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娄和瑞:为人民而战 一位九旬老兵的家国答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3 17:27 1

摘要:听闻记者来采访,娄和瑞老人满心欢喜。96载岁月沧桑,虽然许多往事已在记忆中渐渐模糊,但提及满襟的军功章,老人依然目光炯炯,如数家珍。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在江西医疗卫生战线上有这样一位老兵

他从鲁中抗日烽火中走来

亲历了解放战争的硝烟

跨过鸭绿江投身抗美援朝战场

让我们一起走进96岁的老兵娄和瑞

听他讲述那段烽火硝烟岁月中的抗战故事

听闻记者来采访,娄和瑞老人满心欢喜。96载岁月沧桑,虽然许多往事已在记忆中渐渐模糊,但提及满襟的军功章,老人依然目光炯炯,如数家珍。

抗战老兵 娄和瑞:

“这是淮海战役,两支枪代表三野和二野,这是渡江战役......”

1929年,娄和瑞出生在山东蒙阴双峰山下。1938年,日军的铁蹄踏碎了村庄的宁静。他们在村东修起炮楼,挖下战壕,砍倒大树作为屏障,狼狗的嘶吼与妇女的哭喊交织,让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村庄瞬间陷入了黑暗。

抗战老兵 娄和瑞:

“日本人到我们村的东面抓了20多个女的,其中包括我的大姐,我大伯的大女儿都被抓了,在那个监狱待了很长时间,大概有两个月,最后才放出来。日本人确实很残忍,抓了那么多女同志关到他们那个据点。”

面对山河破碎、乡亲蒙难,年仅16岁的娄和瑞怀着家国之痛,毅然投身革命,参加八路军。

抗战老兵 娄和瑞:

“我那个时候个子很矮,第一次发冬装那个袖子那么长,一穿就晃,裤脚也扎不起来。”

由于识字,他被安排负责枪支弹药的统计工作。在班里,他年纪最小,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却背得滚瓜烂熟。

抗战老兵 娄和瑞:

“因为那时候部队都是游击,吃饭的碗、打饭的盆子都没有,都是借老百姓的。借了以后用完了就要还给他们,所以其中有一项就是借过要归还、损坏要赔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一参加革命就需要学习。”

这种严格的纪律性被称为 “无声的命令”,正是这份自律与尊重,让部队在沂蒙山区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支持。少年娄和瑞也从实践中第一次体会到“为人民而战”的深刻含义。抗战胜利后,娄和瑞随部队转战解放战争。1947年,是他生命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

抗战老兵 娄和瑞:

“当兵就是打仗,怕死就不要当兵。作为一个人民战士来讲,打仗生死可以不带脑子,不想这个事情,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

抗战老兵 娄和瑞:

“莱芜战役是1947年,我是很幸运的一次。为什么?就是有一个国民党的兵,他那个地方比较矮,可以趴下后也可以这样看,但是我们从东边往西走,他趴在那里往东看,对我们很清楚,他可以用枪瞄准你,你过来我就可以放枪的,他打了我一枪,但是没打到我,这点我是非常非常幸运的,这是我最不能忘记的一场战役。”

正是在这样的生死淬炼中,娄和瑞因表现突出火线入党。那一年,娄和瑞18岁,子弹和信仰一起压进了枪膛。1950年,娄和瑞随部队入朝作战,投身抗美援朝战场。在朝鲜奋战8个月后,他因高烧不退被送回国治疗。

抗战老兵 娄和瑞:

“因为到了康复医院以后,我给部队写过信,我说我的身体机能恢复了,我想回部队。部队给我回信说,你不要回来了,就地转业。”

1952年,娄和瑞脱下军装,转业到江西医疗卫生战线工作,直至离休。9月3日,娄和瑞在医院和医护人员一同观看了阅兵仪式直播。当镜头扫过那些威武的方阵,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副主任护师徐雯:

“我觉得他是含着热泪,看完了整个实况的直播。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抗战精神。他有一句话我特别的感触,他说我们那时候非常非常的苦,但我们精神很饱满,唯一想的事情,就是要打好一场胜战。”

抗战老兵 娄和瑞:

“过去步枪加手榴弹,小钢炮。现在你看现代化了,能不高兴吗?我们的国家有希望,我们的国防有希望!”

记者手记

他曾是少年,见山河破碎投身烽火。

他曾是战士,将纪律融入血脉,视人民重若生命。

他曾是白衣战士,以病房为阵地践行使命,从鲁中抗日到鸭绿江畔,再到扎根赣鄱,娄老用一生践行“为人民而战”的誓言。

烽火远去,脊梁不弯,致敬用青春守护山河的老兵。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