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部分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困惑。28日,深圳市康宁医院社交焦虑专病门诊专家丘日阳副主任医师表示,市民以为自己只是“不擅长社交”,其实真正的原因更复杂,有可能是患有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焦虑障碍。
“我不是不想说话,我只是害怕说错话。”“每次聚会前,我都在想:怎么又是今天?”
这是部分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困惑。28日,深圳市康宁医院社交焦虑专病门诊专家丘日阳副主任医师表示,市民以为自己只是“不擅长社交”,其实真正的原因更复杂,有可能是患有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焦虑障碍。
“面对一大群人,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
小珠是一名26岁的年轻作家,自由职业,工作上她凭借独特的创作小有名气,可生活里却被社交焦虑深深困扰。最近一次艺术圈聚会的经历,让她至今心有余悸。
聚会当天,站在热闹的聚会场所门口,听着里面嘈杂的谈笑声,小珠的心跳陡然加快,手心里全是汗,她在门口徘徊了好久才鼓起勇气进去。
刚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似乎都朝她投来,“面对一大群人,我脸红耳赤,呼吸急促,感觉自己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小珠硬着头皮和大家打完招呼后,躲在角落里,不敢主动和别人搭话。有人主动搭话时,她的声音发颤,对话不到三句便陷入尴尬的沉默。
“回家后,我反复回想自己那些‘糟糕’的表现,整夜失眠。”此后,再有社交活动邀请,小珠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甚至是和熟悉的朋友线上聊天,她也时常反复斟酌每一句话,担心自己说错话。
这种对社交的恐惧已经严重影响到小珠的生活。工作中,一些需要见面沟通合作的项目,她能推就推,导致错失不少提升机会;生活里,她和朋友的联系越来越少,愈发孤单。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小珠走进了深圳市康宁医院社交焦虑专病诊室。经过专业的评估与诊断,小珠被确诊为社交焦虑障碍。
“这不是害羞,是情绪处理出问题了”
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这不是性格问题,而是情绪处理系统出了故障。”深圳市康宁医院社交焦虑专病门诊专家丘日阳副主任医师解释道。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核心症状是显著而持续地担心在公众面前出丑,担心别人会嘲笑和负性评价自己,在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更加拘束、紧张不安,社交时有强烈的焦虑和痛苦,脸红、手抖、目光不敢对视等,在尽可能完成必需的社交行为后就匆忙离去,因此常常回避社交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个人生活、职业功能和社会关系。
数据显示,社交焦虑或害羞在普通人群中很常见,全球约7%~13%的人口受此困扰,且发病率在青年群体中逐年上升。然而,多数患者因将症状归咎于“内向”或“害羞”而延误就诊。“患者常陷入‘预期焦虑’的恶性循环——越害怕出丑,越回避社交;越回避,焦虑感越强,‘社恐们’也会因为害羞而不敢就诊。”丘日阳副主任医师补充道。
率先开设社交焦虑专病门诊,团体治疗破解“社恐”魔咒
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科社交焦虑专病门诊针对社交焦虑推出了社交焦虑团体治疗、虚拟现实暴露治疗等系统化治疗方案,破解“社恐”魔咒。
深圳市康宁医院社交焦虑专病门诊专家马士猛主治医师坦言,社交恐惧症是一个既可以通过心理干预,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改善的心理障碍。此外,该科室每周常规开展社交恐惧团体治疗,由马士猛主治医师主持。在传统团体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社交场景模拟、社交训练、小组技术,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等,体验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在社交中的作用,识别日常沟通模式、情感表达和压抑的习惯、沟通中的负性认知等。引入专业化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评估,有效解决社交困扰,在参加团体治疗过程中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暴露治疗场景。
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科开展的社交焦虑虚拟现实暴露治疗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模拟社交场景和可以交互作用的逼真的虚拟环境,使人通过适当装置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暴露治疗和生物反馈等提供逼真的反馈现场。社交焦虑虚拟现实暴露治疗体验感强、场景的形象贴近真实更容易获取,环境安全可控,是一种已被证实治疗社交焦虑有效方法,且复发率低的治疗方式。
社恐确实是需要改善的,但也不要太过于勉强自己。选择一种舒服的方式生活,爱自己,爱身边的一切。当你开始懂得调节情绪、接纳自己、找寻适合的专业支持——你已经走在“疗愈”的路上了。深圳康宁医院已开通线上预约通道(、健康宁心订阅号),并提供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有需要的市民只需拨打“12356”或“0755-12356”(市外拨打请加区号0755),即可立即获得免费、保密的专业心理支持。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