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春秋(93)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8 08:22 2

摘要:在重庆西北的歌乐山下,有一块大约四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有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设立的军统重庆集中营,人称“两口活棺材”的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在军统内部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白公馆为“中学”,息烽集中营为“大学”。在被称作“中学”的白公馆,有这样一个小孩,他是

小萝卜头的故事

在重庆西北的歌乐山下,有一块大约四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有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设立的军统重庆集中营,人称“两口活棺材”的白公馆、渣滓洞监狱。在军统内部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白公馆为“中学”,息烽集中营为“大学”。在被称作“中学”的白公馆,有这样一个小孩,他是为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最小的一位烈士,在他牺牲后几十年人们都叫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的大名叫宋振中。

他的爸爸宋绮云是一个做秘密工作的共产党员。1929年,宋绮云受党组织派遣,到杨虎城将军身边任秘书,并出任《西北文化日报》社长、总编辑。“西安事变”前后,宋绮云积极做杨虎城的统战工作,对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1年秋天,正在家探亲的宋绮云被特务抓走了。

小萝卜头的妈妈徐林侠也是一位共产党员,在宋绮云被抓走后,她到处打听。

一个阴雨的下午,一个穿一身蓝色工作服,戴着鸭舌帽的家伙来到宋家:

“请问您是宋社长的太太徐林侠吧?”

“先生是……”

“我是宋社长手下的工人,我从宋社长那儿来,给您带来一封宋社长的亲笔信。”

徐林侠真是喜出望外,跑了两个多月打听消息,今天终于盼来了音讯。她连忙把信拆开,可看了信,她又失望了,信上只写了:“速将换洗衣服送来”。

是宋绮云的字迹,但为什么只写这几个字呢?她有点纳闷,于是又转身问来人:

“宋绮云现在哪里?”

“在报社,宋社长吩咐,请您亲自将衣服送去。”

容不得多想,徐林侠忙找来几个孩子,安排好了几天的生活,告诉他们:

“妈妈去找爸爸去,最多三天就回来,你们要互相照顾,等我们回来。”

徐林侠抱着只有八个月的宋振中走出家门,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

他们上了敌人的当,那封信是特务骗宋绮云写的。他们被关进了监狱,曾被关押在贵州的息烽监狱和重庆的白公馆监狱。

宋振中被关进监狱的时候只有八个月,还离不开尿布,牢房里见不到阳光,阴暗、潮湿,尿布老晾不干,妈妈只好白天把尿布围在腰里,搭在肩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它暖干。时间长了,妈妈得了风湿病,关节红肿、疼痛,蹲下起不来,起来蹲不下。宋振中就在监狱里长大,因为严重营养不良,长得一个大大的脑袋,瘦瘦的身子,全身皮包骨头,根根肋骨清晰可见,难友们把他叫“小萝卜头”。

从有记忆起,小萝卜头就在监狱里,不知道外面的天地。在他的眼中,牢房就是划分好与坏、善与恶的标准,牢房里被关的都是好人,牢房外打人的都是坏蛋。

一天,一缕阳光照进监狱,小萝卜头趴在牢房唯一的窗户旁,大大的头紧紧贴住栏杆的缝隙,睁大眼睛,正努力想看清外面草地上是什么虫子在叫,叫得那么好听,他甚至小声笑了出来。

一个女看守无聊地站在走廊一边,忽然她被小萝卜头的笑声吸引住了,她踱到小萝卜头的牢房门口:

“小萝卜头,你在看什么呀?”

小萝卜头头也没抬,没好气地说:

“看虫子。”

女看守见小萝卜头不搭理她,有点气恼,正要发火,想了想脸色又缓和下来,装出一副笑脸,低下头,脸凑近小萝卜头:

“叫我阿姨好吗?我带你出去玩,你看,那个小虫子多可爱!”

