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3)摘要:按语:补充一篇探讨关税政策对全球芯片行业的影响的报道。尽管半导体产品在这一轮“对等关税”中暂时得到豁免,但间接进口的含芯片终端商品仍将面临高额关税,可能导致消费需求萎缩、产业链的利润下滑、估值下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芯片企业股价近期大幅向下调整。此外,由于含芯片
按语:补充一篇探讨关税政策对全球芯片行业的影响的报道。尽管半导体产品在这一轮“对等关税”中暂时得到豁免,但间接进口的含芯片终端商品仍将面临高额关税,可能导致消费需求萎缩、产业链的利润下滑、估值下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芯片企业股价近期大幅向下调整。此外,由于含芯片的终端商品生产主要在亚洲,在最后返销美国的一步都将受制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也使得芯片企业没有动力把芯片制造这一特定工序搬回美国。接下来,特朗普已经酝酿对半导体产品也加征产品关税,文章认为,特朗普在关税上有退让的可能,但从其强势和不愿意妥协的个性特点看,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对关税加码,结果加剧行业困境。
正文:(1,4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在“对等关税”中,特朗普对半导体实施了豁免,表面上令人感到宽慰,似乎提供了一些喘息之机,但如今半导体已经渗透到日益庞杂的消费品领域,因此很难给行业带来实质安慰。
这种豁免甚至可能转瞬即逝。周四,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表示针对芯片的行动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至少在目前,美国直接进口的芯片(去年总额约820亿美元)获得了关税豁免。
然而,多数芯片是以间接形式进口的。芯片通常在海外制造、封装,然后装配到销往全球(包括美国)的电子产品中——这些产品将面临最高达49%的关税。即便是许多“美国制造”的芯片,也需要先运往中国大陆、台湾或东南亚,完成最终组装,再出口给终端客户……
Business Insider(2025.4.5)按语:本文载于《Business Insider》,稍微回顾了一下美国的历史:1):1930年的关税法案加剧了经济大萧条,并且引发了全球报复性关税,结果,全球贸易萎缩,经济恶化,导致民族主义崛起,间接推动了极端主义思潮及二战的爆发;2)二战后,美国接替英国,成为世界老大,并主导了自由贸易体系(从GATT到WTO等整个自由贸易框架秩序),以国际合作取代孤立主义。当时美国的考虑是,通过自由贸易,加强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包括为其提供将纳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作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手段;3)特朗普的政策已经把关税退回到了一百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彻底逆转并颠覆了旧秩序;4)特朗普关税可能重蹈历史覆辙,其影响不仅仅是推高通胀、扰乱市场,破坏全球经济稳定,甚至会有政治后果。
点评:回顾历史,再看看今天,历史有些相似之处:美国推行贸易保护政策,欧洲及世界各国的民粹右翼正在兴起。历史会不会重演?大概率并不会,因为今天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比一百年前欧美列强主导要更加多极化,更加均衡,全球化的经济网络也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哪怕没有美国参与其中。
正文:(1,8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很久以来,关税都没有如此大幅上调过——这也许是因为上一次大幅提高关税时,它让大萧条的情况变得更糟。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周三宣布对进口到美国的产品大幅征收关税,包括对所有国家实施10%的基准税率,对那些被白宫认定为在美贸易关系中“最恶劣违规者”的国家,则征收更高的关税——其中包括对柬埔寨征收49%的关税,对越南征收46%的关税,对欧盟征收20%的关税,对中国的总关税则达到54%(上任后的两轮加征)……
Business Insdier(2025.4.5)按语:本文记者采访了六个普通美国人。在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面前,所有人都在做出重新评估,调整自己的未来规划,或设法为未来做准备。1)一位“千禧一代”年轻人,在学生贷款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组建家庭犹豫不决;2)一名联邦政府雇员放弃了10万美元的年薪,并且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感到担忧;3)一名“Z世代”:搬回家和父母一起住,为移居国外攒钱;4)一名“X世代”: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提前退休;5)一位企业主对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感到焦虑;6)一位“婴儿潮一代”:正推迟搬家计划,并节省一些社会保障收入。
