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超”接棒职工足球,首届赛事双冠军续写辉煌

B站影视 2024-12-04 11:13 11

摘要:1955年,青岛市总工会首次举办职工足球比赛,这是青岛职工足球的开端;2024年10月19日,首届青岛职工足球超级联赛在青铁体育乔伦运动公园激情开赛,这是青岛职工足球“焕新”出发。12月1日,首届“青岛工超”进行了两个组别的决赛,青岛地铁集团队以3∶2力克市体

1955年,青岛市总工会首次举办职工足球比赛,这是青岛职工足球的开端;2024年10月19日,首届青岛职工足球超级联赛在青铁体育乔伦运动公园激情开赛,这是青岛职工足球“焕新”出发。12月1日,首届“青岛工超”进行了两个组别的决赛,青岛地铁集团队以3∶2力克市体育局队夺得甲组冠军,市北交警足球队以4∶2击败李沧区文旅局队获得乙组冠军。

首届“青岛工超”决赛上演巅峰对决。 赛事组委会供图

20世纪60年代,青岛足球分为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以及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等赛事。1963年青岛乙级足球联赛有14个队参加比赛,商业局队和301工厂队分别获得冠军和亚军,晋升为甲级队。在1965年的青岛甲级足球联赛中,外贸局队、驻青海军队和四方机厂队分别获得冠军、亚军和季军。1967年起,17岁的杨安利作为青岛油漆厂足球队中后卫出战全市职工足球比赛。随着足球脚法和战术意识水平的提高,杨安利相继入选了八一队、国青队和国家队,作为国足主力球员参加了第六届亚洲杯、第八届亚运会,均获得季军。

杨安利是青岛足坛先驱杨昌的第三子,生于1950年。7岁他就开始接触足球,那时父亲杨昌任市青少年业余体校足球教练。杨昌经常带着小儿子到体校练球,在足球技艺方面对杨安利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点。此外,杨昌不时带他到一体、二体和海泊河体育场看足球比赛,这使继承了父亲优秀运动基因的杨安利对足球产生了浓厚兴趣。1964年,杨安利进入素有足球传统的青岛第十中学,他的体育老师是曾任山东足球二队教练的金天民。1967年,杨安利初中毕业,进入青岛油漆厂工作。成为工人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足球的热爱,在油漆厂足球队司职中后卫,得到了原山东足球二队主力队员吴胜泰经常性的指教。随着杨安利代表青岛油漆厂经常参加全市企业球队间的比赛,他的足球技战术能力不断提升。

1971年,在原八一足球队球员刘金海、杨臣书的共同推荐下,来青岛考察挑选年轻球员的原八一足球队主教练刘国江“相中”了21岁的油漆厂工人杨安利,就这样杨安利成为北京体育学院青训队一队球员,主教练为原国家队前锋张宏根。1973年,八一体工队重建,包括杨安利在内的16名优秀球员被分配至八一足球队。司职中后卫的杨安利很快成长为球队主力,1974年他入选了国家青年队。1976年,杨安利不仅出任八一足球队队长,还入选了国足,随队参加了当年6月在伊朗举行的第六届足球亚洲杯比赛。这是中国队首度参加足球亚洲杯比赛,那支国足阵中齐聚了容志行、迟尚斌、陈熙荣、戚务生、李富胜等足球名宿。在半决赛中,中国队以0∶2不敌东道主伊朗队。季军争夺战中,中国队以1∶0战胜伊拉克队摘得铜牌。

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在泰国曼谷举行,杨安利作为国足主力球员出战了亚运会足球比赛,中国男足再次碰到老冤家伊拉克队,最终以1∶0力克对手,获得曼谷亚运会足球赛的季军。同年,杨安利入选国家队,参加了第七届足球亚洲杯赛预选赛。

1991年,有两支青岛球队参加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分别是山东外贸机械队和铸造机械厂队。1992年8月,山东经贸委足球队获得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冠军,晋级全国足球甲级联赛。1994年,青岛市恢复开展职工甲级、乙级足球联赛,还举办了“恒泰房地产杯”“青百二店杯”等足球比赛。1996年,市体委、市广电局、青岛日报社联合举办了“发达杯”足球比赛,参赛队共16支。2001年,青岛市建立成年业余足球联赛制度,并举办首届“世达杯”青岛市业余足球联赛,比赛分为甲级队、乙级队,实行升降级,有8支队参赛。2004年第四届“世达杯”青岛市业余足球联赛参赛队达17支,包括12支甲级队和5支乙级队。2005年后,该赛事被纳入“亚洲展望计划”青岛城市足球联赛。