小萝卜头这才抬起头,疑惑地看着这个平日凶狠的女特务,心想:

“为什么她今天没有骂我呢?平时她对叔叔阿姨们可凶了。”

小萝卜头朝正在牢房里补衣服的妈妈望去,每当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他都习惯这样。奇怪的是妈妈这次一直低着头,象没看见小萝卜头求助的目光。

“对了,妈妈不久前才告诉过我,我长大了,要学会自己分清好人和坏人。这个看守平时总是对关在牢房里的叔叔阿姨又打又骂,有时还要用刑罚,她才不是好人哩,关在牢房里的叔叔阿姨们才是好人。”

小萝卜头这样一想,眼睛里的疑惑便消失了,答道:

“你不是阿姨,你是看守。”

“看守也是阿姨呀。”

女看守又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用花花绿绿的纸包得很漂亮的糖果,凑到小萝卜头的鼻子前:

“你闻闻,这是糖,很好吃的,想不想吃呀?你叫阿姨就给你吃,全都给你。”

糖果,小萝卜头还从来没吃过,从玻璃纸里飘出来的甜香味真是好闻,但是小萝卜头克制住了自己,坚定地摇摇头:

“我不吃看守的糖。”

女看守沉不住气了,大吼大叫起来:

“快叫呀,快叫呀,快叫我阿姨,我给你糖吃。你叫不叫,不叫打死你!”

小萝卜头大声喊道:

“你不是阿姨,你是看守,你是特务!”

接着又扑进同牢女难友的怀里,甜甜地喊了一声:

“阿姨!”

气得那个看守直跺脚。

妈妈摸着小萝卜头的大脑袋高兴地说:

“好孩子,你长大了。”

小萝卜头的妈妈徐林侠生病了。长期牢狱生活的折磨,使她浑身都是病,特务却一直不准她出狱看病,狱中又缺乏必要的医疗条件。疾病得不到治疗,加上缺乏营养,这次病得特别严重,两条腿肿得无法从裤腿里伸出来。在难友们的强烈要求和斗争下,特务也怕她死了不好交差,被迫同意让她去磁器口街上看病。妈妈坚持要带小萝卜头一起去,想让这个从来没出过监狱大门的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特务当然不同意,妈妈坚持不带小萝卜头去她也不去,宁愿死在狱中,特务无奈只好答应了。

虽然徐林侠病得连路都走不动了,特务却害怕她逃跑。特务给徐林侠带上手铐,和小萝卜头一起锁进轿子里。轿子被遮得严严实实,只留了一个小小的通风的小洞。从这个小洞里,小萝卜头贪婪地看着外面的世界,他第一次看到了外边的田野、田里的庄稼、路边的朵朵野花,第一次嗅到外面新鲜的空气,听到鸟儿自由的歌唱,他还看到路边的土地庙和庙里的泥菩萨。

轿子被抬进磁器口小镇,外面声音渐渐嘈杂起来,有叫卖青菜、白菜的,有叫卖香烟、瓜子的,还有挑担的农夫吆喝着穿街而过。小萝卜头从通风的小洞里露出两只小眼睛,惊奇地看着这一切,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多么新奇、多么有趣呀,他有好多问题要问妈妈:

“妈妈,那些人坐在那里干什么?”

“那是茶馆,那些人在喝茶聊天。”妈妈解释道。

“那茶馆中间那个人是谁?他为什么没喝茶?他在说什么呢?”打破沙锅问到底是小萝卜头的习惯。

“那是说书的,他在给茶客们讲故事?”

“他讲的什么故事呢?”

“他讲的是《水浒》,是讲一些穷人组织起来造反的故事。”

“我们是穷人吗?我们为什么没造反呢?”

“我们就是因为造反才被关进了监狱。”

“哦”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那我以后出去了我还是要造反,把坏人都消灭光。”

继续往前走,行人越来越多,小萝卜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妈妈简直应接不暇。突然, 他的目光被路边的一个又大又黑的东西吸引住了,他觉得这东西很好玩:

“妈妈,快看呐,那是什么东西?”

妈妈顺着小萝卜头的手指看过去,原来是一个棺材铺,里面摆着黑色的棺材,上面描着金色的图案,便跟儿子解释道:

“那是棺材,儿子。”

“棺材是做什么用的?