正文:(3,6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由于关税、联邦预算削减及学生贷款的不确定性,美国人正在推迟做出财务方面的决策。
六名美国人向本刊介绍了经济不确定性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家庭、工作、预算以及退休计划的。生孩子、买房、退休以及创业——在美国人因经济不确定性而感到不安之际,他们告诉本刊,自己正搁置这些重大决定。
关税的实施注定会抬高从食品杂货到汽车等各类商品的价格,而联邦政府开支的大幅削减让许多人对自己的生计感到担忧。联邦学生贷款的不确定性也让数百万人忧心如何还清债务。
一位来自华盛顿特区的28岁女性说:“我感觉自己好不容易在这里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她辞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可能还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搬家。“我其实一直都在努力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4.4)按语:本文探讨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之下,全球供应链的未来趋势。1)随着美国计划加征关税,企业很可能将成本转嫁消费者,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上涨、选择减少;2)相反,企业可能考虑将供应链转向巴西、印度、墨西哥等低关税“洼地”,以规避成本压力。这其中也包括中国企业,在上一轮里,中国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到越南等“中转国”;3)美国方面,部分高端制造业(如苹果、台积电、现代)号称要加速在美国布局其行业,但大多数行业(从电子到服装),回归美国面临人工成本和配套产业链的制约。一个行业共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难以回流美国;4)与此同时,特朗普还打算一对一地和各国谈,一旦达成协议就调整关税,这使得关税是否能够维持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企业转移供应链的成本极高,短期内的理性选择是等待和观望。
点评:企业实际上面对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特朗普一对一地和某国(例如越南)达成协议,取消了本轮关税;第二种情况特朗普(或其继任者)在未来长期坚持本轮关税的逻辑,不断动态调整政策,那么,既然他们可以在一夜之间对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急剧加征关税,一举破坏企业过去若干年精心布局的多元化供应链,那么将来他们也可以轻易地提高对低关税“洼地”的关税,使得企业的供应链投资布局努力再次作废。这就是猫抓老鼠的局面;第三种情况,特朗普在压力之下,在四年之内撤回关税政策,或者四年之后特朗普的共和党继任者撤回政策;或四年之后民主党上台,必定也会撤回关税。无论这三种情况里那种情况,企业的理性选择都是等待和观望,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急于转移供应链。
从中国的角度看,务必对出海企业给予一定的引导——企业虽有生意头脑,但未必有充分的地缘政治经验,有可能低估相关风险。其次,始终要关注中国产业向外转移的风险(发达工业国家产业“空心化”有前车之鉴),也必须给予必要的引导。
正文:(1,9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参与美国零售商全球供应链的人士表示,美国消费者将面临商品涨价和选择减少的局面。
过去几十年建立起亚洲供应链的企业利润率微薄,许多企业表示,如果特朗普坚持其关税计划,它们别无选择,只能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它们表示,许多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可能在美国生产,为了减轻关税负担而转移生产,一来耗时,二来成本高昂。
越南工业园区不动产商Deep C工业区首席执行官布鲁诺•贾斯帕特(Bruno Jaspaert)表示:“未来的供应链将像一条多头龙。从一个全球制造基地采购的时代已经完全结束了。”Deep C工业区的租户包括轮胎制造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等企业……
