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的发病原因以及怎么预防和治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5:50 2

摘要:在养羊业中,羔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这种疾病一旦在羊群中暴发,不仅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了解羔羊口疮的相关知识,对于有效防控该病至关重要。

在养羊业中,羔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这种疾病一旦在羊群中暴发,不仅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了解羔羊口疮的相关知识,对于有效防控该病至关重要。

一、发病原因、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

原因:主要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感染所致,病毒通常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组织侵入机体。

流行特点:多发生于 3-6 月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成年羊也可感染,人和猪也有感染可能。无明显季节性,夏秋季相对多发,可通过病羊或带毒羊以及被污染的圈舍、牧场、用具等传播。

唇型:口唇、嘴角、鼻子部位先形成丘疹、脓疱,破溃后变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严重时,颓面、眼睑、耳廓、唇内面、齿龈、郏部、舌及软腭黏膜也会出现脓疱和烂斑,还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及肺脏、肝脏和乳房的转移性病灶,继发肺炎或败血病。

蹄型:多数在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

外阴型:较为少见。

二、防治措施

预防:在本病流行地区,可使用与当地流行毒株相同的弱毒疫苗株作免疫接种。也可采集自然发病羊痂皮,经研磨后用 50%的甘油盐水缓冲液制成 1%的病毒液,在健羊的尾根无毛处作划痕接种,但有散毒危险,仅限于疫区采用。此外,要严禁引进病羊或带毒羊,加强饲养管理,保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

消毒我们可以用畜小牧的:非克太保,预防蓝耳圆环小非、口蹄疫结节等养殖场消毒,可带畜禽消毒。

治疗: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除去痂垢后再用 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 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土霉素软膏或呋喃本标软膏等,每日 1-2 次。也可将冰硼散粉末兑水调成糊状,涂沫患部,隔日涂药 1 次,连用 2-3 次。对于继发咽炎或肺炎者,可肌注青霉素或磺胺嘧啶钠。

羊口疮我们可以用畜小牧的:清温太保,畜小牧的清温太保对于治疗羊口疮效果非常好!

羔羊口疮虽然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只要养殖户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在疾病发生时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就能够有效降低其带来的损失,保障羊群的健康,让养羊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来源:养殖帮手小鲁

相关推荐