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敦煌市通过“良种筑基、良法赋能、良策助力”的创新模式,推动传统棉花产业焕发新生机。去年,敦煌棉花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机采棉占比高达86.3%。
近年来,敦煌市通过“良种筑基、良法赋能、良策助力”的创新模式,推动传统棉花产业焕发新生机。去年,敦煌棉花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机采棉占比高达86.3%。
敦煌市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国审棉K07-12、陇棉63号等宜机采新品种。近3年,这些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新增直接经济效益约2520万元。
敦煌市围绕“扩行、壮株、拓高”的机采棉“宽、早、优”栽培技术路线,从耕种到采收,全面推广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目前,干播湿出、精量播种、机械封土、无人机飞防、水肥一体化管理、机械采收等关键技术实现全覆盖。其中,干播湿出技术每亩节水180方以上,精量播种每亩节省种子4公斤以上,机械采收每亩节省人工成本600元以上,“宽早优”栽培技术每亩增产5%以上。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升了棉花产量和品质。
敦煌市以省级奖励资金为依托,先后实施了机采棉绿色生产基地建设、植棉区社会化服务等6个补贴项目,累计投入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379万元。这些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户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近3年,敦煌市累计推广机采棉综合配套农艺技术15万亩以上,新增直接经济效益约1.38亿元。同时,通过节水技术的推广,敦煌农业生产与生态用水的矛盾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我们将以机采棉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敦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机采棉技术的全面推广,敦煌棉花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刘文晶)
来源:酒泉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