MSNBC(2025.4.4)按语:导致市场、专业人士和观察者恐慌的很大一点,不仅仅是特朗普的激进关税,而是其支撑依据——用一个完全荒诞的公式计算出来了各国对美国“征收”的关税税率,并得出美国的对等关税。市场因此慌了,一是原来只是担心特朗普有可能不懂,现在发现特朗普确实不懂,而且是完全不懂;二是发现特朗普团队明明不乏专业人士,但没人敢在内部指出这些公式的荒诞性,所有人只是一味的唯上。结果是,这个团队完全是没有治理能力的草台班子。因此,这个公式,外界要修正对特朗普政府的所有假设。
正文:(1,6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本周三,当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玫瑰园宣布其全面全球关税政策时,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悬而未决。首当其冲的是:白宫是如何计算出特朗普如此自豪展示的图表上那些天差地别的关税税率的?在全球市场因这一宣布而动荡不安之际,白宫给出的计算解释简直荒谬至极。
简单来说,白宫计算每个国家关税税率的方法是,用美国与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除以美国从该国进口商品的金额。作家詹姆斯·索罗维基(James Surowiecki)是最早在社交平台X上破解这一算法的人之一。以下是他后来在《Inc.》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对此的解……
The Telegraph(2025.4.4)按语: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对中国加征巨额关税,然后中国人找美国苦苦哀求:放过我们吧……这时特朗普就说:你们把TikTok卖给我们就行了,我就降低对你们的关税。这是他一直以来的计划。他认为稳操胜券,一直在忙乎组织美方投资人研究收购事宜,好像这事美国人就能定。也生怕中国人不知道,最近他也不断公开放话宣传这个交易逻辑。为了可以继续在TikTok问题上谈判,他也只能先延长对TikTok禁售法律的执行,维持TikTok的运行。昨天,他又签署行政令,再度延长75天(此举并无美国法律依据),等着中国人来谈。这都是计划好了的。但万万没想到,中国强力反制,直接对美国全部商品加征34%关税。不打无准备之仗:原来不是不反制,而是时机还不成熟。该出手时就出手,时机一成熟,果断反制,且出其不意,大大超出各方预期。这时特朗普(及其团队)应该懂得:他的如意算盘只是一厢情愿。中国人不会这么跟他谈判。
正文:(1,1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在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已搁置剥离TikTok美国资产的计划。
一项将TikTok在美国的业务重组为一家新公司的交易在周三基本达成,但在美国总统周三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巨额新关税后,中国表示不会批准该交易,如今该交易陷入了僵局。
该交易本会将TikTok的美国业务转变为一家由美国投资者控股的公司,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将持有不到20%的少数股权……
按语:本文载于《华尔街日报》,通过来自特朗普身边人及核心圈层的多重信源,回顾了马斯克加入特朗普阵营的历程,并介绍了马斯克如何通过非官方的身份,深度介入特朗普及白宫的重大决策、人事、公共议程,施加实质性影响,并担当“中间人”和“枪手”的功能。文中包括了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细节,包括特朗普对马斯克参与五角大楼会议的不满(认为与特斯拉在中国的运营存在利益冲突);要求他的幕僚长怀尔斯去管理和引导马斯克;对马斯克的惺惺相惜等。两人之间关系亲密,虽然并不是在所谓问题上都一直,但也是心心相惜、志同道合。给马斯克带来问题的是其强烈的个性、工作的方式,因沟通引发的各种争议等,以及各种草率的越权越界行为,引发了内阁的不满。由于马斯克的巨大争议,共和党也担心其负面形象会拖累党派选举。特朗普已公开铺垫,暗示马斯克将在未来数月内淡出正式职务,但预计后者作为幕僚和朋友,对特朗普的影响力还在。到最后,共和党还是需要马斯克的资金和社交媒体平台。他们需要建立的大概是一种“距离产生美”、更加“优化”的政客与金主之间的关系。
正文:(3,2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最终,促使美国邮政局长路易斯·德乔伊(Louis DeJoy)下台的,只是马斯克的轻轻一“推”。(德乔伊由特朗普在第一任的时候任命,在拜登期间留任,在特朗普第二任一开始继续担任邮政局长。)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上月于特朗普新泽西州贝德明斯特私人俱乐部举行的周五会议上,马斯克向总统抱怨德乔伊阻挠其在美国邮政总局推行的成本削减计划。
特朗普对德乔伊早有不满——他期望将邮政系统私有化,并实现盈利,遂计划在第二周将其解雇。到周一,德乔伊即宣布立即辞职……
The Hill(2025.4.5)按语:在特朗普关税之外,共和党政客和圈层在激烈讨论:马斯克到底给特朗普“加分”,还是给特“扣分”(是政治“资产”还是政治“负债”)。所有人都会承认,如果没有马斯克提供的巨额资金和媒体支持,特朗普未必能够拿下2024年大选。他是特朗普政治联盟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人预测特朗普和马斯克会因观点分歧而决裂——但事实并没有。马斯克足够的恭维和讨好,特朗普也足够的宽容。两个人的问题出在马斯克引发的巨大争议和反感——这些争议和反感可能会反噬到特朗普,使得特朗普不得不将马斯克从身边的队伍里清除。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正在目睹马斯克在特朗普政治里的淡出。