“那是用来……”

还真把徐林侠难住了,孩子还小,她真不忍心在他本来就可怜的童年里再掺进“死亡”二字,只好对他说:

“我们每个人最后都要进到里面去,如果人一进到里面,就彻底自由了。”

“真的吗?我要是进到里面就自由了?那我真想早点到棺材里面去。”小萝卜头兴高采烈地说。

徐林侠听了,真是心如刀绞,只有紧紧地搂着小萝卜头,说不出一句话来。

从磁器口回去后好几天,小萝卜头都一直沉浸在欢乐和兴奋中,他象一只快乐的鸟儿,从这个牢房飞到那个牢房,跟叔叔阿姨们讲他看到的一切,还有那具可以让他“自由”的棺材。

难友们听着他兴致勃勃的描述,既从心里为他高兴,又忍不住为他流下泪来,这个监狱里长大的孩子太可怜了,太让人心疼了!都是这吃人的社会,万恶的国民党特务把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折磨成了这样!

从那以后,小萝卜头嘴里说得最多的和脑海里想得最多的就是“自由”。有时候,他呆呆地坐在牢房门口,怔怔地望着被高墙和铁丝网割裂得支离破碎的天空,想象着有一天,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玩耍,尽情地享受阳光、空气。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愿望,对小萝卜头来说,却是无法实现的奢望。

有一天,他正对着牢房的窗子发呆,忽然,两只蝴蝶穿过白公馆的高墙电网翩翩地飞来。这两只可爱的小蝴蝶,一上一下,一起一落欢快地追逐、舞蹈,象两个降临到人间的花仙子,小萝卜头看得入了神。

突然,有一只蝴蝶停在了窗子上,小萝卜头轻轻站起来,敏捷地向前一扑,竟抓住了。他将蝴蝶捧在手心,仔细地观察,这只蝴蝶淡黄色的翅膀上洒着黑色和蓝色的斑点,头上的两只触角,上下左右地不停摇摆着。小萝卜头找来一个空火柴盒,小心地将它装进去。

这只小蝴蝶成了小萝卜头的玩伴,他常常对它说自己的心里话,还从满是砂子和稗子的牢饭里挑出米粒放到火柴盒里给它吃,不时听听它的动静。可他总是听到小蝴蝶在盒子里焦燥不安地扑腾着,好象很不情愿呆在盒子里,他把盒子打开一点点,看到小蝴蝶哀伤的眼神,顿时,小萝卜头的心也不安起来。他想:“这只蝴蝶失掉了自由,一定很痛苦。”想到这里,他打开装蝴蝶的盒子,轻轻地对小蝴蝶说:

“对不起,小蝴蝶,我不该把你关在盒子里,你飞吧,去找你的同伴吧!”

小蝴蝶好象听懂了他的话,轻轻地抖动动着翅膀,扑扑闪闪地飞了起来,飞了几步又飞回来,停在小萝卜头的面前,好象向他告别,小萝卜头也依依不舍地说:

“快飞吧,你自由了!”

小蝴蝶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小萝卜头在监狱里长到了七岁,该是背起书包上学的年龄了。监狱里没有学校,爸爸宋绮云也多次对看守长提出解决孩子念书的问题,特务就是不答应让小萝卜头去外面念书,怕他会跑掉,怕他会暴露这监狱罪恶的秘密。小萝卜头的爸爸妈妈很着急,虽然在监狱里,也不能让孩子没文化,以后成为对社会没用的人。这天,宋绮云又去找到看守长。

“什么?你还不死心?早就告诉过你,这是秘密监狱,任何犯人都绝不允许跨出大门一步。这是本监狱的规定,谁敢不遵!一个犯人还想上学,别做梦吧!”

宋绮云不甘心地说:

“他是个孩子,他有什么罪?”

特务恼羞成怒:

“凡是关在这里的人,都是犯人,都是有罪的!你不要再啰唆了!”

宋绮云把这情况跟狱中的几位党员说了,他们决定发动一次集体斗争。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间到了,所有牢房都没有人去院子里拿早饭,摆了很久,看守只好收走了。

刚开始,特务还想逞凶:

“参加绝食的,一律罚戴重镣!”

到了中午,还是没有人吃饭。特务有点慌了,开始假惺惺地来做难友的“工作”:

“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怎么行呢?”

根本没有人理他。

晚上,还是没有人吃饭。

特务真的慌了,要是死了人,可不好交代:

“你们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嘛,饭还是要吃的。”

难友们异口同声:

“给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让小萝卜头上学!”

