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美股开盘便遭遇重挫。道指开盘即跌 2.85%,纳指跌幅更是高达 3.89%,标普 500 指数也下跌 3.19%。大型科技股无一幸免,集体陷入普跌困境,英伟达跌逾 7%,特斯拉、苹果跌逾 6%,亚马逊、AMD 跌逾 5% 。
4月7日,美股开盘便遭遇重挫。道指开盘即跌 2.85%,纳指跌幅更是高达 3.89%,标普 500 指数也下跌 3.19%。大型科技股无一幸免,集体陷入普跌困境,英伟达跌逾 7%,特斯拉、苹果跌逾 6%,亚马逊、AMD 跌逾 5% 。
不过,好消息随之而来。美联储官网发布消息称,将于当地时间上午11:30举行理事会闭门会议议程主要聚焦于审查并确定美联储银行所收取的提前和贴现利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正值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美股大幅调整的敏感时期。
此后,重磅利好再度传来,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称,特朗普正在考虑对部分国家暂停90天的关税。
但好景不长,CNBC报道称,美国白宫无人知晓90天关税暂停的消息。
消息面此起彼伏,美股也上演ICU到KTV的反复横跳,好像一个精神失常的病人。美股行情先是突然逆转,直线拉升,道琼斯指数从36611点的低位绝地反转,盘中一度暴涨超2500点。不过,随后又是风云突变,道指从39207的高点暴跌1000点翻绿,跌超1%。
而国内,早些时候也传来利好消息。中央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这一举动在全球市场震荡的阴霾下,为投资者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未来市场走向如何?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又是否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凤凰“K 说联盟”特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凤凰“K说联盟”成员邵宇,以“#全球暴跌空前不确定性下如何应对#?”为主题进行直播连线。
01
全球市场未来两三个月很难看到起色
在全球经济相互交织的当下,各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已然构建起一张复杂且稳固的经济网络,而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横空出世,就如同在这张网络上强行撕开一道大口子。
此举引发全球性恐慌。4 月 7 日,全球金融市场在 “对等关税” 的阴霾笼罩下,迎来了令人胆寒的 “黑色星期一”。多国股市开盘便大幅下挫,美国也持续下探,原油期货、贵金属、加密货币等各类资产纷纷遭受重创。
在直播中,邵宇表示,(关税战)这种激烈的冲突方式可能是如今这一代职业经理人此前都没有见到过的,包括1987年的美国股灾、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后来的疫情冲击,都没有引起如此大的变动。
邵宇指出,这次的冲击之所以如此严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关税战直接破坏了原有的全球化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全球化的‘老大’(美国)自己把桌子掀翻了。”
在他看来,不管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后来的疫情,实际上都只是对于全球化的重要警告,但这次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是把对全球化的冲击都表现出来了,所以这次的冲击幅度比想象要大。
而对于本轮大跌,邵宇认为,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特朗普自己的资产肯定也受到很大影响。“特朗普有很多的地产和股市投资,虚拟货币也配了一些,当前的走势下,他的资产肯定暴跌,资产大幅缩水,换句话说,他也会觉得疼痛。”
邵宇同时调侃道,特朗普总说如果跌了1000点,美国总统就应该被大炮发射出去,(按照最近的情况)他要发射出去好几次了,因为好几个大跌都是在他的任期内实现的。
尽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这场市场浩劫淡化为“有机动物”造成的短期反应,但对于美股或全球市场未来两三个月的发展,邵宇认为全球市场短期还要承受压力,除非有比较大的流动性释放的政策或者是救市政策。
“除非在最后一刻达成一个关税的新故事或者调整的方向,否则我觉得蛮难看到市场起色。”邵宇称。这意味着,在关税问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持续高企。
02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有经济理论支撑?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背后是否有经济理论支撑?
