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大西洋月刊》4月5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面孔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我讨厌它们。最近,那些经过数字修饰完美到失真的面孔,以及被修图软件削磨出怪异棱角的身体,越来越令我感到不安——在屏幕上,这些女性看起来不像是血肉之躯,倒像是瓷器摆件。有人表示,上月奥斯卡红毯
美国《大西洋月刊》4月5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面孔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我讨厌它们。最近,那些经过数字修饰完美到失真的面孔,以及被修图软件削磨出怪异棱角的身体,越来越令我感到不安——在屏幕上,这些女性看起来不像是血肉之躯,倒像是瓷器摆件。有人表示,上月奥斯卡红毯上众多完美到诡异的造型,体现了“减肥药物与修图技术(包括AI生成影像)是如何助长好莱坞追求完美之风的”。若将明星爱莉安娜·格兰德毫无毛孔的玫瑰色面庞,与西班牙虚拟网红洛佩兹雕塑般的颧骨和精致鼻子放在一起,两者都找不出丝毫瑕疵,但后者完全由电脑生成。
此前,关于AI艺术已有诸多讨论,有人热衷于用其生成真假难辨的图片,特朗普也曾发布将加沙变成富豪度假胜地的虚拟视频。但在我看来,那些美化过的AI面孔是“不健康的”——它们折射出我们的畸形价值观,无法呈现真正值得珍视的东西。作家达芙妮·默尔金曾说,现实中我们被不完美吸引,是因为能感知“具象外表下跃动的生命”。
只拥有血肉之躯的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可完美化”。我们掌握着空前的美容“武器库”——让瘦子更瘦的减肥药、抚平皱纹的肉毒素、重塑轮廓的修容笔。
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英国女性承认发自拍照前会使用滤镜,85%的人会用软件修图。我们越是挑剔自己的不对称、皱纹、充满岁月痕迹的真实面容,就越容易被AI图像非现实的平滑所蛊惑。
我们助长并传播着一种极端狭隘的审美标准,而这种自我扭曲让很多人的生活变得更窒息。(作者索菲·吉尔伯特,丁雅栀译)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