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语:本文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专家们对特朗普关税的一些回应。PIIE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是国际知名的非营利、无党派的顶尖智库之一,专注于国际经济政策研究,尤以国际贸易、全球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地缘经济等领域的深度分析著称。这家机构以新自由
按语:本文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专家们对特朗普关税的一些回应。PIIE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是国际知名的非营利、无党派的顶尖智库之一,专注于国际经济政策研究,尤以国际贸易、全球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地缘经济等领域的深度分析著称。这家机构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理论框架,倡导自由贸易、全球化及市场开放,长期批评贸易保护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系。本文包括了十位PIIE专家对特朗普关税的点评——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完全负面的评价
正文:(2,9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推出了一项新的行政命令,对美国所有的贸易伙伴征收10%或更高的关税。以下是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专家们的一些初步回应。
亚当·S·波森(Adam S. Posen),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这(项关税举措)所带来的美国制造业就业增长,连政府所宣称(增长数量)的一小部分都达不到。事实上,这将降低美国公司在全球汽车销售中的份额。鉴于这种无期限的关税威胁的性质以及其决定方式,笼罩在企业投资之上的不确定性仍将存在。所以,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在上升,而且无论经济增长是上升还是下降,预计都会出现通货膨胀……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3)按语:特朗普激进的关税政策已经在共和党内因其裂痕和分歧。归根结底,议员都是代表自己选区的,如果特朗普政策危及了选区选民的利益,而他们一味支持,没有任何的行动,那么最终会危及他们自己的饭碗。这轮关税出台,股市大跌,贸易对手开始反制(以中国为首),政客们开始坐不住了。1)两党议员已经提出立法动议,要求国会收回关税制定权,认为不宜让总统在关税上过度集权;2)前两天,四名共和党参议员已经通过支持取消对加拿大关税议案表达不满;3)民主党借势推动系列反制议案,试图分化共和党阵营;4)党内强硬派还在为关税政策辩护,强调重关税的长远战略价值;5)大多人都已看到,大规模的关税可能加剧美国的通胀压力,增加经济衰退的风险,关键是,制造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回归本土,美国民众还是要购买外国商品。这时,关税只会将价格转嫁给消费者,结果变成变相税收,抵消了政府减税政策的效应。
点评:特朗普短时期消耗了过量的政治资本,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葬送了自己本来良好的开局,导致共和党联盟内部的分化和瓦解。如果这样,则其关税政策很难维持长久。对于业界来说,这种政治分歧进一步增加了商业上的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关税可能被撤回,则企业一定会避免在短期内做任何的投资决策。而如果企业不做投资决策,则不仅制造业无从回归美国,经济也会进入收缩,这个局面将造成围堵特朗普的博弈局面,倒逼其撤销目前的激进关税政策。
正文:(2,4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华盛顿消息。特朗普总统推行的广泛的关税政策让参议院的共和党人感到紧张不安,一些人表示国会应该重新行使制定贸易政策的权力,还有一些人则警告称,政府目前推出的这些计划存在巨大风险。
关税是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经济议程的核心内容,由于人们担心关税会推高物价并使经济陷入衰退,该政策引发了华尔街的抛售潮。特朗普正在对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征收10%的基础关税,而对来自日本、欧洲、韩国和越南等贸易伙伴的商品则征收更高的关税。
