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怒批胖东来,靠流量活着的企业,遭胖东来起诉:死磕到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16:10 3

摘要:事情的起因是宋清辉在网上公开批评了胖东来,3月29日,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表言论,表示胖东来缺少真正的本领,过分依赖网络炒作,只能用一些表面功夫来维持经营,甚至直言于东来就是个初中生。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2025年4月5日,零售业“顶流”胖东来商贸集团的一则起诉公告,将经济学家宋清辉推上风口浪尖。

因宋清辉在微博评论中称“胖东来是一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能变着花样靠流量活着”,公司决定对其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次日,宋清辉以“死磕到底”四字强硬回应,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的起因是宋清辉在网上公开批评了胖东来,3月29日,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表言论,表示胖东来缺少真正的本领,过分依赖网络炒作,只能用一些表面功夫来维持经营,甚至直言于东来就是个初中生。

这条评论刚开始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因为宋清辉的粉丝数量不多,影响力有限,这种声音最初并没有引发很大的波澜。

不过,就像小火苗能引起大火一样,由于宋清辉的措辞越来越强硬,加上网络传播的推波助澜,最初的争论慢慢扩大。

宋清辉的批评直指胖东来的商业模式,他认为,这家河南企业通过制造流量噱头,如高调宣传员工高薪、免费服务等转移经营压力,缺乏真正的技术或产品壁垒

而胖东来则认为,这一言论严重损害了其以“高薪、极致服务”为核心构建的品牌形象,且宋清辉作为经济学家,其言论具有超出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力,需承担更高责任。

这场原本的意见分歧升级成为了一场摆在明面上的对立冲突,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局势逐渐失控,原本小范围的讨论变成了大规模的舆论事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4月5日,胖东来官方发布声明,表示要起诉宋清辉,索赔至少一百万元,声明详细说明,宋清辉的某些说法被认为损害了胖东来的品牌声誉,侵犯了公司的名誉。

面对胖东来准备采取法律手段,宋清辉没有退让,反而立刻发表声明强硬回应,声明中,他依然批评胖东来的经营方式,甚至直接攻击创始人于东来,包括他的学历和经营理念。

宋清辉的用词非常激烈,带有地域歧视,比如使用“河南耻辱”这样的说法,更加激化了双方的矛盾。

免费改裤脚、500种购物车、雨天为电动车穿雨衣等等但这些低成本服务却精准击中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对比鸿星尔克“野性消费”后高达30%的退货率,胖东来客单价超200元、复购率90%的数据,显示其流量转化并非依赖悲情叙事,而是长期积累的信任。

而宋清辉在声明中强调,学者的价值在于批判与探寻真相,并指控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刻意制造流量乱象”,公开干涉员工私生活,以此换取流量变现,他甚至将事件上升至“民粹煽动”层面,称胖东来“动辄起诉是河南企业界的耻辱”。

归因于流量“噱头”,却未区分“泡沫流量”与“信任流量”,胖东来抖音粉丝不足50万,但许昌本地客单价与复购率远超行业均值,证明其流量根基在于十年如一日的服务沉淀。

胖东来的成功绝非侥幸,而是因为他们对经营认真投入,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从2002年在许昌开设首店开始,顾客至上的理念就一直是胖东来的根本。

他们不仅仅卖质量好的商品,更用心提供让顾客感到惊喜的服务,力求超出顾客的期望,胖东来不只重视顾客,对员工也非常好。公司给员工的工资普遍比其他同行业公司要高,于东来曾经公开过公司员工的工资情况,让大家了解各个岗位的收入。

其中,店长的平均月薪可以达到78058元,而且这仅仅是基本工资,不算社保等其他的福利待遇,胖东来的高薪策略,让员工更有动力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这种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感和对胖东来的认同感,也正因如此,胖东来获得了“良心企业”的好名声,大家都觉得在这里工作很踏实。

经济评论员宋清辉有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言论自由是有底线的,不是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他不能借着言论自由的名义去恶意攻击别人,甚至诽谤他人,这也提醒我们,即使是专家,发表观点也需要谨慎,注意社会影响,曾经他还说过“中国人假期太多”这样的话,引起大家反感。

“员工被善待、服务有温度”,这样的企业被“封神”,对社会来说不见得是一个坏事!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大象新闻---2025.04.06:《“靠流量活着的企业”,经济学家批胖东来遭起诉》

原文刊登于正观新闻---2025.04.06:《经济学家宋清辉回应“拟被胖东来起诉,索赔不低于100万”:死磕到底》

原文刊登于潇湘晨报---2025.04.06:《胖东来起诉经济学家宋清辉索赔百万,宋清辉回应:将死磕到底,于东来是人不是“神”》

来源:影玉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