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腾讯于2025年3月27日正式上线的ima知识号,凭借其独特的知识管理理念与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有望成为继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之后,微信生态中的“第三极”。本文将深入探讨ima知识号的重要意义、独特优势以及其对微信内容生态的深远影响。
腾讯于2025年3月27日正式上线的ima知识号,凭借其独特的知识管理理念与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有望成为继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之后,微信生态中的“第三极”。本文将深入探讨ima知识号的重要意义、独特优势以及其对微信内容生态的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微信代表的社交体系是腾讯最重要的护城河,也是其它护城河的根基。
好比一棵树,在社交的基础上,腾讯长出了游戏、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网络广告这些盈利模式,总体构建了腾讯的商业帝国。
但是你不要理解错了,微信从来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更是一个生态。
在微信内,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朋友圈、小商店和企业微信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圈。
公众号、朋友圈、视频号为代表的内容生态更是微信生态的重中之重。但随着短视频时代的来临,抖音、快手的崛起,曾一度抢夺了大量用户时长,对微信的内容生态造成巨大冲击。
你是否仍然觉得,AI给出的回答过于空泛?
你是否仍然觉得,AI达不到专业领域的水准?
……
当我们与AI交互时,如果AI不能给到我们预期的结果,通常有三种情形:
1.我们没有把需求说清楚,没有很好地提出问题。
这就好比一个病人问诊医生,只是告诉医生自己不舒服,再牛的医生也无法给出精准的治疗方案。
2.AI大模型缺乏相应的知识。
比如,原子弹的制造技术,这类知识只可能封存在各国本地部署的数据库,不可能上网的;比如一些智库的独家知识产品/模型,我前东家Kantar的MDS品牌力模型计算方式等;再比如钱学森作为科学家的个人学习和成长经验。
3.AI大模型本身能力不足。
比如由于训练数据可能存在偏见(如性别、文化偏见)或覆盖不全,或者无法处理敏感数据(如用户隐私、商业机密),又或者预训练模型数据可能过时,无法反映最新趋势,黑箱模型输出不可控(如生成错误内容或有害信息)等等。
基于上述三个问题,我们分别可以采用提示词、RAG知识库检索增强、模型微调训练来解决。
ima知识号,正是基于RAG检索增强的个人(共享)知识库。
在AI时代,个人知识库与通用知识库将形成互补关系:
个人知识库可以作为通用知识的过滤器和解释器通用知识库可以为个人知识库提供更广阔的背景和参考理想的知识管理应该是两者的融合:利用AI增强个人知识管理,同时保持个人视角的独特价值个人知识库与通用知识库的关系,本质上是“深度专业化”与“广度泛化”的辩证统一。
AI的发展非但不会削弱个人知识库的价值,反而通过技术赋能(如自动化整理、智能检索)推动其进化。
未来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通用模型打底+个人知识库攻坚”的混合智能体系,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双重提升。
02 为什么非得是ima知识号?能构建个人知识库的平台/工具有很多,比如秘塔AI搜索:
为什么我看好ima并且相信ima的知识号会胜出?
是因为ima和微信生态深度绑定。
1.零摩擦的内容迁移路径
知识号主可将微信公众号收藏夹、聊天记录、视频号内容一键导入ima知识库,解决其他工具(如Notion)需手动上传的痛点。
这种“微信即知识库”的设计,使IMA成为个人数字资产的天然入口。
简单说,ima知识库的建设/生产成本最低。
2.社交裂变的内容分发
知识库发布至ima广场后,可通过微信好友、社群、朋友圈自然传播。
例如,你分享的《DeepSeek研习社》知识库,3天内通过朋友圈触达3000+潜在用户,这种社交扩散效率是其他知识库平台工具比不了的。
这意味着个人知识库的获客成本低。
3.更加丰富的变现模式
能够预见到的有:
(1)个人创作者。通过知识广场流量分成(未来可能)、付费订阅(如《Python实战课》知识库9.9元/月)、打赏功能实现收益。
(2)企业客户。提供私有化部署(金融行业合规知识库)、API调用(按次计费)、定制化知识中台服务。
这意味着个人知识库建设者有动力,这样才有正循环。
4.企业级服务的无缝衔接
此外,还能和腾讯的企业服务打通,助力企业本地知识库建设。
与腾讯会议、企业微信深度整合,实现“会议纪要自动生成→存入知识库→新人培训问答”的工作流闭环。
03 Ima知识号:微信内容生态第三极)、视频号(短视频)后的“第三极”——即结构化知识服务平台。
这并不是不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符合腾讯布局AI的战略
当前AI工具(如ChatGPT、文心一言)多聚焦于通用问答与生成,用户需求分散且难以形成黏性。
而ima知识号选择垂直的“知识库管理”场景,瞄准企业、教育机构、专业人士的结构化知识需求,例如法律案例库、政策文件库、行业报告库等,提供从内容聚合、AI分析到商业变现的一站式服务。
这种垂直场景的深耕,既能避开与通用模型的直接竞争,又能通过高频刚需建立用户依赖。
2.微信生态资源的二次盘活
ima的核心优势在于打通微信公众号内容生态,可直接检索2012年以来的历史文章。
知识号可将这些内容转化为结构化知识库,例如将某科技公众号的系列文章整合为“AI技术发展史”知识库,并通过AI工具提炼要点、生成脑图,进一步提升内容价值。
3.填补微信内容生态的深度空缺
微信公众号以流量型图文为主,视频号侧重轻量化短视频,而知识号允许企业、教育机构、专业人士将内部知识库(如行业报告、教学资料)发布至“知识库广场”,通过AI问答功能实现知识共享与变现。
例如,律师可创建“AI法律知识库”,整合千余份法律法规和判例,提供精准咨询服务。
这种垂直领域的深度内容,满足了用户对专业性与可信度的需求,弥补了微信现有内容生态的短板。
04 写在最后不妨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Ima知识号在微信的二级入口露出,会是怎样的情形?
在AI时代,单纯的技术优势难以形成垄断,而“场景+生态”的组合拳才是关键。
若腾讯能持续优化AI理解能力、完善商业化路径,知识号或将成为其对抗通用大模型竞争的核心武器,甚至重新定义AI时代的知识服务模式。
字节跳动依托短视频流量主攻信息分发,但视频内容难以结构化;百度依赖搜索技术但缺乏闭环生态。
而腾讯通过ima知识号,以图文深度+微信生态构建“知识护城河”,既能防御竞品入侵,又能为微信拓展B端商业化场景。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