正文:(2,0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本周末,虽然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引发的反响占据了各大新闻头条,但马斯克效应仍在共和党内部引发了激烈讨论。
简单来说,问题在于,马斯克对于特朗普而言,究竟是一笔“资产(asset)”,还是一个“负债(liability)”。
外界再次盛传马斯克可能很快就会辞去他在半官方性质的“政府效率部”(DOGE)所担任的职务。
而在本周二的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中,保守派候选人布拉德·希梅尔(Brad Schimel)以明显劣势败给自由派对手苏珊·克劳福德(Susan Crawford)后,关于这位亿万富翁(特马斯克)更广泛政治角色利弊的质疑声浪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9. [515]“他对谁都不客气”:马斯克成了特朗普的最大累赘The Telegraph(2025.4.3)按语:特朗普与马斯克政治联盟出现了危机——科技亿万富翁已经从特朗普的重要盟友变了最大的政治累赘。1)马斯克近期在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选举中豪掷2,000万美元,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结果惨败。共和党发现,选民并不喜欢马斯克,马斯克高调出击反而成了扣分项,引发选民反击;2)马斯克负责的“政府效率部”,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手段十分激进,得罪了很多的人,出现不少技术失误,遭到朝野广泛质疑与批评;3)马斯克对待特朗普的内阁成员态度傲慢,引发不少不满;4)后院起火:特斯拉销量因马斯克政治活动遭遇三年最大跌幅,马斯克精力分散叠加严重的政治争议,已经让特斯拉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且前途堪忧;5)尽管特朗普仍需依赖其竞选资金支持,但马斯克因为背负太多争议,其所能提供的政治资本实已为负,现在他能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淡出一线。6)共和党内普遍认为马斯克可能于5月任职期(130天的“特殊公务员”)结束后退出政坛,回归商业领域。
点评:从一开始,人们就非常关注两人的关系。许多人认为特朗普和马斯克性格都太强势,可能会闹掰。现在这个收场的方式有些意外:马斯克过于高调、张扬、激进,引发了太多争议,结果把自己变成了民众反对特朗普的原因之一,而且不仅遭到民主党/反对派的强烈反对,还在特朗普阵营内部因其反感——无论是核心圈层的阁员或幕僚,还是MAGA基本盘。结果,两人没有闹掰,特朗普也不愿切割这位最大的金主,但可能还是不得不请他稍微远离华盛顿。马斯克黯然退场的方式,大概很少有人能够预料。
去年8月,特朗普在谈到他与特立独行的科技界亿万富翁马斯克之间的政治纽带时表示:“和我一样,他也说这个国家陷入了大麻烦,处在巨大的危险之中。” 八个月过去了,先不说美国的命运如何,现在看来,陷入大麻烦的似乎是特朗普和马斯克之间强大的政治联盟。
自去年11月特朗普在选举中战胜卡玛拉·哈里斯以来,马斯克一直执掌着“政府效率部”(DOGE),手握巨大权力。在该部门,他大幅削减了政府开支和浪费现象。成千上万的政府工作人员被解雇、休假或离职,一些联邦机构甚至被完全关闭。
但周二,马斯克的政治势头停滞了。当时,他试图利用自己3,420亿美元的财富去影响美国中西部一个州最高法院法官的选举,结果一败涂地。马斯克及其关联的团体花费了超过2,000万美元,试图让共和党掌控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结果却以落后10个百分点的差距输掉了这个席位。由于民主党选民可能会大量投票,因此共和党内对赢得选举本来就信心不足,但马斯克却不这么想。他头戴奶酪帽现身一场竞选集会,并在他的X平台上夸夸其谈道:“这场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的竞选可能会决定美国乃至西方文明的未来!这绝对是件大事。”周日晚上的最后一场集会上,马斯克向签署了一份阻止“激进派”法官请愿书的选民们分别发放了两张面值100万美元的支票……
欢迎加入「兔主席的宝藏」,兔主席/tuzhuxi的精华内容分享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数量:2024年11月上线至今,超过500篇文章、200万字
定位:有国际视野、理性思考的爱国主义者
领域:热点、国际、历史、人文
内容:国际臻选、快评
标签:美国政治与社会、中美关系、特朗普、马斯克、俄乌战争、AI、电动车、商业财经……
持续:坚持20年创作(持续更新有保障)
来源: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