身为参议院中唯一一位粮农的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艾奥瓦州)与民主党参议员玛丽亚·坎特韦尔(Maria Cantwell,华盛顿州)于周四共同提出了一项法案,该法案将赋予国会撤销任何一位总统所实施的关税的权力……
The New York Magazine(2025.4.4)按语:本文载于《纽约》杂志。记者专访了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全球科技研究主管、资深科技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了解华尔街和业界怎么看待特朗普关税,尤其是,为什么这么多业界/专业人士之前未能预期今天的情况,导致市场震荡。1)艾夫斯特别指出,白宫以进出口逆差直接换算关税税率的计算公式是完全违背经济学常识的,彻底的荒诞,根本就无从下手分析,也无从研究对策;2)这就击破了专业人士和业界的心理底线:他们对特朗普政府决策能力彻底丧失信任(认定其为“草台班子”);3)业界不相信靠搭建关税高墙就能一下子陷入两难困境,建一个工厂需要4~5年周期,重建供应链是一个长期工程,短期内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美国消费者承担关税成本;4)政策的剧烈波动及不确定性也使企业无法制定长期规划,选择暂缓重大决策;5)其结果就是导致经济的雪崩效应。艾夫斯认为美国二季度GDP负增长的概率超50%,如果特朗普政策持续,将触发“自我酿造的经济末日”。作为经历多次危机的25年市场老兵,艾夫斯强调此次危机的特殊性在于:非常规的政策工具、反逻辑、反常识的的决策机制,正在把美国拖入史无前例的飓风中心,面临巨大的经济灾难。
正文:(2,7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周四,在特朗普总统实施了严厉的全面关税措施后,全球市场纷纷暴跌,这很可能点燃一场全球贸易战。如果有人还抱有特朗普的关税举措仅仅是一种谈判策略的希望,白宫则试图将这种希望彻底击碎。在一片混乱之中,我采访了韦德布什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全球科技研究主管、长期以来在科技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我们探讨了诸多问题,包括为什么特朗普的关税数据如此荒谬,以及为什么华尔街会对一个看似可预见的事态发展感到措手不及。
《纽约》杂志: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你写道:“如果一个高中九年级的学生在基础经济学课上把这份关税图表交给老师,老师会笑着说,‘坐下,好好写作业吧。’”你有没有看到过对当前这种情况的任何站得住脚的辩解呢?……
按语:美媒,采访了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的普通民众的众生相,抢购、囤货、焦虑、迷茫。
正文:(3,1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自从特朗普总统周三宣布对进口商品征收广泛的关税以来,美国人就忙着“把商品加入购物车”了。
当特朗普的新闻发布会在收音机里播放时,西达·罗奇(Cedar Roach)迅速下单购买了价值244美元的Lululemon(加拿大品牌)运动服饰,以及一件价值150美元的House of Sunny(英国品牌)的毛衣。她的男朋友肖恩·麦肯齐(Sean MacKenzie)则跑出去买了三箱八罐装的健力士(Guinness)黑啤酒,把冰箱的蔬菜抽屉都放满了罐装啤酒。
“我知道哪些东西会受影响,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不想耽搁。”22岁的西达·罗奇说道,她是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公共政策专业的学生。她说,关税的消息已经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尤其是考虑到它可能对酒类价格产生的影响——而且她和朋友们一直在关注股市,还为自己即将毕业时所面临的经济状况感到担忧……
The Washington Post(2025.4.4)按语:《华盛顿邮报》,摘选了十个国家/区域对特朗普关税的回应: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中国、法国、马达加斯加、哥伦比亚、泰国、匈牙利、俄罗斯。有谴责的,有遗憾和叹气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正文:(1,7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特朗普总统新推出的大规模关税制度致使全球市场暴跌,官员们对可能爆发全球贸易战的前景深感震惊。