经过反复多次交涉,特务才勉强答应在狱中为小萝卜头找老师。

听到这个消息,小萝卜头一蹦三尺高:

“我要上学了,我要上学了!”

妈妈拉着小萝卜头的手告诉他:

“振中,你要记住,你能去读书,是爸爸妈妈和监狱里的叔叔阿姨们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你可要珍惜这个机会呀!”

“我知道,妈妈。”

“你知道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让你念书吗?”

“知道,学了知识,以后出去了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让所有的小朋友都不要象我这样,让他们都能高高兴兴地背起书包到学校去上学。”

“对,你看监狱里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刻苦学习,他们准备将来出狱后,能为国家作更多贡献,你可要向他们学习呀。”

“我懂了,妈妈。”

监狱里既没有笔,也没有纸,正在着急的时候,爸爸趁放风的机会来了:

“祝贺你呀,小学生,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爸爸从身后拿出一支削尖了的竹筷,还有一个用香烟盒钉成的小本子。

小萝卜头高兴地一把抢过去:

“妈妈,我有笔,有作业本了。”

晚上,妈妈又从棉被里扯出一些棉花,烧成灰后放在小碗里,调上水就成墨水了。

小萝卜头的老师叫黄显声,是国民党的一位爱国将军,曾经担任过东北陆军骑兵第二师师长、53军副军长,还带兵打过日本鬼子,他主张和共产党联合,共同打败日本鬼子,就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监狱。

第二天一大早,小萝卜头早早地准备好了,等着特务来押送他到黄显声将军的牢房上课。

特务押着他穿过走廊,每个牢房的叔叔阿姨们都站在门口,目送他:

“小萝卜头,加油啊!”

“小萝卜头,我们把纸都节约下来给你!努力啊!”

小萝卜头都一一点头答应。

走到黄显声将军牢房门口,黄将军早等在门口。

小萝卜头向老师鞠了一躬:

“黄伯伯早!”

“你早,请进!”黄伯伯声音洪亮地答道。

开始上课前,黄伯伯望着小萝卜头,严肃地说道:

“振中,从今天起你就是学生了,做一名好学生,就要努力学习,不怕吃苦,你懂吗?”

“黄伯伯,我不怕吃苦,我一定努力学习!”小萝卜头坚定地说。

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里,小萝卜头就由特务押着到黄将军的牢房上课,上完课再押回女牢。没有课本,没有课桌,只有一个教师,一个学生,旁边还有一个特务。黄将军为小萝卜头上的第一堂课就是:

“我是好孩子”

“我热爱祖国”

黄伯伯给小萝卜头讲地理,告诉他中国有多大;给他说历史,讲苏武牧羊、岳飞抗金的故事;教他画图、写字、学俄语;还教他怎样做人。

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小萝卜头学习格外认真刻苦。上课时,他全神贯注地听,回到牢房,就用黄泥巴做的粉笔或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完全写好以后再抄到香烟盒纸做的“作业本”上。每晚睡觉前,总要躺在床上背诵当天的课文,早上早早起来练习俄语的发音。

小萝卜头学习进步很快,不久就可以用简单的俄语同黄伯伯对话了。以后,有特务在旁边的时候,他就用俄语同黄伯伯讲话,还用俄语为狱中难友传递消息,特务在旁边听不懂,只有干着急。

有一天放学,小萝卜头飞快地跑回女牢,神秘地拿出一件东西:

“妈妈,你看!”

这是一支红蓝铅笔,对监狱里的孩子来说,真是比金子还宝贵呀!

“是黄伯伯送我的,说我学习进步快,奖励我的 。”小萝卜头举着红蓝铅笔自豪地说。

小萝卜头很珍惜这支短短的红蓝铅笔,平时舍不得用,只是上课画画的时候才拿出来用一下,用完以后,就象宝贝一样收起来,从不让人轻易动一下。

1949年下半年,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蒋家王朝的统治大势已去,蒋介石开始作垂死的挣扎了!8月,蒋介石飞抵重庆布置破坏和屠杀政治犯,他亲自下达了杀害杨虎城将军和宋绮云夫妇的命令。当有特务问:

“宋振中和杨虎城的小女儿杨拯贵这两个小孩怎么办?”

