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完热血沸腾,立马收藏,感觉自己离人生巅峰就差一个“开始键”。结果呢?
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这样的帖子——
《3天学会Python,轻松月入3万》
《30天瘦20斤,不运动不节食》
《新手写作7天,稿费破万》
看完热血沸腾,立马收藏,感觉自己离人生巅峰就差一个“开始键”。结果呢?
第一天:斗志昂扬,打开电脑,写了两行代码,发现连“Hello World”都报错。
第三天:开始怀疑人生,“这玩意儿真的能月入3万?”
第七天:彻底放弃,安慰自己——“可能我不适合这个赛道。”
别装了,这说的就是你!(当然,也包括曾经的我。)
后来我才明白,那些标题里少看了一个字——不是“3天学会Python”,而是“3天学会放弃Python”。
现实是:所有你看到的“轻松成功”,背后都是海量的试错和输出。
李佳琦在爆火前,做了3年默默无闻的直播,每天6小时,嗓子哑到说不出话;周杰伦刚出道时,写的歌被拒到怀疑人生,最后硬是塞满吴宗宪的抽屉,才换来一次机会。
所以,醒醒吧!哪有什么“一蹴而就”,都是“咬牙硬撑”熬出来的!
01.
为什么“大量输出”是唯一的捷径?
(1)量变才能质变,没有“灵感”只有“手熟”
很多人总爱说:“等我有了灵感再写/等我准备好了再做。”
兄弟,灵感不是等来的,是硬憋出来的!
毕加索一生画了3万多幅画,但世人只记得《格尔尼卡》;莫扎特写了600多首曲子,但最火的也就那几首。
你以为那些脱口秀演员台上5分钟的段子是“灵光一闪”?不,那是他们在开放麦被观众骂了50次后,硬改出来的!
《刻意练习》这本书早就研究透了:顶尖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根本不是天赋,而是练习时长+持续反馈。
所以,别想着“一出手就封神”,先做到“一出手不丢人”就不错了!
(2)失败不是终点,是“排雷手册”
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就想放弃:“唉,我不行,算了。”
大哥,你玩游戏通关前要不要死几次?写作业要不要错几题?怎么轮到赚钱、学技能,就指望一次过?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前失败了上千次,记者问他什么感受,他说:“我不是失败了999次,而是找到了999种不行的方法。”
(虽然这梗有点老,但道理是真的!)
每一次失败,都是在帮你排除错误选项。你踩的坑越多,后面的路就越顺。
(3)输出倒逼输入,懒人自救法
你是不是也这样——
收藏了一堆“干货”,书单列了10米长,网盘存了100G课程,结果……
“收藏=学会”,然后继续躺平。
醒醒!你是‘知识的貔貅’吗?只进不出,迟早憋死!
最好的学习方法,不是“学”,而是“用”。
想学写作?先写200字,发朋友圈!想做短视频?先拍1条,别管画质!想提升表达?每天录1分钟即兴演讲!“先完成再完美”,别让“准备”变成“拖延”的借口!
02.
普通人如何坚持“大量输出”?
(1)降低预期,从“丢人开始”
很多人不敢行动,是因为怕自己做得太烂,被人笑话。
但真相是:没人那么关注你,大家都很忙的!
海明威说过:“所有初稿都是狗屎。” 你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像垃圾?恭喜!这说明你的审美比能力高——而这是高手的必经阶段。
B站顶流UP主“何同学”早期的视频画质粗糙、剪辑生硬,但他坚持每周更新,才有了后来的爆款。
**所以,别怕丢人,先丢起来再说!**
(2)用“复利思维”对抗焦虑
很多人坚持几天没效果,就放弃了,觉得“努力没用”。
但成长就像存钱,不是一天暴富,而是利滚利。
每天写500字,一年就是18万字≈两本书稿!每天拍1条视频,一年后你就是“行业老司机”!(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当年立flag“日更公众号”,结果现在……算了,至少学会了‘花式找借口’。)
(3)找个“输出搭子”,互相伤害
一个人坚持很难,但拉个人下水就容易多了!
加个打卡群,谁断更谁发红包。找个朋友互相监督,每天互发成果。相信我,为了不输钱,你能爆发出高考般的潜力!
03.
成功是“熬”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别再羡慕别人的结果了,去拆他们的过程!
今天开始,用输出‘堆’出你的运气。
最后送一句扎心的话:
“你之所以还没成功,可能只是因为——你放弃得比别人早了一点。”
干就完了!
来源:博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