这些惩罚性关税让对手和盟友都陷入了混乱。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遗憾地表示:“这绝不是朋友会做出的举动。”中国称这些关税“是单边霸凌做法”。加拿大新领导人马克·卡尼(Mark Carney)表示,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贸易体系“已经终结”。
周四,尽管股市大幅下跌,出现了自2020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特朗普仍坚持自己的计划。他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每个国家都在给我们打电话”……
The Economist(2025.4.3)按语:周三特朗普颁布关税后,周四美股大跌。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评估。这里还未考虑到周五中国对美国进行强势反制后带来的进一步动荡。文章认为,如果特朗普坚持现有政策,则过去十五年存在于投资领域的信念——“美国例外论”将就次终结:一是关税将长期抑制增长;二是美国政府的治理不再亲商,不再顾及资本市场;三是科技领先地位将被侵蚀(来自中国的挑战)。文章本质上认为,针对美国的很多根本假设已经发生变化,对美股需要进行整体重估。现在调整还只是初步的,未来股价还会进一步下跌。
正文:(1,4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4月3日,美国股市和其贸易伙伴一同遭受重创,一切都源于特朗普总统的政策冲击。前一天特朗普宣布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关税,尤其是对一些亚洲国家大幅加征关税,这一消息震惊了投资者,让他们再也无法对新政府的贸易政策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标准普尔500指数当天几乎下跌了5%,较2月的峰值已累计下跌超过12%。那些依赖进口和供应链的美国公司的股价跌幅更为剧烈:零售商Best Buy当天收盘时股价下跌了18%;电脑制造商戴尔的股价则下跌了19%。
这对美国股市来说不只是糟糕的一天。受令人担忧的经济前景影响,美元兑一篮子贸易加权的同类货币下跌了1.6%。与此同时,五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已从1月中旬的4.6%降至3.7%,因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更激进地下调利率,即便通货膨胀率仍高于目标水平,他们认为这一举措也是必要的……
Financial Times(2025.4.3)按语:“上帝要令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本文作者剖析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政治经济震荡及其对共和党内部凝聚力的冲击。1) 特朗普政府完全把保守派经济理念仍在一边,推行一种非常激进的、对抗性的、颠覆现有经济秩序的政策,并且出招混乱;2)这样的政策导致了经济不确定性,引发企业与社会方向迷失,公众信心指数跌破历史阈值,所有群体(跨党派)均陷入悲观预期;3)特朗普去年赢得选举依靠的是构建“统一阵线”,吸引多元化的选民支持。这些人原本对特朗普的经济曾测抱有希望,过去两个月发现预期与现实有极大差距,深深失望。这部分群体可能会抛弃特朗普,执政联盟恐面临系统性危机;4)特朗普(及其团队)深陷封闭的信息茧房,错判政策的实际支持程度,难以及时感知舆论转向;5)然而,随着形势的恶化,尤其是股市震荡所带来的冲击,从特朗普核心圈层到一般的共和党都无法忽视摆在眼前的现实。作者认为,按照这样下去,特朗普很快会失势,美国的政治格局不久就会迎来重大调整。
特朗普去年11月在选举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得益于广泛类别的选民,他们因为对物价上涨的不满而团结到了一起。然而,在新政府上台仅仅几周后,现实与预期的巨大落差正在使这一联盟迅速瓦解。
寄望于在特朗普领导下实现繁荣的人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周三所谓的“解放日”,是过去十周里特朗普对保守派经济传统理念肆意破坏的顶点。旨在促进增长的放松监管和减税等常规政策,被一种业余的经济破坏行为所取代,其既暴露了特朗普“敌我对立”的核心意识形态,也显示他的行动完全缺乏清晰框架。
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经济议程态度转变之快、程度之深,也令人震惊。在关税风暴前夕的民调显示,63%的美国人对政府经济政策持负面看法——这是近5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认为未来一年经济将继续恶化的人数比例同样创下历史纪录,只有25%的成年人预期五年后个人财务状况会改善,该数值甚至低于大萧条的低谷时期……