2024年10月19日,由青岛市总工会、青岛市体育局、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青岛工超”启幕,旨在打造首个兼具专业性、年度性及可持续发展特质的职工足球超级联赛,为青岛足球的振兴贡献“工人力量”。本次比赛不仅覆盖青岛七区三市,更吸引了市直机关和众多名优企业的积极参与。首届“青岛工超”采取八人制足球比赛形式,表明了赛事不设参赛壁垒的开放态度,这一设定既降低了参赛门槛,便于全市企事业单位、各行各业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又保留了足球运动的竞技性与观赏性,使得比赛更具亲民色彩与竞技魅力。无论是市直机关、市直企业、驻青企业的职工,还是各区市工会组的足球爱好者,都得到了在“青岛工超”绿茵舞台上一展身手的机会。

首届 “青岛工超”比赛分为上下两个半区,上半区为甲组(市直机关、市直企业、驻青单位)球队,设置10个小组,每个小组4支球队;下半区为乙组(区市工会),设置8个小组,每个小组4支球队。本次比赛共分为小组赛和淘汰赛两个阶段,通过小组单循环比赛,每个小组的第一名直接出线,6个最好成绩的小组第二出线,构成16强队伍。随后进行交叉淘汰赛,最终决出两个组别的冠军。这种双轨并行的赛制设计,既保证了比赛的公平竞争,又增加了比赛的悬念与看点。各参赛队伍在一个多月的赛程中,以球会友,以赛促训,充分展现青岛职工足球的风采与实力。

从10月19日起,来自全市企事业单位、各行各业的72支代表队1000余名职工运动员激战“青岛工超”赛场。经过三周的激烈角逐,首届“青岛工超”两个组别的16强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各组别1/8决赛。两个组别16进8的比赛精彩纷呈,有三场比赛两队均在常规时间战成平局,经过惨烈的点球大战才决出了8强席位的归属。

11月16日、17日进行了首届“青岛工超”两个组别8进4的比赛。在甲组1/4决赛中,青岛港集团队以4∶3击败青岛大学队,市教育工会队以5∶2击败青岛科技大学队,市体育局队以5∶1击败市公安局队,青岛城投集团队以1∶5不敌青岛地铁集团队;在乙组1/4决赛中,城阳区总工会海啸队以3∶4不敌市南区统战部代表队,市北区辽宁路街道队以2∶3不敌崂山区总工会二队,李沧区文旅局队以1∶0击败市南区机关联合一队,市北区即墨路街道队以1∶5不敌市北交警足球队。

11月24日下午进行了首届“青岛工超”两个组别的半决赛。在甲组的激烈角逐中,青岛地铁集团队在点球大战中击败青岛港集团队晋级决赛,市体育局队则力克市教育工会队;在乙组对决中,李沧区文旅局队击败了市南区统战部代表队,崂山区总工会二队不敌市北交警足球队。11月30日进行的季军争夺战中,青岛港集团队以6∶0大胜市教育工会队摘得甲组铜牌,崂山区总工会二队以3∶0击败市南区统战部代表队获得乙组第三名。12月1日进行的巅峰对决中,青岛地铁集团队以3∶2力克市体育局队夺得甲组冠军,市北交警足球队以4∶2击败李沧区文旅局队获得乙组冠军。

首届“青岛工超”的全部比赛在青铁体育乔伦运动公园举行,这块场地的足球场拥有优质的灯光、FIFA顶级草皮和超厚缓冲垫,让广大参赛队员充分体验了职业足球品质场地。两个组别进入1/4决赛后,赛事组委会为8强球队提供了先进的智能穿戴设备及数据采集服务。

通过数字工作站、运动员传感器、智能足球和操作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实时采集球员的内部负荷、外部负荷及技战术数据,包括最大心率、平均心率、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跑动距离、最快跑动速度、传球次数、传球成功率等运动数据,以及传球关系图、跑动热点图、球队阵型图、三区进攻比例图等统计分析图表等。通过“智能科技赋能绿茵”的一系列增值服务,让每一位球员更好地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展现风采。

来源:青岛早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