蒋介石拍着桌子咆哮着:

“留下干什么!”

9月1日,特务对已转押到贵州的杨虎城将军撒谎道:

“恭喜将军,蒋委员长已同意释放将军,现在委员长在重庆,想见见您,我是专程来接将军的。”

已受骗多次的杨将军根本不再相信这些骗人的鬼话:

“你们已经关了我十二年,现在释放我?别当我是三岁小孩!我的命在你们手里,要杀要剐随你们,我只有一个要求,要我的秘书宋绮云跟我一道去。”

9月6日深夜10点左右,一部卡车停在重庆松林坡的停车场,特务貌似恭敬地对杨将军说:

“请您在戴公祠暂住两天,等待委员长接见。”

戴公祠位于松林坡的半山腰,四面松林环绕,非常幽静,平时很少人到此。

两特务将杨将军一左一右搀住,另一人在前面带路,杨将军和儿子杨拯中一前一后,走进戴笠会客室,拯中手里紧抱着在狱中被折磨至死的母亲的骨灰盒。

走在前面的杨拯中刚走进室内,早已埋伏在里面的特务手持匕首向他刺去,他惨痛地惊叫了一声:

“爸!”

鲜血喷涌在骨灰盒上。

将军听到叫声,心想不好,赶紧趋前几步,正想探看,刽子手的利刃已刺进他的胸膛。

可叹百经沙场凯歌还的英雄,竟惨死在奸贼的暗算之下。

9月7日凌晨1点,又一部卡车驶进松林坡停车场,车上坐着宋绮云、徐林侠、小萝卜头,还有杨虎城将军在狱中出生的女儿杨拯贵。

车停下后,一个特务跑来说:

“先暂时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待蒋委员长接见。”

宋绮云牵着小萝卜头的手在前面,徐林侠抱着拯贵在后面,在漆黑的夜里顺着石梯走向松林坡半山腰的戴笠警卫室。爸爸问小萝卜头:

“怕吗?”

“不怕!”小萝卜头坚定地答道。

四人来到警卫室,因长途奔波都疲惫不堪,刚准备坐下休息,几个刽子手杀气腾腾地闯了进来,他们手上提着的短刀让宋绮云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刚站起来,刽子手已扑上去,一刀刺进了他的心脏,在最后的时刻,宋绮云高呼:

“中国共产党万岁!”

徐林侠紧紧地把两个孩子护在身后:

“你们干什么?我决不允许你们伤害孩子!孩子没有罪!”

杀红了眼的特务像没听到她的话,冲上来对准她的胸口就是几刀。

突然而至的惨剧,把两个孩子吓呆了。

当特务提着血淋淋的刀转向他们时,小萝卜头突然回过神来,回过头紧紧搂着拯贵妹妹,六岁的拯贵吓得大哭起来。

刽子手吼道:

“不许哭!”

特务故意给徐林侠留着一口气,想让她亲眼看见自己儿子和小拯贵是怎样被杀害的。

看到特务提着血淋淋的刀扑向两个孩子,母亲的心已经撕碎了,她拼出最后的力气说了一句:

“孩子们,要坚强!”

听到妈妈的话,吓呆了的小萝卜头突然大喊了一句:

“我不要死!我要活!我要出去……”

特务提着刀的手毫不犹豫,更凶狠地朝小萝卜头刺去,连刺几刀,小萝卜头手里紧紧攥着的红蓝铅笔掉到了地上。

刽子手杀死了他们四人后,为了掩盖罪行,把全部尸首都埋在室内,并打上三合土。

小萝卜头牺牲25天后,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月30日,重庆也解放了!

1950年1月15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和重庆各界群众隆重举行了“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大会”。西南党、政、军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李达送了挽联。追悼会后,杨将军及宋绮云、小萝卜头等9位烈士灵柩,均覆盖鲜艳的国旗,送回陕西公祭后,安葬于长安县烈士陵园。

杀害他们的刽子手也得到了应有的惩处,解放后被处决。

小萝卜头牺牲的时候,年仅8岁,是歌乐山烈士陵园三百多位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来源:开朗明月P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