The New Yorker(2025.4.3)按语:自由派/左翼媒体《纽约客》对特朗普关税的抨击文章。1)指出其极端政策远超市场预期,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崩盘、供应链混乱及盟友强烈不满;2)批评华尔街和业界长期低估特朗普的执政风险,天真地把其言行看作虚张声势,忽视了特朗普地专制倾向及政策连贯性;3)回顾了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在幕僚劝阻下,政策搁置,第二任期则激进实施,说明了特朗普新政府权力地高度集中化;4)也评析了特朗普人格,指其凭借个人意志,以一己之力对全球经济秩序的造成地破坏性影响。最后一句警言:像特朗普这一的当权者,其口头表述与威胁,往往就是最真实意图的直白。
正文:(3,2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以世界历史事件的标准来看,特朗普周三下午在白宫玫瑰园发表的演讲,在很大程度上实在是让人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特朗普将这次活动标榜为美国的“解放日”,他在开场时就对美国的糟糕状况大发牢骚,内容简直就像是直接从史蒂夫·班农为特朗普2017年“美国的大屠杀(American Carnage)”就职演说所写的初稿中照搬过来的:城镇遭到“蹂躏(raped)”和“掠夺(pillaged)”;工厂被“洗劫一空(ransacked)”;整个国家被“坑骗(ripped off)”。这种世界末日般的言辞,就如同他那条鲜艳的红色领带,以及关于加拿大牛奶和激进左翼疯狂法官的奇怪言论一样,都是人们熟悉的套路——我们已经听过太多次了。
但是,当特朗普讲完时,另一件事也变得很清楚了——我们实际上从没见过类似的场景。在演讲进行到大约一半的时候,他把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叫上了讲台,卢特尼克是个亿万富翁,本来是特朗普打高尔夫球的伙伴,现在成了商务部长。特朗普要进行一个重大揭秘:一张图表,上面列有一些国家的名字,以及特朗普计划对这些国家实施的大规模报复性关税的具体数额,这些数额此前一直是保密的。当全世界都眯着眼睛想知道自己的命运时,特朗普就像一个“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风格的拍卖师一样,大声念出了那些数字。他长期以来一直威胁要发动、却不知为何一直没有真正触发的全球贸易战,似乎终于要爆发了。“也许我们得采取一点严厉的爱(恩威并施)(tough love)了。” 他说道……
The Atlantic(2025.4.2)按语:关注华盛顿政治的人都知道,特朗普最近遇到了麻烦。1)关税政策争议成为核心矛盾点,特朗普力推的“解放日”对等关税计划在共和党内部遭遇分歧,也受到商界反弹;他坚持贸易战立场的使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剧;2)特朗普班子内部危机显现,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误将媒体人士拉入涉密通讯群组,引发独立调查压力,并使得特朗普十分不满;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改革因激进削减措施招致多方批评,其政治影响力正逐步消退;3)选举表现传递预警信号,(马斯克鼎力支持下的)威斯康星州关键选举失利,以及佛罗里达州传统票仓支持率下滑,暴露特朗普政府政治支持的下降;4)共和党政客、意见领袖及基本盘批评了特朗普多项政策——包括对加拿大加征关税;驱逐非法移民及哥伦比亚大学绿卡学生;马斯克大砍政府预算及裁员、通胀与股市波动持续削弱人们对特朗普经济政策信心等;5)虽然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政策宣示重塑叙事,但事与愿违,关税并没有广泛的支持,相反,贸易战引发的经济连锁反应及盟友体系的动摇都在加大特朗普的执政挑战。
正文:(3,7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特朗普总统表示,他把自己所谓的 “解放日” 从昨天推迟到了今天,以避开愚人节,因为 “不然的话,就没人会相信我说的话了”。如今,特朗普宣布实施新一轮对等关税,这一举措没有赶上一个专门用来搞恶作剧的日子,却赶上了他的白宫正面临严峻现实的时刻。
昨晚,在备受关注的威斯康星州选举中,共和党遭遇了两位数的选票差距失利(这场竞选成了对特朗普的首席顾问埃隆·马斯克的一次民意检验),同时还在佛罗里达州两个深红选区的获胜过程中提心吊胆。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的首起重大丑闻,即他的团队使用Signal应用程序讨论敏感的军事攻击计划,可能会引发一项独立调查。一些有影响力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派知名人士以及移民强硬派人士,已经开始批评政府的驱逐策略缺乏正当程序。消费者物价没有下降,但股市却在下跌。而且随着特朗普采取行动升级贸易战,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也在加剧……
