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精准施策 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9:30 2

摘要:宜宾市屏山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立足县域实际,通过零工市场与就业驿站协同发力,精准对接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在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构建“需求侧画像+供给侧挖潜”的智能匹配模型,建立“岗位定向—稳岗服务”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形成“政企协同—社会支持”的多元共治格局,通过制度

宜宾市屏山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立足县域实际,通过零工市场与就业驿站协同发力,精准对接重点群体就业需求。在残疾人就业服务领域构建“需求侧画像+供给侧挖潜”的智能匹配模型,建立“岗位定向—稳岗服务”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形成“政企协同—社会支持”的多元共治格局,通过制度创新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让更多残疾人通过劳动创造实现人生价值。

2024年3月,三级肢体残疾人员刘某民成功入职宜宾弘曲线业有限公司。他成功就业的背后生动诠释了宜宾市屏山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就业服务有温度,精准帮扶显成效”的工作理念。

41岁的刘某民来自屏山镇蒋坝村,他的父母年近七旬需赡养,子女处于义务教育阶段需抚养。屏山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推行“1+1+1”联动服务机制,以1名职业指导师开展能力评估、1名企业联络专员对接用工需求、1名工作人员提供动态跟踪。经职业能力测评,确定其适宜从事轻体力、工序化岗位。通过筛选比对县域企业用工需求,重点对接保洁、包装等岗位。并创新采用岗位重塑适配机制,企业原设蒸纱工岗位要求日均搬运量超出刘某民身体承受范围,政企会商后实施“岗位重塑”,将原岗位分解为辅助岗(刘某民承担)与操作岗(健全员工承担),通过工序重组实现人岗匹配。同时,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入职后提供适应性指导,定期进行职业稳定性监测。刘某民入职后工资在2700元以上,家庭收入增长。(文/屏山县就业创业促进中心 唐超)

来源:四川劳动保障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