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持续推进出版主业品牌建设,强化已有品牌的升级、新品牌的培育,助力打造头部产品集群,推动扩大市场影响,辽宁出版集团策划组织“树名社名品、推名家名编”宣传工程,以实施“社长总编辑荐书”为重要支点,从2019年1月设立至今,坚持每月推出,已累计推荐精品图书500余
为持续推进出版主业品牌建设,强化已有品牌的升级、新品牌的培育,助力打造头部产品集群,推动扩大市场影响,辽宁出版集团策划组织“树名社名品、推名家名编”宣传工程,以实施“社长总编辑荐书”为重要支点,从2019年1月设立至今,坚持每月推出,已累计推荐精品图书500余种。
“社长总编辑荐书”充分发挥阅读推广、阅读指导作用,以集团重点产品线建设目标为牵引,擦亮各社专业领域出版品牌,突出抓好出版带头人在精品图书推荐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头雁效应”增进传播引力。同时,为作者、编辑、读者搭建沟通桥梁,将供需两侧紧密结合,增强协同力,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全民阅读,共享书香。
彭伟哲
辽宁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图书详情
《画外:王时敏散佚信札考释》
作者:万新华 著
责编:彭伟哲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24年12月
推荐理由
谛听王时敏89年漫长人生阅历的玄妙之音
《画外——王时敏散佚信札考释》聚焦于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的收藏和海内外拍卖会上的拍品,汇辑王时敏近九十通散佚书信进行释读。王时敏所处的17世纪,正值印刷文化的鼎盛时期,身前留下“尺牍”二卷共九十八通,收入《王烟客先生集》,《西庐家书》一卷十通,《清晖堂同人尺牍汇存》三十余通,今人整理《王时敏集》,悉数收录。本书依托的正是这样的印刷文化史场景,反映了明清时代江南文化精英综合艺术造诣。这批散佚信札在《西庐家书》之外,更明确地交代一位以保存家族为己任的江南文化精英,正当风云突起的历史关头,如何深思熟虑,在隐逸与入仕的两难中,选择了为自己和为家族后人的不同方案,求得两全。
王时敏作为“四王”之首,在书画艺术上“摹古”百家之长,为我们所熟知。画家之外,王时敏又是如何?作为家长的王时敏在绘画之外并非优游笔墨、啸傲烟霞,在悼念亡妻时反复自责“文章勋业两无成”,显得忧心忡忡。明末,他里居乡间,并非如乃父王衡一样认同山人价值观;清初,他又时刻以先祖遗风勉励子孙延续仕业,苦心维护家声,也设法结交勋贵官吏以寻求支持保护,热心参与地方事务,赈灾救济、代表合境官民上诉芦蠹、发起西园会集等,保全士绅名望、延续家族声誉,维持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子孙繁衍,家业不坠,一切都在家族之内,一切也在家族之外!
本书与作者万新华近年策划和参与的“娄水文华——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娄东绘画回乡特展”“家在娄水边——从‘四王’到近代娄东专题展”相互参照,令人惊叹地呈现王时敏的重要性、王时敏交往圈的重要性、王时敏时代的重要性,呈现书简和书画一样作为艺术史本体的东方色彩和无穷魅力。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散佚”墨宝与汇辑文献之间的张力,在数码人文和博物馆遍地开花的今天,不论是阅读《王烟客先生集》中的“尺牍”,《西庐家书》《清晖堂同人尺牍汇存》,还是透过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的展览橱窗观赏王时敏手札,都容易忽略雕版书籍在知识界打开的公共空间与个人书写在文化精英圈建立的私密空间的叠交关系。一经切换这两个空间,本书的立意便不言自明。
来源:辽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