人命运指的是八字注定要做巫;家族系谱则是指无论自己所出的父系或者母系,或者夫家父系中,凡是曾经有祖先做道公或巫婆,这些八字要做巫的人,就必须继承这类祖先的职务,接班做巫婆,让她们可以继续享受香烟与祭品。这样的人往往出现身心不适,如病痛、胡言乱语等症状,往往就意味着其必须请师公、道公、巫婆为其举行受戒仪式,由一个俗人转变为巫师。本章叙述母女巫师所在地歪望屯村民在面临生活的困顿或无法解释的现实时,如病痛、死亡或莫名的困扰,或多或少都会想到信赖当地巫婆,让她们下问神灵,获得一种解释困扰或消灾祛难148第十章 的启示。譬如,某家丢失了一只大公鸡或一头耕牛、被偷走一笔现金、孩子生病或啼哭不止等,都会带上香、纸钱、蜡烛等前去女巫家做法事,卜问其中的缘故和对策。此时,巫婆就会以主人的声音语气与神对话,此时巫婆既是人又是神,一身二腔,一句人话一句鬼话,一问一答地表明主家病灾的原由。在巫婆问明病灾的原由之后,再由主家择吉日请道公或师公举行法事。可见,巫婆也就是人们在壮族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一部活字典。

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能力增强了,但却得面对形势严峻的商品经济的风险。例如,2009年袭来的金融风暴使得大批工厂倒闭,许多工人下岗,打工者被迫返乡务农,这时,遭受不测之灾的人,就会向巫婆寻求帮助,希望获得一些趋吉避凶的启示,从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广西平果县地处大石山区,历来是民间信仰尤其是巫信仰流传十分浓厚的区域,以上记述的个案在普遍性中呈现出独特的一面。

第一,建庙立神,跨界行巫。一般而言,壮族女巫是没有自己的庙宇的,而是一个女巫有一个七仙姑附体,独立施行巫婆法事。女巫韦美花母女却与此大相径庭。她们先后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广西平果县重建庙宇,并于庙中祭拜各路神灵,囊括了壮族土俗神岑顺王、各地土地神等,对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中国道教中的玉帝等复杂的神灵体系,信徒也纷纷虔诚地上香跪拜这些神灵,祈求天老爷等众神的庇护,为其禳灾祛难。可见,民间信仰中民众对佛、道和其他各种土生土长的偶像一视同仁,只要觉得它们能给自己解决生存上的困难,避免灾害和求得幸运,就一律烧香礼拜。

第二,母女双簧,一唱一和。如前所述,女巫韦美花从走上巫路之初,就通过自己的母亲卜问神灵,因为是一家人,她俩就一直密切配合着按照神的启示行事,后来还两人共用一个巫坛,彼此通力合作做巫事。面对信徒的灾难或困惑,一般其母亲先向七仙姑卜问各种灾难或困惑的缘由,然后,再由她或她的母亲上香代信徒祈求天老爷等众神为信徒禳灾除难,获得福祉。

第三,虚张造势,扩大影响。女巫韦美花自称得到神灵的启示,要求前来拜祭天老爷的香客自带一碗米、一斤肉、一瓶酒、一包烟、一把香、一斤苹果、一点糖饼、一个36元的封包,一次净到她的娘家或夫家,上香祭拜天老爷等众神,她则要求天老爷等众神祝福他们身体健康,全家平安。香客回去后不久,奇怪的病就自动消除,一般都会按照她说的神的启示拿100元来还愿。

总之,民间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地方,就有民间信仰发生影响的空间。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宇宙也有大量人类未知或至今无法认识、无法解释的领域,也许民间信仰将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所以,在现代化的今天,壮族巫信仰依然在民间社会得到继续发展,并成为当下一部分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精神寄托。

来源:思恩府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