邵宇认为,其实是有一个比较复杂的政治经济学考量的。二战之后至今,大约80年的这样一个繁荣的时间,主要是基于新一轮的全球化产生的,即全球化 3.0 时代。它其实就是由美国和美元带领,其他国家加入的。
美国最大的出口是什么?肯定不是它的商品,而是它的货币。
全球化3.0时代,本质上就是美国通过贸易逆差的方式,把印出来的钞票给到世界各个地方,以此来换大家的资源这样一个历程。
在中国巨大的产能加入以后,全球化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全球的效率跟产出来看,它肯定是把整个全球的生产边界,消费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扩张,所以,全球经济才会有一个快速并且稳定的经济增长。
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进程里,有的人可能赚到钱了,收获了更多的利益。跨国公司就很典型,高科技公司也是,因为他们可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分享成长的成果。
但另外一方面,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生转移,包括战后向欧洲和日本的转移,特别是当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作为劳动力供应加入来之后的话,毫无疑问,美国觉得普通的制造业可能就无利可图了。
在制造业的转移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美国人成为所谓的“利益受损群体”,也就是所谓的铁锈地带的这样一个概念。
当然,这些人虽然在经济上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他们也得到了两个方面的补偿:
一方面的补偿是他们获得了比较廉价的商品,因而它的通胀是可以控制的。
第二方面的补偿是,他们获得了很多信贷,可以去买房子。
但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信贷购房这个模型破掉了。
现在特朗普被很多人看作代言人,他要通过关税战,或者通过更深层次的制造业回流美国,来弥补这些所谓的利益受损阶层。
03
特朗普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就是一种挣扎,肯定无法实现
为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特朗普一直采用 “胡萝卜加大棒” 策略。在 “胡萝卜” 方面,他于 2017 年签署减税法案,将企业所得税率从 35% 降至 21%,还对大量小企业实行穿透性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部分收入的税收,试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企业回归美国设厂。而在 “大棒” 策略上,关税成为他的主要手段。
但关税“大棒”真的能如特朗普所愿,让制造业大规模回流美国吗?
直播中,邵宇表示,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是通胀而不是制造业回归。
从理论上来说,关税是一种特殊的流转税,仅对大部分进口货物和少量出口货物征收,由此构成了进出口贸易的特殊成本。美国推行 “对等关税”,意图通过提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进口产品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从而为本土制造业创造优势,吸引制造业回流。但是在现实中,情况远比理论复杂得多。
邵宇直言,(特朗普想要制造业回流)更多是一种挣扎,“我觉得这样一个目标至少在可以看得见的特朗普任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他认为,这主要在于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成本太高了。和二战后发达国家之间转移产业链不同,如今想在不发达国家跟发达国家之间直接转移产业链非常困难,比如人工成本,发达国家的人工成本是不发达国家的六七倍。
以特朗普第一任期高调引进的富士康液晶面板超级工厂为例,该项目就遭遇了严重困境。原计划投入 100 亿美元,最终实际投资仅 10 亿美元;原本承诺创造 13000 个工作岗位,可最后落实的岗位数量还不到 1500 个。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美国缺乏完善的供应链集群,零部件供应、物流运输等环节难以紧密配合,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与难度;另一方面,当地劳动力市场无法满足富士康的用工需求,难以招募到足够数量和技能适配的工人,使得项目推进举步维艰 。
“因此,美国想要通过关税实现制造业回流,(现实和预期之间)可能会有很大的落差,(关税战)短期内可能带来更多的是通胀,而不是制造业的回流。”邵宇说。
邵宇认为,制造业回流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需要三个因素的共同推动——首先,货币要保持弱势;第二,员工的工资要跟新兴经济体相比有竞争力;第三,商品可以像以前那样行销到全球,而且不会受到贸易保护的冲击。“三方面内容积累下来,我们花了30年时间才慢慢做到了这一点。美国想要重新建立起来,没有二三十年肯定做不成的。”邵宇说。
04
人民币机会越来越大,黄金依然闪耀
DeepSeek的爆火不仅成为观察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窗口,更折射出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层变动。当这家中国AI初创企业以开源策略和超低训练成本,推出性能比肩GPT-4o的模型时,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已超越技术范畴——市场有观点称这验证了“东升西落”的投资趋势。
对此,邵宇认为一定程度上符合逻辑。“与其说‘东升西降’,不如说是全球最坚硬的几大泡沫纷纷破开了,比如美国的高科技股票,”邵宇表示,“DeepSeek展现了中国追赶的能力,换句话说,中国强大的地方是我能用足够高的性价比去生产世界上最优秀的东西。对于用算力、算法与私有模型所带来的护城河相比是重大的一次突破。”
叠加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两天时间内,苹果、微软、亚马逊、特斯拉、Meta、英伟达、谷歌等美股“七巨头”的市值总共损失1.8万亿美元。
而在全球经济局势如此动荡的背景下,另一种趋势也在悄然孕育。尽管在关税风暴的影响下,美元处于下行态势,但离岸人民币汇率却并未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大幅贬值。
邵宇认为,人民币在未来的机会会越来越大。““按照以前简单一个贸易战加税的话,人民币汇率会贬值比较明显,这次美元也在下行,但离岸人民币汇率没有大家想得贬那么多,而且有一段时间相对比较强势,当然这可能跟我们后续政策处理有一定关系。”
此外,在直播中,邵宇还谈到了黄金市场的情况。他表示,“目前黄金的跌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也就是说它还是有这样一个避险的属性。他认为,宇认为黄金会依旧闪耀,“道理很简单,如果美元真的放弃了它全球领导地位的话,肯定需要其他货币(替代),货币的竞争会变得更加的剧烈。(作为交易媒介有)3000年历史的黄金,可能它会更令人接受。”
来源:凤凰网财经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