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中殷切希望“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云南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独特历史与文化,赋予了这片土地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红色资源,是推动
作者 陈雅雪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杨玲 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中殷切希望“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云南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独特历史与文化,赋予了这片土地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红色资源,是推动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高校思政课应充分挖掘和弘扬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红色资源,积极探索其融入思政课的有效路径。
拓展教学内容,突出地方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个人。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将这些先进集体和人物的感人事迹融入课堂,补充和升华现有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教学内容。傈僳族法官邓兴始终坚守司法公正,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藏族医生尼玛次里在雪域高原上不畏艰难,守护群众健康;独龙毯编织技艺的传承者李玉花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为村民搭建致富新平台。这些典型人物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不同民族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教学形式上,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新表达方式,创作反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短视频、舞台剧、书法绘画并进行课堂展演,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加强实践教学,倡导理性思考。科学设计教学大纲,充分利用民族团结文化红色资源在实践育人中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将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作为生动的历史课堂,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民族团结、培育民族情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作用。如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记录了普洱不同民族共同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携手奋斗的历史,誓词碑所承载的一心向党的民族团结精神至今仍然薪火相传。利用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红色文化调研,学生既是记录者、感受者,也是思考者、传播者,通过课堂讨论、论文撰写、创作民族团结故事等形式传播调研成果,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获得理性思考,并进一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设网络平台,创新资源利用。依托云南多民族聚居地的独特地域优势,分类整理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物、红色文献、红色歌曲和影视作品等民族团结进步红色资源。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数字技术,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开发民族团结进步红色资源数据库,将各类红色文化资源以歌曲、电影、剧集、互动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还能通过在线讨论、分享学习成果等形式,参与更多互动。为激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可以将学习成果纳入期末考核范围,并通过定期的学习反馈、在线测评等方式,检验学习效果。这一举措拓展了网络育人空间,形成线上线下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有效推动了红色资源的传播与普及。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红色资源在思政课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拓宽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深入的实践认知、线上线下结合的育人体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这也是构建更加团结、自信、多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本文系云南农业大学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两个结合”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新路径探索(项目编号:YNAUJG2023094)的研究成果]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