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穷鬼套餐”遇冷:早八人消费升级?还是品牌策略失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7 15:15 2

摘要:最近,抖音博主@李砍柴发布的一条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他提到桃李面包推出的“早八人穷鬼套餐”销量不佳,评论区不少网友感慨:“不是吃不起,而是不想吃了。”桃李面包作为中国短保面包行业的龙头,曾凭借高性价比和便捷性成为无数打工人的早餐选择。然而,如今其主打的“穷鬼

早餐市场的“穷鬼套餐”为何卖不动了?

桃李面包牌子


最近,抖音博主@李砍柴发布的一条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他提到桃李面包推出的“早八人穷鬼套餐”销量不佳,评论区不少网友感慨:“不是吃不起,而是不想吃了。”

桃李面包作为中国短保面包行业的龙头,曾凭借高性价比和便捷性成为无数打工人的早餐选择。然而,如今其主打的“穷鬼套餐”(如3元面包+2元牛奶组合)却逐渐失去吸引力。这背后,究竟是消费者口味变了,还是品牌策略未能跟上市场变化?

桃李面包的崛起


桃李面包的崛起:如何成为“早八人”的刚需?

短保面包的赛道红利
桃李面包成立于1997年,主打“短保质期”(5-7天)面包,相比传统长保面包(如达利园、盼盼)更新鲜,又比现烤面包更便宜、易储存。这一差异化定位让其迅速占领便利店、超市渠道,成为上班族和学生党的早餐首选。

极致性价比策略
桃李面包的核心产品(如醇熟切片、天然酵母)单价多在3-5元,牛奶搭配后总价不超过10元,完美契合“穷鬼套餐”的定位。2020年前后,其年营收一度突破60亿元,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


渠道为王:便利店+校园的精准布局
桃李面包避开了与烘焙连锁店(如85°C、巴黎贝甜)的直接竞争,而是深耕便利店(罗森、全家)和校园超市,覆盖“赶时间”的刚需人群。

“穷鬼套餐”为何卖不动了?

消费升级,早八人不再只为“吃饱”买单
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早餐需求从“便宜管饱”转向“健康+体验”。
健康焦虑,桃李面包因含防腐剂、代可可脂等成分,被贴上“科技与狠活”标签,年轻人更倾向选择现做三明治、燕麦奶等健康品类。
体验需求,便利店现磨咖啡、即食沙拉等新品类的出现,让“面包+牛奶”的组合显得过于单调。


竞品围剿,新品牌如何“卷”走市场?
烘焙连锁下沉,鲍师傅、泸溪河等现烤品牌推出10元以下单品,口感更新鲜。
便利店自有品牌崛起,全家“湃客咖啡+饭团”、罗森“冰皮月亮蛋糕”等组合更具吸引力。
新兴健康品牌,如“田园主义”全麦面包、“OATLY”燕麦奶,以低糖低卡抢占高端市场。


品牌老化,营销跟不上年轻人
设计过时,桃李面包包装多年未变,被吐槽“像老干部风格”。
社交属性弱,对比“好利来联名奥特曼”“奈雪虚拟股东”,桃李缺乏话题度。
渠道依赖隐患,过度依赖线下便利店,线上布局缓慢,错过直播带货红利。

老干部风格包装


行业启示:平价品牌如何破局?


产品迭代:从“便宜”到“超值”
健康化,推出零添加、全谷物系列,如桃李已试水的“纯蛋糕”无蔗糖款。
场景拓展,开发加班代餐、健身轻食等新需求,而非局限于早餐。


营销年轻化:让“穷鬼套餐”变成“性价比之光”
联名破圈,可借鉴白象“粉面菜蛋”与国潮IP合作,提升社交热度。
短视频种草,在抖音、小红书推广“10元早餐挑战”等话题。

渠道优化:线上线下融合
入驻即时零售,与美团买菜、叮咚买菜合作,满足“30分钟送达”需求。
自动贩卖机,在地铁站、写字楼投放智能货柜,强化便捷性。

低价不是万能牌,精准洞察才是核心

桃李面包的困境,本质是消费市场从“价格敏感”向“价值敏感”转型的缩影。当年轻人宁愿花20元买一杯燕麦拿铁,也不愿选择5元面包时,品牌必须思考:

如何让“穷鬼套餐”不再是将就,而是一种主动选择?

未来的早餐战场,比的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更懂消费者——既要满足胃,也要满足情绪与身份认同。

来源:元气豆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