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6亿投资引爆湾区新增长极!惠州2025年重大项目清单曝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5 02:19 1

摘要:当深中通道打通珠江口“任督二脉”,惠州正以“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据《惠州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披露,全市将铺开335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7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49亿元。从世界级交通枢纽到万亿级产业集群,从

导语:

当深中通道打通珠江口“任督二脉”,惠州正以“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据《惠州市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披露,全市将铺开335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74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49亿元。从世界级交通枢纽到万亿级产业集群,从智慧新城到民生福祉工程,这些项目将重构城市空间逻辑,为“石化能源+电子信息”双轮驱动注入新质生产力。

一、交通破局:大湾区东翼枢纽加速成型

1. 高铁网络“四纵五横”成网

- 深汕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关键节点,2025年将完成惠州南站至深汕合作区段铺轨,建成后惠州至深圳高铁直达时间缩短至30分钟,日均客流量预计突破8万人次。

- 广汕高铁延伸线:启动汕尾至汕头段前期工作,建成后惠州至潮汕地区高铁直达时间缩短至1小时,支撑粤东城市群联动发展。

- 深惠城际铁路:2025年启动深圳前海至惠州沥林北站建设,推动深惠“半小时通勤圈”落地,沿线TOD开发释放土地价值超300亿元。

2. 高速公路“丰”字主框架贯通

- 1号公路(惠霞高速):投资233亿元的南北交通轴线2025年底建成通车,串联博罗、惠城、惠阳、大亚湾,将新材料产业园至大亚湾通勤时间压缩至20分钟,支撑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 稔平环岛高速:2026年底全线通车后,稔平半岛至市区车程缩短至1小时,年旅游接待能力提升至1200万人次,带动滨海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

3. 港口能级跨越升级

- 惠州港荃湾港区:启动1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建设,年吞吐量预计突破2000万标箱,助力惠州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 惠东港口:新建7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推动海铁联运,谋划南北出海新通道,年货运能力提升50%。

二、产业攻坚:从“石化重镇”到“全球智造”的蝶变

1. 石化能源新材料“双引擎”轰鸣

-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投资446亿元建设160万吨/年乙烯装置,2025年投产将形成年产高端聚烯烃200万吨能力,带动粤东石化产业链产值突破5000亿元。

- 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投资500亿元建设150万吨/年乙烯装置,2025年启动前期工作,规划生产电子化学品、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端产品,填补华南地区产业空白。

2. 电子信息产业“强链补链”

- 中韩(惠州)产业园:承接深圳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外溢,2025年引进50家半导体、智能终端企业,形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 潼湖生态智慧区:投资200亿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引入百度Apollo、小马智行等企业,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测试,带动汽车电子产业产值增长30%。

3. 新兴产业“多点开花”

- 惠东跨境电商产业带:深惠联动推动鞋服箱包产业出海,2025年建成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育100家亿元级直播品牌,年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

- 罗浮山生命健康产业:投资30亿元建设康养综合体,引入港澳医疗资源,2025年建成质子治疗中心,推动中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年产值突破150亿元。

三、科技创新:大湾区能源科技走廊崛起

1.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成型

- 国家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投资16亿元建设全球最大重离子加速器,2025年完成主体工程,推动核技术在医疗、材料领域应用,成果转化率提升至40%。

-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投资25亿元建设氢能研发平台,2025年突破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推动惠州成为大湾区氢能产业核心区。

2. 数字经济“新基建”提速

- 润泽(惠州)国际信息港:投资150亿元建设华南最大数据中心,2025年一期投用后提供5万个机架,支撑人工智能、云计算产业发展,年算力服务收入突破50亿元。

- 5G网络全覆盖:新建5G基站1000座,实现“3+7”工业园区5G网络深度覆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率提升至40%。

3. 产学研协同创新

- 惠州学院能源与物理学院:投资10亿元建设碳中和未来技术研究院,与明阳智能共建风电创新中心,推动海上风电技术国产化率提升至80%。

- “惠”聚优才计划:2025年投入20亿元,引进10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0万元科研资助,重点突破半导体、生物医药“卡脖子”技术。

四、生态治理:东江流域的“碧水保卫战”

1. 流域综合治理

- 东江水源涵养林建设:投资8.2亿元完成林分优化10万亩,年涵养水源能力提升20%,保障粤港澳大湾区4000万人口饮水安全。

- 枫江深坑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新建490公里污水管网,2025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水质达Ⅳ类标准,惠及沿岸50万人口。

2. 绿美惠州建设

- 环南昆山-罗浮山最美旅游公路:2025年建成218公里生态廊道,串联54个景点,打造“森林徒步+温泉康养”文旅品牌,年吸引游客500万人次。

- 稔平半岛能源科技岛:投资100亿元建设海上风电、光伏项目,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年减排二氧化碳800万吨。

五、民生福祉:千万市民共享发展红利

1. 教育医疗“扩容提质”

- 新建学校36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7万个、高中学位1.5万个,东江湾高级中学引入深圳名校管理团队,本科上线率目标提升至90%。

- 市中心医院新院区:投资35亿元建设三甲医院,2025年启用后新增床位1500张,引入质子治疗设备,肿瘤治疗费用降低60%。

2. 城市品质“颜值跃升”

- 智慧停车系统:新增停车位1.8万个,高埗镇立体停车楼提供1000个车位,全市停车周转率提升40%。

-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47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4.9万户居民,加装电梯500部,打造“15分钟生活圈”。

3. 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

- 中央财政扶持:获4548万元中央财政衔接资金,重点投向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推动20个省级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带动农户增收30%。

- 侨乡赋能:设立“金凤人才计划”,投入10亿元引进10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吸引潮商返乡投资超100亿元。

六、区域协同:深惠同城化“加速度”

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深惠协同发展区:启动坪地-清溪-新圩绿色低碳产业组团建设,2025年引入100家新能源企业,形成“研发在深圳、制造在惠州”的产业分工。

- 深惠城际铁路:2025年启动深圳前海至惠州沥林北站建设,推动深惠“半小时通勤圈”落地,沿线TOD开发释放土地价值超300亿元。

2. 产业错位协同发展

- 深圳研发+惠州转化:共建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等机构成果在惠州产业化,年技术交易额突破50亿元。

- 跨境电商“双港联动”:依托深圳港、惠州港,建设“前店后仓”模式,2025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00亿元,培育10个国际知名品牌。

结语:

从东江之畔的“石化重镇”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智造高地”,惠州2025年的重大项目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硬支撑”,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新引擎”。当6746亿元投资砸向交通、产业、科创、民生四大领域,这座“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千年古城正以“二次创业”的魄力,在大湾区“黄金内湾”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五年,惠州将不再是“世界工厂”的代名词,而是全球创新链的重要节点——这里不仅生产乙烯、手机,更将输出标准、技术和人才,成为大湾区东翼最耀眼的明珠。

来源:城市发展宣传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