The Atlantic(2025.4.3)按语:本文探讨特朗普“对等关税”潜在影响。文章指出:1)该政策以迫使全球取消贸易壁垒为名,但其关税计算公式仅基于贸易差额,并不真实反映贸易壁垒水平;2)政策缺乏透明执行机制,关税存废完全取决于特朗普个人意志,实质就是政治施压工具;3)多国均启动反制措施,欧盟拟扩大对美科技企业限制,中国、巴西等国均表态采取报复行动,可能引发全球关税螺旋式上升;4)高关税将抬高物价,推高美国制造业成本,加剧经济衰退风险(有专家称,一年内如果美国经济不衰退,将感到“震惊”)。
据特朗普总统称,2025年4月2日——也就是他公布实施全球关税行政命令的那一天——将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被铭记。他或许是对的。遗憾的是,4月2日更有可能被当作一场惨败而被人们记住——就如同1929年10月24日(引发大萧条的股市崩盘)和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闭)那样——而不会被看作是美国繁荣新时代的开端。
特朗普新推出的“对等关税”背后所宣称的理由,相比他之前的关税举措,在逻辑上更加连贯一致。(需要强调的是,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宣称”是个关键词。)其核心观点是,其他国家通过关税以及诸如汇率操纵和对国内企业补贴等手段,以牺牲美国利益为代价,不公平地为本国产业谋取了优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现在将对几乎世界上每个国家的进口商品征税,据称征税的比例将与这些国家对美国商品设置的贸易壁垒相对应……
The Economist(2025.4.2)按语: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经济学人》发表文章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文章指出,特朗普以恢复美国制造业为由,全面加征进口关税(将关税水平退回到一百年前),一举颠覆了二战后建立的自由贸易体系。其政策逻辑从根本上否定全球化价值,忽视了国际贸易对美国的历史贡献。这些政策已经引发市场动荡与通胀压力,使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并将加速全球经济秩序重构。
正文:(2,5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几乎无人预料到他会如此激进。特朗普以一场震惊全美的经济政策转向,全面推高了关税壁垒。4月2日,他在白宫玫瑰园宣布将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针对那些在他眼中“亏待美国"的国家实施更高的”对等“税率(某些情况下远超10%)。叠加其重返白宫后陆续出台的其他关税措施,短短十周内,这位前总统已为美国经济筑起一道堪比19世纪末的贸易保护高墙(见图表)……
Financial Times(2025.4.2)按语:本文探讨了特朗普政府新关税政策对依赖亚洲供应链的美国企业造成的冲击。1)新关税覆盖多国,尤其对中国加征34%税率,加剧了企业成本压力。科技巨头(如苹果、亚马逊)和零售企业股价普遍下跌;2)企业曾尝试将供应链多元化(如转移至东南亚国家),但新关税范围扩大,重点打击东南亚国家,严重削弱效果;3)行业团体都在寻求豁免,或呼吁特朗普政府调整政策。关税带来严重的政策不确定性,正在威胁美国及相关国家(供应链调整布局后受益的亚洲国家)的经济稳定性。
周三,在盘后交易时段,苹果、亚马逊和特斯拉等美国顶级公司的股价纷纷下跌,因为唐纳德·特朗普全面推行的关税政策对全球供应链构成了大范围动荡的威胁。
在市场的初步反应中,科技公司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期货合约下跌了4%。苹果公司因受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影响较大,其股价暴跌7%,亚马逊的股价则下跌了约6%。
在各大科技公司高管花了数月时间讨好总统,试图让可能影响公司利润的政策有所缓和或获得豁免之后,特朗普全球贸易战的升级给科技行业的供应链带来了重大风险……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2)按语:日前,特朗普政府通过全面加征关税的“解放日”计划,试图以强制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此举被认为终结了二战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代。1)文章强调了特朗普关税所声称的产业逻辑;2)新关税体系不仅针对中国,更为重要的是,针对了许多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发展出来的“友岸外包”国家(例如日本、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以及美国的邻国墨西哥),对之前试图重构供应链的企业造成重大打击。未来针对这些国家的投资热潮将中止;2)现在,确实有一些企业希望增加对美国本土的投资,包括美国本土企业、德企、台企等,毕竟美国的市场大;3)但美国对所有产品加征关税,很多产品是美国本土生产不了的,没有技术和原材料等;4)一悖论在于,特朗普说如果外国政府配合,可以调整关税税率,但这恰恰是企业最担心的:如果关税可以再次调整,那么他们不急于重构产业链。5)结果是,大多数企业在观望。整个经济领域的企业支出计划都在缩减。
点评:美国要振兴本土实业,必须付出短期(甚至中期)的代价,只有通过长期一贯的政策,坚持下来,才有成功的可能。这实际上需要把关税永久化、确定化——例如将其变成法律。然而,美国的政治制度及环境决定了,总统任期太短,两党分歧太大,市场和社会缺乏共识,各方都在博弈,而特朗普本人是交易导向的,把关税作为谈判筹码,这都使得人们很难相信关税政策能够长期推行。而不确定性就是投资的最大敌人。企业很可能继续观望,付出代价的是美国消费者和美国经济。
特朗普总统迄今最大规模的关税闪电行动向美国本土企业和外国企业都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
特朗普的“解放日”计划将对数万亿美元进口商品全面加征关税,表明白宫意图强制要求销往美国市场的商品必须在美国本土生产——这标志着美国正式终结对超级全球化时代的支持,而这一经济模式曾经推动世界经济运转数十年。
新关税包括对外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以及更高的所谓对等关税。中国面临的关税总计达54%,越南为46%,欧盟为20%……
按语:观点文章,评析了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多重影响:短期内制造市场混乱,长期将推高物价并削弱经济增长;政治层面或引发选民反弹;地缘政治上加速其他国家的联合,“让美国自己玩去吧”。表面上看,特朗普可以给自己带来谈判筹码,但其交易主义策略的外交代价、经济代价、政治代价很大:美国的国际信任持续流失,最终走向自我孤立
正文(1,7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特朗普曾称“关税”是最美妙的词汇。周三股市收盘后,他宣布将4月2日定为“解放日”以示庆祝。对美国贸易伙伴而言,这一天标志着全球贸易时代的终结。特朗普将关税提升至大萧条时期《斯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Act)通过后的最高水平。对美国消费者而言,“解放日”意味着物价上涨。但对特朗普来说,这实现了他毕生夙愿——向那些数十年来“掠夺”、“榨取”、“洗劫”美国的海外“骗子”与“寄生虫”发动经济战。总统先生,您可真是直言不讳。
“解放日”的即时效应是混乱与不确定性,而这往往正是特朗普刻意为之——局势越混乱,他越能获得掌控感。各国将苦于揣测特朗普政府如何计算具体税率——他声称美国的依据包括关税、补贴和汇率操纵的综合评估。巴西、英国等“幸运儿”只被征收10%的最低税率,而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则面临超过40%的重税。欧盟20%、中国(大陆)34%的税率,意味着特朗普将平均抬升美国进口价格至少四分之一——这还不包括世界各国的报复性措施……
按语:这是《金融时报》一条对美国加政关税的简报。包括:1)特朗普如何实施新关税?何时生效?2)哪些国家和地区受到影响?3)是否存在豁免情况?4)这些关税将持续多久?
唐纳德·特朗普周三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实施全面新关税,将全球经济带入贸易竞争的新纪元。这些措施被特朗普称为“解放日”政策——包括基准普征关税(baseline universal levy)和针对性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尽管许多经济学家担忧这些关税将推高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通胀,但它们可能持续实施,直到特朗普认为其目标(包括增加财政收入和重振美国制造业)得以实现……
欢迎加入「兔主席的宝藏」,兔主席/tuzhuxi的精华内容分享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数量:2024年11月上线至今,近500篇文章、200万字
来源: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